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通过预调查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和合理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全面调查和循证制定成都市基层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提供证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成都市7个城乡基层卫生机构最近一个年度的用药记录,包括药品种类、品种数、金额和使用量。采用描述性分析和ABC分类法统计药物信息,计算基层卫生机构实际用药占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比例。结果成都市一圈乡院/中心用药品种数是二,三圈乡院的4倍,二、三圈使用品种数最多的三类西药为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维生素类药、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使用品种数最多的中成药分别是内科类、外科类、妇科类。总金额西药约占60%,中成药占40%。乡院/中心不合理用药表现为:过度使用注射剂、过度使用药品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结论建议循证筛选并缩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药物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疾病负担、支付水平和用药需求制订区域性基本药物目录,再将地区目录与药品报销目录整合,有利于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率。控费重点是金额比例较高的药物。合理用药监测重点是使用频度比例较大的药物。应成都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成立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建设、使用、报销和患者满意度开展动态监测、教育、评价和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预调查了解成都市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圈七院六站)药品管理、配送和监督网络情况,为循证建立成都市基层基本药物制度,保障药品供应提供证据。方法由经培训的研究人员采用访谈法调查成都市7个乡院/中心和6个村站药品配送情况和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督网络(简称“两网”)建设情况。实地调查药房药品购销记录和药房环境;并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分类管理、每千人药房数量和药剂师执业情况比较。结果①除人和卫生院因搬迁致药品管理资料遗失外,预调查的7个乡院/中心均有药品购销记录,并设有专人和设备养护在库药品。②仅3家药房使用电子药品数据库,数据库稳定性和功能有待加强。③预调查的5个乡院和5个村卫生站均通过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督网络,实现药品每周1次的统一配送,保证了农村药品可及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送基于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每周配送3次。村卫生站存在药品记录缺失,药品陈列不规范的问题。结论建议开发稳定可靠的药房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结合当地疾病负担和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乡院和村站的基本药物目录,加强乡院/中心对卫生站的指导、监督,规范卫生站药品管理,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督网络建设,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成都市新津县2010年17家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情况,了解药品使用结构,评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合理性,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置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新津县17家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数据信息。用Microsot Excel 2003分析门诊与住院的药品品种与剂型、销售金额、抗微生物类药物类型与构成。结果 2010年新津县17家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情况如下:①县级、乡院、社区门诊药品品种分别为1507、1356、695种,其中西药和中药口服制剂种数约占门诊药品总数的45%,销售金额各占门诊药物销售金额的46%~73%。住院分别为1271、1023、317种,其中西药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约占住院药品总数的37%~61%,且西药注射制剂占销售金额的75%以上。②新津县社区、乡院前30位药品其药品销售金额比在门诊约占50%,而在住院药品中均占85%以上。③药品使用金额前20位药品中,抗生素占15位(占新津县总药品费用的26.5%);销售金额前10位抗生素以头孢类为主,分别占门诊及住院抗生素销售总额的59.36%和66.27%。结论①新津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乡院和社区)门诊均以西药口服制剂、中药口服制剂为主。住院以西药口服制剂、西药注射剂为主。②销售金额排名前30种的药物花费大,应重点监控其合理使用情况。③新津县抗微生物类药品的配置品种数、使用构成比和金额在县级、乡院和社区均位列第一,可能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芦山地震伤病员疾病谱的实际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芦山地震后1月内应急药品使用费用。方法收集该院震后1月内以应急药品的日使用金额、各药理分类占所有品种的累计百分率、日均费用、人均费用、DUI等于1时日均费用、人均费用、日均差额和人均差额等资料,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统计分析芦山地震后1月内伤员应急救治药品的使用费用。结果芦山地震后1月,该院收治伤病员人数与药品使用金额波动趋势一致,提示费用趋势合理。ICD-10标化的伤情分类为6类,12种伤,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71%。病情分6类,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21%。基于伤情的药物共3类1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 702.70元和186.87元。基于病情的药物共5类2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85.13元和38.96元。注射给药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口服给药方式的14.52倍和5.08倍。进口药物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国产药品的7.10倍和5.28倍。结论影响药物使用费用的因素有:①伤病员的疾病负担和病情;②给药方式(注射剂vs.非注射);③同类药物是国产或进口;④DUI值评价的用药合理性。DUI>1,静脉给药及进口药物占比大,均可增加地震伤病员的用药费用。"应急救援药品服务包"备药应以伤情为主、病情为辅。为保证用药的及时、安全和有效,以注射剂为主,但其包装应能防摔防震,方便使用,剂量合理、满足病情需要。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15家三级医院2008~2010年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近年成都市主要医院用药情况及趋势,为医院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15家三级医院2008~2010年上报"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都市15家主要医院2008~2010年药品使用总金额逐年大幅增加;每年用药总金额前三大类药品均为全身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每年单价10~100元的药品使用比重最大,但100元以上的贵重药品增加幅度逐年增大;每年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中全身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最大.结论 三年来成都市三级医院用药趋势基本符合医改以来不断增加的对医药卫生资源需求的形势,同时也存在进口药品和贵重药品增加较快、抗感染药物使用偏重的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何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74-8675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供药品生产、销售、使用部门参考.方法 对院2010年度用药数据:处方金额、处方数、处方频数、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典三联疗法临床使用较多,价格适中;甲硝唑用药频数最高而日均费用最低.结论 自幽门螺杆菌发现以来,临床治疗方案不断改进,综合评价经典三联疗法仍不失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二年中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感染药品用药趋势,为药品管理、合理使用,及为临床就应用、生产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2003年各年度抗感染药物种类、用量、金额和DDDs等进行归类、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我院各年度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用药金额比例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在各年度用药频度位居首位,不同类别的药物用药趋势不同。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比例有增加趋势,个别医师用药时间过长,需提高警惕,加强对于医院药品管理、合理使用及生产企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1999-2001年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值(DDD)分析法,对3年中消耗的调脂药物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其用药频率及日均用药费用及调脂药物销售金额、品种变化。结果:2000年调脂药的品种有所增加,消耗金额随整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辛伐他汀无论消耗金额和DDDs一直位居首位,日均用药费用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词脂药物的使用符合经济、适用原则,但日均费用略偏高。  相似文献   

9.
刘雪梅  山岚  郭雪松 《华西医学》2006,21(4):795-79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使用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02~2004年度医院用药信息数据,采用Excel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销售金额在前20位的抗菌药物的销售总金额、排序;使用频度、排序;日均费用、排序及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的序号比。结果:较常用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喹喏酮类及抗真菌药,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日均费用有所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合理且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处方2001~2002调脂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2年中调脂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其用药频率及日均用药费用及调脂药物处方合理性。结果:2年调脂药的品种有所增加,消耗金额随整体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辛伐他汀无论消耗金额和DDDs一直位居首位,日均用药费用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调脂药物的使用符合经济、适用原则,但日均费用略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某医院15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看病历等方式,调查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150例呼吸内科患者全部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使用率为100.00%。其中抗生素使用频度最高的是头孢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生素中以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定使用频度最高,且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超过1,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抗生素联合应用频率略高。结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存在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完全合理现象,建议临床呼吸内科医生调整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加强合理用药,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新津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并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和抗生素使用情况,为新津县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的配置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新津全县17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基本药物和抗生素使用信息,并采用Microsot Excel 2003进行分析。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新津县药品和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分别增长72.27%和135.41%。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乡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超过90%,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超过50%。2010年新津县门诊平均处方金额总体增长3.51%,但社区中心/乡院2010年门诊平均处方金额15.09元,比2009年下降16.23%。2011年7月新津县出台控制抗生素使用文件后,全县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但13家社区中心/乡院中9家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仍超过30%。二联抗生素使用比例在0.42%~5.56%,三联及以上使用比例在0%~0.44%。结论新津县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和使用金额逐年上升,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均达国家要求;社区中心/门诊平均处方金额逐年下降;严格控制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抗生素使用比例与金额仍过高,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培训,指导循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