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眼用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基 《眼科研究》1992,10(1):68-71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眼科应用已有十年。由于脂质体具有缓释和控释功能,因此,根据治疗目的选用不同类型的脂质体,并采取合适的给药途径,可以达到靶向性给药、增强药物疗效、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和降低药物毒性等功效,是一类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眼用制剂,正在受到眼科界的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2.
道诺霉素脂质体玻璃体内代谢及视网膜毒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梁厚成  惠延年 《眼科研究》1993,11(2):87-89,152,T008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道诺霉素脂质体,测得脂质体包裹率为31.6%,终浓度为100μg/ml,直径为60~125nm。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在24只兔进行了道诺霉索及其脂质体玻璃体内药物清除率测定。18只兔用于ERG、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以评价药物的视网膜毒性。结果道诺霉素在玻璃体内的半衰期为145.5min;道诺霉素脂质体在眼内的头两天清除较快,但在14d仍可测出平均浓度为0.64μg/ml。电镜观察表明道诺霉素剂量超过5μg,或其脂质体超过20μg出现光感受器毒性。提示道诺霉素脂质体能明显延长有效浓度时间并减低眼内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唯一的一种碱性阳离子多糖。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和低致敏性使其在伤口愈合、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特性将其在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如在眼睑缺损、干眼、角膜炎、角膜伤口愈合、角膜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壳聚糖包裹的复合脂质体延缓白内障形成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抗代谢物药物缓慢释放预防后发障、青光眼降眼压药物缓释与滤过性手术抗瘢痕化药物缓释、壳聚糖的水解产物壳寡糖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葡萄膜炎、视网膜病(胰岛素缓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型巩膜扣带材料治疗视网膜脱离、壳寡糖预防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眼科各亚专业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但目前研究均较肤浅,多数属于体外或动物实验,尚缺乏设计严格的较大样本量的远期临床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4.
激活蛋白-1诱骗寡核苷酸对豚鼠近视眼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激活蛋白-1诱骗寡核苷酸(activator protein-1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s,AP-1decoy ODN)对豚鼠近视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AP-1decoy ODN及错配的AP-1decoy ODN的核苷酸序列。半透明眼罩遮盖单眼诱导豚鼠近视眼的形成。遮盖眼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AP-1decoy ODN或错配的AP-1de-coy ODN,检影验光测眼球屈光度,用A超(20Hz)测眼轴长度。结果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形成近视。球后注射AP-1decoy ODN 脂质体LipofectAMNETM的遮盖眼近视程度减轻,而球后注射错配AP-1decoy ODN 脂质体LipofectAMNETM对遮盖眼的近视程度无影响。结论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AP-1decoy ODN能有效抑制豚鼠近视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兔眼玻璃体内注入脂质体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水清  杨今祥 《眼科研究》1992,10(1):23-25,I004
应用离心、加温和冷藏试验证实自制脂质体具有较良好的稳定性。经眼压、眼底镜、裂隙灯、眼电生理、光镜和电镜等检查,表明这种脂质体能安全用于眼内,是较为理想的眼内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刘宏伟  周毅  彭淑玲  王香兰 《眼科》2002,11(3):173-175
目的:探讨硫修饰和脂质体包裹对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ODN)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I,HSV1)复制的影响。方法:将AODN,反义寡聚核苷酸脂质体(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liposome,AODNL),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phosphrothioat oligodeoxynucleotides,SAODN)和硫代反义寡聚核苷酸脂质体(antisense phosphorothioat oligodeoxynucleotides liposome,SAODNL)配制成20,10,5,2.5和1.25μg/ml,加入至96孔培养板,再加入10^2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age,TCID50)病毒,培养24小时,细胞冻融后取上清液,加至24孔培养板的细胞中,吸附1小时,去病毒液,加入空斑上层液,培养72小时,空斑计数,做病毒阳性对照,计算药物的病毒抑制率。结果:各组药物学与抗病毒药效之间无相关性(P>0.05),AODN组与AODNL组,SAODN组和SAODNL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AODN组与SAODNL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ODNL组与SAODNL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质体包裹,硫修饰或两者结合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都显著强于游离反义寡聚核苷酸,脂质体包裹的作用比硫修饰强。μμ  相似文献   

7.
胶粒系统载体是近年来眼用新型制剂的研究热点。眼用胶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微乳液、微球、水凝胶、纳米混悬液和纳米脂质微粒。基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生物特性,其制成的眼用制剂具有药物缓释、控释、靶向等优点,在眼用缓释系统载体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丁卡地塞)复方脂质体玻璃体内注射以延长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方法 大白兔随机分4组,正常眼2组和眼内炎眼2组均分别注射复方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结果 丁卡在正常眼复方脂质体的半衰期较游离药物延长1.8倍,在眼内炎眼延长3.4倍.地塞在正常眼复方脂质体半衰期较游离药物延长22.5倍,在眼内炎眼延长46.2倍.结论 丁卡地塞复方脂质体玻璃体内注射使丁卡和地塞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有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脂质体(1iposo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它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是一种定时定向药物载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眼内病变,一直是眼科界所关注的问题。脂质体的应用,使其在治疗眼内感染、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等开创了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表达质粒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绿色荧光蛋白(GFP)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入BN大鼠视网膜组织的表达及定位,探索合适的基因治疗给药方法。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表达质粒PEDF—GFP分别经玻璃体注射和视网膜下注射的途径转染至BN大鼠眼内,于一定时间内分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表达情况,用RT—PCR方法检测PEDF表达情况。结果(1)BN大鼠视网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表达质粒PEDF—GFP后1d即可见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注射点周围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分布于视网膜全层包括RPE细胞层,第2、3周荧光强度比第1周增强,荧光范围也有所扩大,可以持续表达4周。RT—PCR结果证实PEDF mRNA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强。(2)经玻璃体腔注射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表达质粒PEDF—GFP后第1天BN大鼠的视网膜和RPE细胞亦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分布更均匀,范围更广。第1、2周表达明显增强,到第4周仍有表达。RT—PCR结果也证实PEDF mRNA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可以成功介导PEDF—GFP基因转染至BN大鼠的视网膜组织、RPE细胞中,并能够持续表达。视网膜下注射和玻璃体腔注射均为有效的转染途径。本研究为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复方脂质体玻璃体内注射以延长两种药物的半衰期。方法大白兔随机分4组,正常眼2组和眼内炎眼2组均分别注射复方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结果丁卡在正常眼复方脂质体的半衰期较游离药物延长1.8倍,在眼内炎眼延长3.4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对角膜细胞的转染情况,探讨用hEGF基因对角膜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hEGF全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序列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用脂质体包裹注入家兔角膜前房。从RNA、DNA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测定了角膜组织中hEGFmRNA和D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了hEGF在兔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基因转染24h后在全层角膜细胞内可见hEGF mRNA、DNA和蛋白质表达,第5d达到高峰,细胞转染率高达98%以上,随后逐渐降低,可持续表达20d以上。结论 用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作为载体,携带hEGF基因在脂质体包裹下经前房注射转染角膜,可达到极高的转染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胞外段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方法:PCR扩增穿梭质粒PHMCMVTSHR289目的基因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cD NA3.1+上,重组质粒pcD NA3.1+/TSHR289采用酶切及测序法鉴定。阳离子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pcD NA3.1+/TSHR289。结果:重组质粒pcD NA3.1+/TSHR289用Hind III酶切后产物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出现512bp条带。正向测序发现AAC突变为AAT,为同义突变。反向测序发现GCG突变为GCT,亦为同义突变。阳离子脂质体与重组质粒的体积质量比例为3∶1。结论: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 NA3.1+/TSHR289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4.
陈侠  谢琳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260-263
目前临床有许多有效的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但是由于传统给药系统的限制,导致了较低的生物利用度、较差的患者依从性以及一些毒副作用.药物缓释系统通过局部滴眼、眼内或结膜下注射、手术植入等手段可实现在病灶局部缓慢释药.聚乳酸-乙醇酸、脂质体、壳聚糖等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的缓释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有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药物不可取代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牟颖林 《眼科新进展》2012,32(7):694-697
脂质体易与生物融合,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无免疫原性。对脂质体在眼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别从脂质体在眼部局部给药、玻璃体内给药、结膜传递等角度分析了脂质体在眼部给药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转内皮抑制素基因治疗大鼠角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转染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基因对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及用NCBIBLAST软件与基因库序列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扩增,用质粒纯化试剂盒抽提纯化;用750g/L硝酸银和250g/L硝酸钾混合烧灼液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pBlast- hEndostatin来进行体内基因治疗。结果:实验证实质粒pBlast-hEndostatin含有人endostatin基因。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Tel押029-82245172Email押IJO.2000@163.compBlast-hEndostatin对酸烧伤引起的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术后6,10,15d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抑制率分别为37%,40%,43%;对角膜新生血管密度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40%。对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角膜炎症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角膜水肿、角膜混浊呈正相关。结论: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内皮抑制素基因可以部分抑制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其作用机制是转基因产生的内皮抑制素蛋白直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不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在眼部给药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控释系统,由于纳米材料的特有属性,使用纳米材料运载治疗眼部疾病的药物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药物的纳米制剂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和更低的副作用。因此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纳米控释系统被用于提高眼部给药效率的研究,包括纳米胶束、纳米颗粒、纳米混悬剂、脂质体和树突状分子等。本文就纳米控释系统在眼科给药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反义寡聚核苷酸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通透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宏伟  周毅  彭淑玲  王香兰 《眼科》2001,10(4):250-251
目的:观察反义寡聚核苷酸及其脂质体对角膜茏质细胞的通透性。方法:将荧光标记的100、20μg/ml反义寡聚核苷酸与50、10μg/ml的反义寡聚核苷酸脂质体加入至兔角膜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在0.5和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0.5小时,100μg/ml反义寡聚核苷酸和50、10μg/ml反义寡聚核苷酸脂质体组细胞内有荧光,而20μg/ml的反义寡聚核苷酸组无荧光;4小时,所有实验组细胞内都有荧光,但20μg/ml反义寡聚核苷酸组荧光细胞数量少。结论:游离反义寡聚核苷酸可进入角膜细胞中,脂质体包裹有利于反义寡聚核苷酸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19.
药物缓释制剂在抗PVR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药物缓释制剂按其释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2大类:一类为延缓释放制剂,如脂质体、微球。另一类即控释给药制剂,如各种植入体装置。近年来有学者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不需要载体的共药缓释系统。本文介绍了各种缓释制剂的特点及其在抗PVR中的应用,并评价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核因子-κB反义核苷酸对大鼠移植角膜存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使用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观察脂质体包裹的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排斥反应指数(RI)及植片存活时间的影响,并测定受体鼠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和细胞毒T细胞(CTL)活性。结果反义寡核苷酸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MLC显示该组大鼠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受到抑制(P<0.05),CTL活性明显减弱(P<0.05)。结论脂质体包裹的NFκB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受体鼠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