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2家预防接种门诊,对预防接种儿童的父母开展预防接种知识调查,采用SPSS 1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较好,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医生告知和预防接种告知书。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包括户口类别、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及母亲的职业特征。结论应根据不同的人口特征(如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了流动儿童家长617人,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家长基本情况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结果 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76.2%)、宣传栏/手册(75.0%)和报刊杂志(5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的因素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家长得分最高,OR=1.329)、家庭月收入(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的家长得分最高,OR=1.240)和家庭居住情况(购房/自建房的家长得分最高,OR=1.785).结论 需针对流动人口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7月-12月,对前来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592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常住与流动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和对预防接种的态度.结果 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及格比例常住儿童家长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常住儿童家长回答正确率除预防儿童感染传染病的最好方法和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时间外,其它题目均高于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接种态度,对"家长应该学习了解预防接种知识"、"您对现行的预防接种工作比较满意"、"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的同意比例常住儿童家长高于流动儿童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住与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作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尤其是流动儿童家长对有些知识点的知晓率更低,今后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300名0~2周岁儿童家长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回答准确率77.87%,总体知晓率60.00%;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人均得分(20.57±2.10)分,得分率82.95%;预防接种行为评分人均(24.18±1.96)分,得分率86.37%。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越高,预防接种态度及依从性越好;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母亲父亲其他人群(χ~2=28.429,P0.01),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χ~2=39.703,P0.01);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安全关注度较高。结论特定人群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宣传方式应注重针对性和多样性;疫苗接种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应加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1岁~2岁儿童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入户调查,对收回的问卷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551份,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4.88(4.88±2.57)。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其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手段,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预防接种态度,促进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方法制订统一调查问卷表,在2012年9月新生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时对辖区内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由家长根据填写说明现场填写。发放调查表480份,收回450份。结果高中以上学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答题,正确率为86.9%,初中学历家长正确率为67.0%,小学学历家长正确率为42.8%。结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随着学历增高而增长;要加强对疫苗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完善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与参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赤峰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行为及态度(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5—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每个调查单位随机抽取10个接种单位,再在每个接种单位抽取40名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1 179份合格问卷,儿童家长认知平均得分为2.48±3.02,儿童家长态度的平均得分为2.62±1.44,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态度相对消极。儿童家长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24±0.69。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儿童家长学历、性别、收入及年龄是KAP得分的影响因素。随着儿童家长学历和收入的升高,KAP得分升高;随年龄的增加,KAP得分逐渐降低;母亲相较于父亲有较高的KAP得分。结论赤峰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态度不佳,提示要进一步开展更全面、多渠道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特别是针对儿童父亲、低学历、低收入、高年龄组及非医务工作者人群,最终提高各层次家长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主动参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知情况、获取途径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昆明市五华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2019年4月内某1周带领0~6岁儿童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350名家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对350名家长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其中,儿童母亲238人(占70.21%);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高中学历为主,共257人(占75.80%)。有97.94%的被调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持肯定态度。儿童家长主要通过医生告知获取疫苗的相关知识(占73.35%);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家长带儿童接种疫苗的主要地点(占96.12%);有50.44%的家长在儿童发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后选择找医生;接种点所处地理位置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疫苗的依从性。结论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更多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途径,以扩大预防接种知识的人群覆盖范围。尤其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儿童家长更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知晓率,以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促进免疫规划程序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和态度,为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波市江北区463名0~6岁儿童的家长,开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为77.75%(360/463)。本地儿童家长知晓率(82.71%)高于流动儿童家长(71.07%)(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较高的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83.80%(388/463)的家长认为预防接种效果和接种安全性同样重要。66.74%(309/463)的家长认为严重不良反应的告知会影响给孩子接种疫苗的决定,本地儿童的家长因此选择同类其他疫苗替代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的家长(P0.05);文化程度越高或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家长选择替代疫苗的比例也越高(P0.05)。结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0~6岁儿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辖区的15个社区内用等比例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0~6岁儿童家长,对抽取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预防接种知识。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调查对象预防接种知识认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94名调查对象中,女性496人,占55.48%,以20~29岁(占42.39%)、中专和高中学历(占39.93%)、公司职员(占26.51%)为主,调查家庭中,外地户籍占68.23%,家庭月均收入以8 000~9 999元为主,占41.50%。调查对象的预防知识平均得分为(6.27±2.39)分,得分中位数为7分。以中位数7分为分界点,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2个组别,其中高分组451人(50.45%),低分组443人(49.55%)。疫苗及疾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2.79±0.59)分,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得分为(1.99±1.02)分,接种后副反应处理平均得分(1.49±1.04)分,不同类型知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家长获得较高预防接种知识得分的可能性是男性家长的1.207倍,中专和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3种文化程度的家长获得预防接种知识高分的可能性分别是大专及以上家长的0.340、0.026、0.018倍。结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情况欠理想,建议针对预防接种知识的影响因素,开展更多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风险认知、态度、行为现状,为预防接种工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法对广州市海珠区7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预防接种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知识)、预防接种态度、预防接种行为,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影响预防接种行为得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48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39份,有效回收率为91.45%。男性占25.74%(113/439),女性占74.26%(326/439),40岁以下占93.62%(411/439),学历以中专或高中以上为主,占93.62%(411/439),监护人主要为儿童的父母(占83.37%)。预防接种基础知识得分(71.57±24.26)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知识得分(49.05±20.62)分,预防接种态度得分(59.32±21.41)分,预防接种行为得分(70.36±21.21)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接种基础知识得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知识总得分、预防接种态度总得分越高,行为得分高的可能性更大(OR=1.01~1.03),与工人相比,职业为待业或家务、医务人员的调查对象行为得分可能性更大(OR=2.64、1.99),儿童3代以内血缘亲属有药物或疫苗接种反应史的调查对象行为得分可能性更高(OR=2.10)。结论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较低、预防接种态度得分不高,而预防接种知识、态度与预防接种行为密切相关,应加强预防接种知识传播,改变家长预防接种态度,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1 229名家长进行调查,以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得分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预防接种知识、知识需求、知识获得途径和预防接种服务等为自变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得出与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在1 229份问卷中,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为84.38%(平均分/满分)。影响家长预防接种安全信任度的因素为:调查地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高者、有获知预防接种知识需要者、经健康讲座途径获知相关知识者、预防接种服务获得度高者。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转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能够提升家长预防接种信任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沙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特征,并评估应用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410名0-2月龄儿童的家长,通过KAP问卷对其进行12个月跟踪调查,根据是否安装和使用APP将儿童家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析儿童家长的KAP得分。结果共调查干预组80名家长、对照组330名家长,使用APP前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7.27±2.58分、7.42±2.33分;态度得分为10.94±1.95分、10.78±1.75分;行为得分为6.55±1.29分、6.58±1.26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APP 12个月后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8.61±2.39分、7.38±2.55分、态度得分为10.80±1.69分、10.04±2.01分;行为得分为5.89±1.12、5.53±1.35分。结论利用手机APP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预防接种知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农村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方法 某市CDC免疫规划部门在2012年2月--2012年6月,问卷调查了2280为农村儿童家长关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影响因素的情况.结果 共调查了2280名农村儿童家长,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看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视程度不同,其中父母看护的儿童主动接种率最高(77.08%);儿童家长获取接种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预防接种医生(80.00%).结论 由于农村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交通不便以及儿童由祖父母看护的多等因素所致,一些儿童家长对接种知识不够了解.疾控部门应加强计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五苗"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  相似文献   

15.
刘成艳 《中国校医》2020,34(12):918-920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预防接种的128名儿童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名。对照组家长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以及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结果 干预后2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干预组提高更明显(P<0.01)。干预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81.25%(χ2=6.117,P=0.013)。干预组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为98.44%,对照组为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 P=0.008)。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和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免疫能力,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合肥市0~6岁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 抽取0~6岁儿童家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知识平均得分为(74.96±17.10)分,平均知晓率为75.0%,来自合肥市区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的家长,知晓率得分较高;家长户籍可能是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的因素(χ2=16.778,P=0.000);儿童性别可能是影响家长带儿童全程接种的因素(χ2=4.874,P=0.027),也可能影响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态度(χ2=6.481,P=0.011).结论 我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高,重点应加强农村地区和低文化程度父母的免疫规划教育工作,同时应关注女性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提高疫苗接种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行为、态度(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长沙市预防接种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儿童疫苗预防接种KAP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长沙市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建册信息系统抽取410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01)。影响预防接种知识的主要因素为与儿童关系、文化程度、职业;而影响预防接种态度、行为的主要因素皆为与儿童关系、文化程度。结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由知识和态度决定,针对预防接种知晓率和预防接种知识需求较高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长沙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工作,且重点要注重对儿童父亲、年长人群、低学历人群、农民、工人和个体商户等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个人态度,对其予以调查统计。方法:参与本实验的儿童家长共3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将所有调查结果统计归纳分析。结果:相比于流动儿童家长,当地本地家长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掌握率更高;相比于收入低家庭,收入高家庭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掌握率更高;另外,学历较高家长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掌握率更高(P0.05),同时学历较高、家庭收入较高及本地户口家长在遇到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情况时多会选择同类疫苗替代(P0.05),上述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对不同类型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分析,能够了解当前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及个人态度,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宣传,从根本上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掌握率,这对于儿童有效接种疫苗、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燕  刘辉  王伟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71-2973
目的了解北京市门城社区内0~4岁儿童监护人对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相关行为,为进一步开展免疫接种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该社区门诊部进行免疫接种的儿童的母亲或父亲,共538人,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儿童监护人对免疫接种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相关行为。结果外来儿童监护人在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方面以及在获取预防接种知识的途径方面与本地儿童监护人存在差异(P0.01);在认为比较合适获知预防接种知识途径方面存在差异(P0.05);外来儿童监护人在免疫接种及免疫接种不良反应认知2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本地儿童监护人(P0.01);该社区儿童监护人对免疫接种不良反应认知方面知识的得分低于免疫接种一般知识(P0.01)。结论外来人口是门城社区免疫接种宣教服务的重点;社区内进行的各种宣教形式是以后工作方向的重点;在免疫接种宣教工作中应增加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邮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以促进本地区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方法 2020年7~9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在高邮市15个预防接种门诊中选择7个门诊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获取途径等。结果调查共发放问卷899份,回收有效问卷899份,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2.78%(6 543/8 990)。学历越高、家庭收入越高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可率越高(P0.01);不同职业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可率以企事业单位职工最高,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最低(P0.01)学历越高的家长对预防接种常识的掌握程度越高(P0.01)。家长课堂的开展能够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常识的掌握(P0.05),但对促进家长对预防接种认可及疫苗知识的掌握方面没有显著的提升(P均0.05)。结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历、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