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抗-CD38单抗Daratumumab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抗-Leb的鉴定及输血策略。方法血型鉴定、直接抗球试验、交叉配血及抗体鉴定均采用试管法。为了排除抗-CD38的干扰,凝聚胺试管法用于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患者血型为B RhD(+),直接抗球试验阴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无临床意义的IgM性质抗-Leb。患者输注经盐水及凝聚胺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未发生不良输血反应。结论当患者进行抗-CD38单抗治疗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使用凝聚胺法。  相似文献   

2.
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法应用于交叉配血及Rh血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4189名输血前受血者用微柱凝胶卡作血型鉴定,4022名交叉配血采用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法。结果RhD血型鉴定阴性者12名,阴性检出率为0.29%,凝聚胺交叉配血有10名配血不相合。结论凝聚胺加微柱凝胶卡氏配血技术可作为输血前常规检验并应用于受、供血者Rh血型鉴定。  相似文献   

3.
临床交叉配血试验要求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血,以杜绝ABO血型系统以外(尤其是Rh系统)不完全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本院自1997年6月起,在交叉配血中常规开展了凝聚胺技术配血,从而有效保证了输血安全,笔运用此法在工作中检出1例因IgG抗-C、抗-e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凝聚胺法可以检测到免疫性抗体及自身抗体,在Rh血型系统较抗人球蛋白方法更为敏感;凝聚胺法会漏检一些血型系统的抗体(Kell和Kidd血型系统),在血小板聚集等情况下可造成交叉配血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等综合分析,确保临床血液输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法及输血前受血者Rh血型检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 5 86 9名输血前受血者用盐水抗 D检定Rh血型 ,4 872名交叉配血采用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法。结果 Rh血型检定阴性者 1 5名 ,阴性检出率为 0 2 6 % ;盐水介质加凝聚胺配血中 ,1名Rh阴性者配血阳性 ,两法配血均不相合 1 2名。结论 将受血者Rh血型检定及采用盐水介质加凝聚胺交叉配血作为输血前常规检验技术 ,可有效预防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对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全输血除了必须的病毒检查项目外,重要的是进行血型配合及抗体筛检工作。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交叉配血及血型定型工作仍处于手工操作。本院使用强生傲拓公司的迷帝思自动血型鉴定仪和交叉配血仪,采用该公司的Biovue卡CAT技术,用抗人球卡、菠萝酶卡、手工凝聚胺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疑难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开展凝聚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观察组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不规则抗体发生率、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配血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规则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交叉配血试验总阳性、假阳性、次侧阳性低于对照组,配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疑难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应用效果显著,且还能提高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但盐水法可以缩短配血时间,为急诊抢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故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例多次输血患者产生抗-S合并抗-Wr^a的血清学及交叉配血特点。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标本进行ABO、Rh、MNS、Diego血型鉴定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试验。结果经血型血清学试验确认患者血清中存在抗-S合并抗-Wr^a。选择S,Wr^a抗原阴性献血者血样与患者血样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患者输血后无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抗-S、抗-Wr^a为低频抗体,虽然随机交叉配血相合率高,但仍需做抗体鉴定,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是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保障[1]。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常发生配血不合的情况,患者因妊娠史、输血史等体内存在同种不规则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产生自身抗体,血型鉴定错误,血清蛋白紊乱以及药物因素等均可导致配血不合。特别是长期反复输血患者,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湘乡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疑难配血标本进行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抗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等,找到疑难配血的原因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中,不规则抗体最常见,占85.1%(40/47),其中又以同种抗体最常见,占57.5%(23/40);同种抗体分布以Rh系统抗体为主,占91.3%(21/23)。输血6次以上的肿瘤患者交叉配血不符合率及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均高于输血2~5次的患者(χ2分别为20.995和15.481,P均0.05),输血2~5次及输血6次以上的肿瘤患者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率均高于凝聚胺法(χ2分别为5.539,10.105,P均0.05)。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肿瘤患者临床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输血次数越多的患者,其交叉配血不符合率和不规则抗体产生率就越高,采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试验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血病和肾脏病患者多次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白血病患者及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柱凝胶法输血2~4次患者不符合率为10.43%明显低于输血5次以上的患者的2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5次以上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17.57%,明显高于输血2~4次检出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及肾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率、不规则抗体产生率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采用微柱凝胶法做交叉配血试验较凝聚胺法准确性更高,更能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避免因此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用谱细胞鉴定血型抗体的类型。结果 2例患者血清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两种介质中与有相应抗原的谱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证实了患者血清中含有自身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结论文中报道的2例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由自身产生。对此类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时,仅做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是不够的,最好加做凝聚胺法。应输注缺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方法 运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患儿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的测定以及交叉配合试验。结果经抗体鉴定有抗-D存在后,选用相合的供血者与其交叉配血,在盐水、凝聚胺和抗人球介质中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反应,输红细胞悬液1U,无不良反应。结论 Rh(D)抗原定型是非常必要的,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输血时,一定要作不规则抗体筛查,以保证输血安全。有条件的实验室除了使用盐水法配血外,还要使用能检测免疫性抗体的配血方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或凝聚胺配血方法),交叉配血标本要尽量使用能反映患者当前血液免疫水平的标本。  相似文献   

14.
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聂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0):1108-1109
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血型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实验.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用凝聚胺法(MPT)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实验,并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及自身对照实验.结果 19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中,5例不完全抗体筛查阳性,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研究血型免疫反应为基础,探讨ccDee型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案。方法血型鉴定、Rh抗原分型采用盐水介质法;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介质法和微柱凝胶卡法;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和凝聚胺介质法。结果患者血型为A,ccDee;血清中检出抗-C联合抗-E抗体;选择A型Rh(ccee)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相合。结论对区域性献血者进行稀有血型普查,建立各型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并与相邻区域建立联动机制,是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治疗用血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血者检定Rh血型及采用手工凝聚胺交叉配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本院自1999年5月起,对所有输血患者常规检查Rh血型并采用手工凝聚胺技术交叉配血(凝聚胺配血),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MPT在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争胜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403-403,386
应用手工凝聚胺试验(Manual Polybrene Test,MPT)的方法,无论是用于输血前的不完全抗体检测(除kell系统外绝大部分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抗体包括IgG和IgM),还可以用来检测辅助性抗人球蛋白血型及交叉配血,此法以简便、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拉木单抗对抗体筛查、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应用达拉木单抗(CD38单抗类药物)患者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的反应格局及交叉配血结果与患者输血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最优的处理方法。结果达拉木单抗的使用未影响本研究中3例患者ABO及RhD血型鉴定结果,可导致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转为阳性(1-2+凝集),十六系抗体鉴定均阳性(1-2+凝集)且无特异性。交叉配血采用抗球蛋白法均不合,盐水法1例不合,凝聚胺方法均相合。结论达拉木单抗影响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结果,最好在用药前完成相关检测。对于用药前抗体筛查阴性的患者可以使用凝聚胺配血等方法,尽量去除药物对试验的干扰,避免血液发放延迟,及时输血缓解患者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9.
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防止给受血者不配合的血液而引起严重输血反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交叉配血试验技术也有了很多方法的改进,例如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等,而盐水法用于检测IgM抗体,其余方法用于检测IgG抗体的配合性。目前应用最广的凝聚胺法是公认的较好的方法。近年来,微柱凝胶试验(MGT)在国外输血领域已逐渐作为常规应用。自2002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MGT用于交叉配血,共计883人次,并与盐水法、凝聚胺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试剂:1.1微柱凝胶配血卡(I…  相似文献   

20.
聚凝胺技术检测血型IgG抗体一例报告林军张晓宇(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4)关键词聚凝胺试验抗球蛋白试验血型IgG抗体聚凝胺(polybrene)试验是一种快速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国外已广泛用于交叉配血、输血前抗体筛选。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