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的观察硼砂酚醛浸泡消毒法对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方法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硼砂酚醛浸泡和传统煮沸方法对同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中的气管内套管进行消毒,并对2种方法消毒前、2种方法消毒后的内套管染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消毒前内套管染菌情况均较严重,经t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种方法消毒前后内套管染菌情况比较显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2种方法消毒后内套管染菌量比较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硼砂酚醛浸泡法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有效,其效果与煮沸法相似,可以取代传统的煮沸法用于气管内套管的消毒.  相似文献   

2.
硼砂酚醛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德芳  李江涛  邓惠琼  储从家  李琴  杨玲 《现代护理》2004,10(11):1037-1039
目的 观察硼砂酚醛浸泡消毒法对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硼砂酚醛浸泡和传统煮沸方法对同期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中的气管内套管进行消毒 ,并对 2种方法消毒前、2种方法消毒后的内套管染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消毒前内套管染菌情况均较严重 ,经t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种方法消毒前后内套管染菌情况比较显示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种方法消毒后内套管染菌量比较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硼砂酚醛浸泡法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有效 ,其效果与煮沸法相似 ,可以取代传统的煮沸法用于气管内套管的消毒。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内套管消毒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内套管的消毒方法.方法 随机将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3组,甲组内套管用煮沸法;乙组内套管用2%戊二醛浸泡法;丙组内套管用3%过氧化氢浸泡法,比较三种方法消毒的效果、程序与优缺点.结果 三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相同,但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法消毒需要的时间最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法优于传统的煮沸法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法,能有效地祛除痰的腥臭味,省时、省电、效果可靠,预防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省时、经济、安全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应用浸泡预消毒,再清洗的方法,观察消佳净组、多酶清洁液组、双氧水组、常规方法组各30例,比较气管内套管清洁前及消毒后染菌量、洗净所需时间及成本。结果4种不同方法清洗前内套管染菌情况均较严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清洗方法洗净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内套管染菌情况无差异。消佳净组、多酶清洁液组、双氧水组与常规组之间消毒成本比较,消佳净成本最低。结论消佳净组、多酶清洁液组、双氧水组能不同程度地减少气管内套管洗净时间,尤以消佳净组及多酶清洁液组为佳,双氧水组稍差;但多酶清洁液成本最贵,消佳净成本最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双氧水用于气管内套管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传统煮沸法和3%双氧水浸泡法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方法 3%双氧水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为实验组,煮沸消毒法对照组,消毒后果样送细菌培养。结果 两种消毒方法效果相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3%双氧水溶液浸泡消毒法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较煮沸法在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中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煮沸法和3%双氧水浸泡法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方法3%双氧水浸泡消毒气管内套管为实验组,煮沸消毒法对照组,消毒后采样送细菌培养.结果两种消毒方法效果相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认为3%双氧水溶液浸泡消毒法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较煮沸法在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中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气管内套管清洁及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次使用气管内套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套管煮沸清洁消毒,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比较两组清洁消毒效果.[结果]两组清洗消毒前后内套管染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消毒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煮沸清洁消毒气管内套管是有效方法,且较3%过氧化氢浸泡清洗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经济、省时.  相似文献   

8.
气管内套管两种不同清洁及消毒方法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少珠  刘凌云  李清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94-1895
目的制定省时高效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观察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降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气管切开患者预后。方法随机将已使用6h的气管内套管60例次分为两组,每组30例次;实验组采用多酶清洁液浸泡后清洗干净,置于2%戊二醛浸泡消毒30min;对照组内套管煮沸5min后清洁去污,再煮沸消毒30min;比较气管内套管清洗前及消毒后染菌量、菌群分类特点和洗净、消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内套管清洗前染菌情况均较严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消毒后内套管均无检出致病菌。两组洗净、消毒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每例次减少18min。结论气管内套管采用多酶清洁液浸泡后清洗干净,再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的方法更优于煮沸清洁消毒法,节省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两种气管内套管清洁及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气管内套管清洁及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次使用气管内套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套管煮沸清洁消毒,对照组采用3%过氧化氢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比较两组清洁消毒效果。[结果]两组清洗消毒前后内套管染菌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消毒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煮沸清洁消毒气管内套管是有效方法,且较3%过氧化氢浸泡清洗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经济、省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方便可靠的气管内套管清洗和消毒方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在病区采用水洗法清洁后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消毒,实验组40例在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多酶洗剂清洁后用高压蒸气灭菌法进行气管内套管消毒,针对过程和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气管内套管效果优于戊二醛浸泡消毒法,使用不锈钢内套管第7天时,患者痰培养阳性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20.0%vs45.0%,P<0.05),且避免了气管内套管取出时间长致痰液结痂于外套管,使内套管回置费力和痰痂脱落给患者带来危险;且节省了临床护士间接护理时间。结论酶洗后高压灭菌消毒法较水洗后戊二醛浸泡消毒法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1.
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效果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氧水消毒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及每个气管内套消毒时间、双氧水消毒持续使用的时间。方法随机将5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3组,实验组A20例气管内套采用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液为连续使用6h);对照组20例采用煮沸消毒法;实验组B18例采用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液为连续使用96h);比较双氧水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消毒效果,以及双氧水消毒后10min、20min、30min的消毒效果,双氧水连续使用24h、48h、72h、96h的消毒效果。结果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时间至少要20min;双氧水连续使用72h可保证物品消毒效果。结论3%双氧水消毒法消毒气管内套管可以替代、更优于煮沸消毒法;内套管每次浸泡消毒时间不可少于20min,而且双氧水可持续使用72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消毒前后主要细菌及致病菌菌株分类,比较气管套管消毒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10例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管内套管消毒前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分别采用煮沸消毒20min、30min,75%乙醇、2%戊二醛、3%过氧化氢(H2O2)分别浸泡消毒20min、30 min.四种消毒方法及消毒剂,两组消毒时间段进行消毒效果对比.结果 消毒前采样62例次做细菌培养,培养出18个菌种89例菌株,无培养出细菌6例.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占80%,P<0.05.经煮沸消毒、75%乙醇、2%戊二醛、3%过氧化氢浸泡消毒四种消毒方法比较,经20 min煮沸消毒和浸泡消毒后,75%乙醇浸泡消毒分别与煮沸消毒、3%H2O2、2%戊二醛浸泡消毒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0 min消毒后,四种消毒方法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管内套管消毒前细菌培养致病菌大大高于非致病菌,采用煮沸消毒20 min、3%过氧化氢、2%戊二醛浸泡消毒加min、75%乙醇浸泡消毒30 min均可达到良好消毒效果.从高效、安全、低成本角度首推3%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低温等离子灭菌时,无纺布与特卫强两种包装材料的不同装载方式对过氧化氢吸附程度及注射期压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4—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将6个空硅树脂器械盒分为2种包装方式,3个采用100 cm2的无纺布双层包装,3个采用60 cm×20 cm的特卫强纸塑袋单层包装。对照组将无纺布包装的3个待灭菌包放在灭菌器上层架,特卫强包装的3个待灭菌包放在下层架;实验组装载顺序相反,特卫强包装的3个待灭菌包放在上层架,无纺布包装放在下层架。两种方式装载量均为70%,按正规流程分别进行20锅次灭菌。灭菌结束后立即检测无菌包吸附过氧化氢浓度,并记录各锅次注射期压力。结果实验组无纺布、特卫强包装的无菌包过氧化氢吸附浓度分别为(11.120±4.187)、(8.205±4.181)p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对照组两种包装材质过氧化氢吸附浓度分别为(13.745±3.754)、(8.065±4.599)p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1);两组间无纺布的吸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5);两组间特卫强的吸附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05)。实验组注射阶段压力为(9.410±0.188)Torr,对照组为(9.121±0.243)T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5,P<0.01)。结论实施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时,特卫强包装对过氧化氢的吸附性弱,更宜在灭菌时使用;混合装载时,将特卫强、无纺布包装的待灭菌包分别放在上层和下层,可减少包装材料对过氧化氢吸附量,提高灭菌时注射期压力,使灭菌质量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效果,以选择最佳方法.方法 将已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分为三组,A组(6 915例)气管内套管使用1%过氧化氢浸泡后手工清洗,B组(7 209例)气管内套管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手工清洗,C组(7 753例)使用气管内套管1%过氧化氢联合多酶清洗剂浸泡后手工清洗,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检测洁净度.结果 三组洁净合格率分别为82.68%,88.93%,95.51%,不同种清洗方法在清洗合格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酶清洗剂联合1%过氧化氢的方法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应用于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目测法和细菌检验方法,评价碳酸氢钠浸泡清洗气管内套管清洗效果,同时与过氧化氢清洗法作平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内套管先用15 g/L碳酸氢钠溶液浸泡清洗后再放入75%酒精浸泡消毒,目测法合格率为100%,未检测到存活细菌。对照组气管内套管用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清洗后再放入相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消毒,目测法合格率91%,检测出存活菌数为2 cfu/件。结论用碳酸氢钠浸泡清洗气管内套管与过氧化氢清洗法效果基本一致,或略优于过氧化氢清洗法。  相似文献   

16.
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文章对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的内套管进行细菌培养,内套管存在大量细菌。消毒方法选用了4种: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消毒法,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法,1%“84”消毒液浸泡消毒法。消毒前后细菌阳性例数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天然管状细胞外基质的制取及灭菌方式的比较。方法以物理方法刮除猪小肠的肌层与粘膜层制取天然管状细胞外基质膜,对比粒子加速器的不同辐照剂量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效果。结果25KGy辐照剂量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的灭菌方法均可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结论粒子加速器25KGy辐照剂量的灭菌方式更适合细胞外基质膜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泌尿系内镜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方法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病人反应,比较观察对戊二醛浸泡灭菌法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法。结果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耐热器械用常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法,灭菌时间为55min,手术过程中病人全身和局部无不良反应。用20g/L戊二醛灭菌法,灭菌时间平均为4.1h,手术过程中有8.33%的病人出现流泪、眼刺痛、呼吸道等刺激症状;有10.41%的病人术后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应选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法。  相似文献   

19.
3种常用低温灭菌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秀静  王玉琼 《护理研究》2006,20(16):1425-1427
阐述了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法的灭菌机制、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