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外科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采用随机对照表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分别为(25.69±2.86)分、(26.31±3.61)分、(1.08±0.5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难愈性创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创面感染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骨科创面感染10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通道创建和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面积缩小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通道创建和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在骨科感染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中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在慢性创面愈合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深度及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第1天、第5天、第7天的VAS评分较干预前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应用于慢性创面愈合患者并配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小创面面积及创面深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面积、换药次数、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组织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面积以及换药次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积雪苷霜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植皮治疗的90例深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VS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积雪苷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负压引流后后炎性因子、疼痛介质、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而首次植皮存活率、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换药1周后,两组患者IL-6、TNF-α、CRP炎性因子水平和NPY、5-HT、PGE2疼痛介质水平较负压引流后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出院时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活质量评分较负压引流后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或<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压疮感染中护理体会,同时为患者提供负压和心理方面的护理.方法 选取60例深度压疮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分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消毒处理创面,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接受治疗.结果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分别为(52.31±9.13)d(,6.17±1.73)分(,33.19±8.27)次,而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分别为:(31.25±3.36)d,(3.84±1.47)分,(6.14±3.8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到深度压疮感染中为患创设了逼真生理愈合环境,在压塔愈合中起关键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关注其中细节,保持有效负压,确保引流顺畅,对出现的各种病症及时处理,是获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创面感染概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四肢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负压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且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创伤患者治疗过程中,VSD负压引流术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植皮术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足创面效果。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方法换药,治疗组34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植皮术治疗创面,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缩短和减少,皮片成活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植皮术治疗高原地区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较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清创后纱布包扎换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VSD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二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VAS视觉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二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