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作香 《山东医药》2007,47(4):77-77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26例患者中.男47例,女79例;年龄60~92岁.平均75岁。患者均有外伤史.X线片证实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角状钢板、DSH、多枚斯氏针或鹅头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2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52~82岁,平均68岁.  相似文献   

3.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L-梯形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42例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L-梯形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37例。骨折全部愈合,优23例,尚好10例,差4例.结论 L-梯形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量粗隆间骨折,固定率固,可以早期进行髋、膝关节功能练习,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6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7例,骨折全部愈合,优23例,良10例,差4例.认为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髋、膝关节功能练习,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骨折的患者多采用夹板固定、石膏托固定、内固定手术。近年来,使用了新的固定方法,即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1998年~2002年,我院采用这种新技术治疗骨折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4例;年龄18~72岁,平均38岁。其中股骨干股折15例,胫腓骨骨折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 术前准备;①一般准备:抬高患肢制动以利静脉回流,减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手术、有效内固定〔1,2〕。本研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X线下闭合复位,用PFN行内固定。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2a,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0周。疗效优49例,良5例,可4例。结论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对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少,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PFNA以及DHS内固定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PFNA更具有微创化优势,因此,PFNA内固定法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精心护理,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佐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515-2516
目的探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有效的髓内固定法。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42例分为InterTan组,采用交锁组合(InterTan)钉为内固定材料;其余28例分为Gamma组,采用Gamma钉为内固定材料。结果 InterTan组优良率显著高于Gamma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nterTan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Gamma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9,P=0.038)。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钉髓内固定法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够达到满意复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1997年1月,我院共收入老年股骨骨折患者126例,选用综合康复法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59例,女67例;年龄56~87岁。本组股骨干骨折8例,均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71例,其中手术切开内固定68例,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法复位外固定41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骨折复位固定后均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126例患者均如期出院,无褥疮、膝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护理: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突然骨折后,多有烦躁、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使其增强信心配合及治疗护理工作。②饮食调养:骨折早期患者应多食水果、蔬菜等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可食用少量瘦肉补充蛋白,忌食辛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护理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结果 内固定术后1年康复护理组优良率为85%,而对照组优良率为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3例临床完整资料,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评估疗效,81例评估结果为优良的患者纳入疗效佳组,32例评估结果为一般和差的患者纳入疗效不佳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并发症等)、体重指数、骨密度T值、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后负重时间、是否伴有小粗隆骨折、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超重、骨质疏松、术前ASA分级高、小粗隆骨折均可能是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短时间负重是疗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超重、骨密度严重、术前ASA分级高、粗隆骨折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而术后尽快负重锻炼可提高疗效,故临床中应积极防治上述风险因素,以加快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亓昌山 《山东医药》2003,43(12):31-31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髋内翻畸形 ,影响患肢功能。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本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而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致使无法接受较大手术。1997~ 2 0 0 2年 ,我院采用联合加压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 8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 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5 5~ 80岁 ,平均 68岁 ;车祸伤 10例 ,跌伤 2 5例 ,其他伤 3例。顺粗隆间稳定型骨折 13例 ,粉碎性骨折 2 3例 ,反粗隆间骨折 2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疾病 3 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6~12个月,1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按髋关节Harris法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7例,良4例,可1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7%。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方法治疗,但手术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1〕。为了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诊断符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欧海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24-4525
目前医学界普遍主张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采用手术治疗,以降低其致残率及死亡率[1].以往在进行内固定治疗骨折,普遍使用的是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但由于其存在缺点与不足,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文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松质骨螺钉、95°和135°角钢板、动力髋螺钉等不同固定手术治疗,经随访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有一定关系,我科运用“拔伸牵引,旋转屈伸”+动力髋螺钉(DHS)小切口内固定法手术治疗,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85例。男54例,女31例,年龄51~89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高处坠落24例,跌倒31例。伴有高血压48例,糖尿病27例,多发骨折9例。1·2治疗方法1·2·1牵引根据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的方向,术前应充分常规牵引3~5 d,依据其耐受状况,骨牵引或皮牵引均可…  相似文献   

19.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间的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老年人骨折愈合慢,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固定,患髓疼痛、长期卧床易带来并发症,伤后死亡率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目前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常用且疗效确切的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