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制匀浆膳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制匀浆膳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手术后 36~ 4 8h开始进行鼻饲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自制匀浆膳营养支持 ,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结果 :用自制匀浆膳 2周后病人均达到正氮平衡 ,GCS评分为 (13.7± 3.4 ) ;6周后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基本达到伤前水平。结论 :自制匀浆膳能有效的维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各项营养状况 ,且简易安全、方便价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整鼻饲的营养膳配方以降低腹泻发生率.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98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能全素、三九营养膳和改良营养膳鼻饲,观察各组鼻饲后3 W内的腹泻发生率和腹泻持续时间.结果 营养膳组、改良膳组均较能全素组的腹泻发生率降低(P<0.01),改良膳组也比营养膳组的腹泻发生率低.营养膳组、改良膳组均较能全素组的腹泻持续时间短(P<0.05),营养膳组与改良膳组的腹泻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膳食中的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可能与腹泻发生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单纯PN,且PN时间超过2周;C组早期单纯给予EN。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A组2周时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与C组(P<0.05),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0.05),预后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联合进行EN和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各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GCS≤ 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 )、B组 (单纯肠外营养组 ,TPN)、C组 (单纯肠内营养组 ,EN) ,每组 2 8例 ;伤后 48~ 72h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 ,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 :伤后 1周时 ,A、B组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上优于C组 ,并且早期并发症少于C组 (P <0 0 5 )。2周时 3组上述指标虽略有高低 ,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B、C组的并发症高于A组(P <0 0 5 ) ;按GOS预后评定A组预后优于B、C两组 (P <0 0 5 ) ,病死率A组最低。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后进行合理营养支持对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中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57例为A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9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均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并于伤后1个月评估3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A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P 0. 05)。B组伤后4、12、24、48、72 h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高于对照组和A组(P 0. 05)。伤后12 h内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增加;伤后12 h后A组与B组凝血功能指标降低(P 0. 05)。A组GOS评分高于B组(P 0. 05),预后评分分布好于B组(P 0. 05)。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早期就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早期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群  李巧珍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0):933-93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临床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193例中随机抽样出108例,分成3组。A组:单纯胃肠外营养;B组:传统胃肠内、外营养;C组:早期胃肠内、外营养。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A组病死率为69.4%.B组为47.2%,C组为13.9%;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24小时内)即应施用PN支持.伤后48小时若未出现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可缓慢持续性滴注EN液。若患者的GCS分值这9分以上,肠呜音恢复正常或24小时胃内残留液总量少于700ml。施行EN支持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伤后使用机械通气(26例);B组伤后予以吸氧而未使用机械通气(26例)。进行两组间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前后呼吸监测指标以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指标较B组有明显改善。A组在使用机械通气前后各呼吸监测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后按GOS预后判断,A组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术后早别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合并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组)60例采用以含膳食纤维为主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60例行标准TPN支持;常规组28例常规输液及逐渐过渡饮食。观察临床表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前后3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营养及各免疫指标比较,除TP、CD8^+外,EN、P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匀浆膳对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效。方法 选取颅脑外科无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昏迷病人32例,随机分为匀浆膳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一般流质食物,匀浆膳组给予我们自制的匀浆膳。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2周后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总数(TLC)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匀浆膳组营养支持2周后TP、ALB、TLC较支持前上升,并且TP、TLC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匀浆膳组营养支持2周后TP、TLC与对照组营养支持2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颅脑损伤需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应尽量选用营养齐全均衡的管饲饮食如匀浆膳,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期间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EN、PN两组,均在伤后12 h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行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①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无明显改变(P>0.05);②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③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较稳定,且对肝功能无损害.而肠外营养组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易产生高葡萄糖血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行肠内营养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0.
徐雪  朱京慈  房亚东 《护理研究》2006,20(2):301-30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遭黏膜病变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4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必要的肠外营养补充:B组行早期全胃肠外营养。应用放免法测定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伤后第4天、第7天血清TNF-α的含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血浆ET-1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ET-1值有降低的趋势。[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可起到保护胃肠遭黏膜、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