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薯茎杆及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木薯茎杆及叶部分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木薯叶及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反应法,对木薯茎杆及叶部分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木薯叶及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木薯茎杆及叶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糖、香豆素、植物甾醇、三萜类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木薯茎杆及叶部分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木薯茎杆及叶部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细叶桉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对细叶桉叶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细叶桉叶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细叶桉叶中可能含有多肽、糖类、皂苷、糅质、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酚类、强心苷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结论: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龙眼叶化学成分预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广西产龙眼叶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法分别对广西产龙眼叶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结果:通过预试验,提示广西产龙眼叶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香豆素类、挥发油、植物甾醇、糖类、苷类、鞣质、有机酸等化学成分。结论:此试验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小花山小橘叶及茎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小花山小橘叶及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反应法、纸反应法,对小花山小橘叶及茎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小花山小橘叶及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小花山小橘叶及茎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酚类、鞣质、有机酸、黄酮、内酯、香豆素、甾体、三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小花山小橘叶及茎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小花山小橘叶及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叶总黄酮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考察,为后继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101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对其静态吸附容量及黄酮洗脱富集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山核桃叶总黄酮制备工艺。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80 min、60 min;溶媒倍数分别为10倍、8倍。D101型树脂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容量为(36.78±2.5)mg/g,洗脱次序为20%乙醇洗脱后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即为山核桃叶总黄酮,其总黄酮得率为(74.93±2.10)%,纯度达(74.07±2.61)%。结论:所确立的山核桃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合理、稳定,黄酮得率及纯度较高,为深入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化学成分预实验分析壮药鬼灯笼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纸反应法,分别对鬼灯笼叶、茎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理化鉴别以及UV法对鬼灯笼叶、茎的95%乙醇提取液进行理化鉴别。结果:鬼灯笼的叶、茎中可能含有有机酸、酚类、氨基酸、糖、多糖及其苷类、甾体三萜类、生物碱,可能不含有皂苷、黄酮、鞣质、强心苷、香豆素、蒽醌、挥发油类化合物。结论:初步确定了鬼灯笼叶、茎中的化学成分类别,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对大叶补血草根部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大叶补血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纸反应法对大叶补血草根部水、95%乙醇和石油醚供试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颜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大叶补血草根部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大叶补血草根部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糖类、皂苷、酚类、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素、内酯类、强心苷、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大叶补血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山核桃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苷为对照品,采用AlCl3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体系进行系统优化研究,测定山核桃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AlCl3显色最佳条件为:2.0mL体系中加入pH4.7的HAc-NaAc缓冲液0.5mL,10%AlCl3醇溶液0.4mL,蒸馏水0.1mL,常温反应20min,41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槲皮苷标准品含量在2.6~14.3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测得充分提取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89%,RSD为1.14%(n=3),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27%(n=6)。结论:AlCl3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山核桃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血藤果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血藤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血藤果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酸性乙醇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血藤果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血藤果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多糖及其苷类、酚类和鞣质、黄酮类、有机酸、花青素类、三萜类、木脂素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血藤果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血藤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预试验初步了解老鸦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方法对老鸦糊的根、茎、叶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以及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实验鉴定。结果:通过系统预试验,初步判断老鸦糊的根、茎、叶所合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其中可能含有酚类、鞣质、有机酸及糖类。结论:本研究初次确定老鸦糊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对龙船花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龙船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纸反应法,分别对龙船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龙船花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龙船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均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糖、多糖、苷类、有机酸类、酚类、植物甾醇、三萜类、油脂类等类型成分。结论:初步确定龙船花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验法对大叶补血草根部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测定,初步探索大叶补血草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对大叶补血草根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大叶补血草根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大叶补血草中可能含氨基酸、蛋白质、多糖、苷类、有机酸、酚类、鞣质类、黄酮类、甾体、蒽醌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大叶补血草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大叶补血草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和比较浙江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的主要黄酮苷元含量,为寻找黄酮苷元含量较高的山核桃叶提供了方向,将有利于山核桃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相应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检测波长,对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各个产地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含量的差异。结果: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浓度分别在0.002 5~0.025、0.002 5~0.025、0.025~0.600和0.012 5~0.250 mg/m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白杨素和球松素查尔酮以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山核桃叶最高,而小豆蔻明和球松素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校区山核桃叶最高,临安市湍口镇凉溪村山核桃叶中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均最低。结论:浙江不同产地山核桃叶中主要黄酮苷元白杨素、小豆蔻明、球松素查尔酮和球松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产地的山核桃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郁金香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郁金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试管反应法分别对郁金香的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郁金香地上和地下化学部分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结果郁金香可能含有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氨基酸、蛋白质、多糖、有机酸、酚类、鞣质、甾体、葸醌类、三萜类、皂苷类、强心苷类和蒽醌类等化学成分,其中地上部分不含强心苷类和蒽醌类,地下部分不含挥发油、酚类、鞣质、甾体、三萜类和皂苷类。结论初步确定郁金香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郁金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17,(5)
目的观察山核桃叶总黄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株以AngⅡ诱导48 h复制衰老细胞模型。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山核桃叶总黄酮不同剂量(1、2.5、5μg/m L)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β-半乳糖苷酶检测内皮细胞衰老程度,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有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增加,细胞周期多停滞在G0/G1期,S期细胞比例减小,表明成功诱导了衰老模型;而给与山核桃叶总黄酮预处理后明显改善了细胞衰老状态,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NO浓度增加。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AngⅡ诱导的HUVECs细胞衰老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衰老,保护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预实验,初步探索八角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八角莲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预试验项目中的黄酮、皂甙、氨基酸、蛋白质、多糖、蒽醌、甾体、有机酸、挥发油等项均出现正反应现象,其他项目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八角莲中含有黄酮、皂甙、氨基酸、蛋白质、多糖、蒽醌、甾体、有机酸、挥发油可能含有酚类和鞣质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验的方法对壮药珠芽艾麻的全草和根的化学成分进行预试验。方法:采用化学成分预试验法分别对珠芽艾麻的全草和根的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本试验初步确定了作为同一来源不同药用部位的珠芽艾麻的全草和根的化学成分的类型,也证明了两者成分具有差异性,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珠芽艾麻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初步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飞扬草进行化学成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化学法和HPLC法对飞扬草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结果:通过化学鉴别,初步推断其主要含有糖和苷类、氨基酸、酚类或鞣质、有机酸、甾体或三萜类和黄酮成分;进一步采用HPLC法对其提取物中所含的多酚类成分进行鉴别,可检测出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结论:该研究提示飞扬草提取物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的种类,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疆紫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紫草的水提液、酸性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对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确定。结果新疆紫草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皂苷、鞣质、酚类、有机酸、萜类、甾体类、香豆素及内酯、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紫草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紫草的深度利用和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盐穗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方法:通过试管反应、滤纸片反应、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显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对盐穗木水提液、95%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初步探索盐穗木的化学成分。结果:盐穗木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皂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及油脂类、甾体或三萜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成分、酚类、鞣质、蒽醌类、萜类内脂化合物等多种成分。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盐穗木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