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产期药理学(perinatal pharmacology)是随着围产期医学的发展而建立的药理学分支科学。关于围产期,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为以妊娠28周到产后一周的规定较为合适。围产期药理学则是研究在围产期中药物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正>围产期是指孕妇怀孕28周至产后1周的时间段。对孕妇来说,围产期是分娩前后较为关键的阶段,也是最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时期;对胎儿来说,围产期保健对降低婴儿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很大作用。若缺乏保护,产妇可能发生乳房疼痛、产后恶露、乳头破裂等不良症状,而胎儿常伴有腹泻、湿疹等症状~([1])。孕产期保健服务主要包括母婴保健指导、孕产  相似文献   

3.
<正> 胎儿治疗学是围产期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指孕妇用药,以胎儿作为用药的靶。例如,为防止医源性早产时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给孕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促进胎儿肺脏成熟。接近分娩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指妊娠37周前发生的胎膜早破,发病率3%左右,是影响围产期母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早产是胎膜早破引起的。胎膜早破潜伏期指胎膜破裂至分娩的时间。对于PPROM来说,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焦虑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焦虑情绪.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孕周在37~42周、单胎、头位、骨盆大小正常,估计胎儿体重在2500~4000 g之间,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孕36周、分娩开始(潜伏期)、产后三天对上述孕产妇进行测试,比较不同时期焦虑水平的相关性,以及焦虑水平与产程的关系.结果 孕产妇在不同时期的焦虑水平不同,以刚进入产程即开始升高,产后又回落;焦虑水平越高,产程越长.结论 妊娠和分娩期对孕产妇来说是一个重要阶段,应有专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利于妊娠和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145-146
目的 探讨分析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对母婴的主要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6月到2011年8月于我院分娩发生围产期胎膜早破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分娩未发生胎膜早破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难产率及母婴并发症等临床特征.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难产率、产妇及新生儿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视妇女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寻找发病原因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大出血期按WTO规定从胚胎形成至产后1周与妊娠、分娩有关的内外出血总量≥500ml者,包括异位妊娠、胎盘早剥等,其为妇产科严重并发症,是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妇围产期抑郁的发生及心理治疗对围产期的影响.方法 孕妇自愿合作者27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对照组183例,参与孕12周前、孕26~28周、分娩前、产后3~5 d分娩后24 d 5次问卷调查,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心理治疗,比较孕期中负性情绪发生率、其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发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乳汁分泌.结果 273名孕产妇均有不同程度负性情绪,经过心理咨询的观察组负性情绪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少、新生儿窒息率低、乳汁分泌足(P<0.01).结论 孕妇围产期抑郁的发生与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发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乳汁分泌均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心理治疗,对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保证分娩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系指孕满28周(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1000 g或身长达到或超过35 cm)至产后足7 d。在围产期内胎儿、新生儿的死亡称为围产儿死亡。笔者近年对所在医院分娩因脐带因素而致围产儿死亡者27例作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围产期出现的抑郁症状,可表现为情绪、认知及行为障碍,通常开始于产后6周内.激素水平变化及分娩疼痛是目前产后抑郁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已有大量文献证明分娩镇痛对产后激素变化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减轻产时疼痛,可能会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本文就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熙 《贵州医药》2024,(1):67-69
目的 探讨产妇发生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将36例肺栓塞的产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并行产后健康检查的44名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围产期可能与肺栓塞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组统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产妇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活动能力受限、孕妇孕前BMI指数、分娩孕周、剖宫产、分娩史、分娩输血史与产妇肺栓塞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35岁、妊娠前BMI指数>25.0 kg/cm2、活动能力受限、剖宫产、分娩次数≥2次、产后输血均为产妇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并发肺栓塞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孕产妇围产期综合评估,做好实验室监测,制定综合预防产妇并发肺栓塞方案,提高产妇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ICP合并GDM孕妇为研究对象(IG组,共89例),随机抽取同期因单纯ICP住院分娩的作为对照组(I组,250例),所有患者均记录分娩前的总胆汁酸值、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出生孕周,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IG组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NICU的概率高于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合并GDM孕妇的围产儿发病率较单纯ICP高,对于ICP合并GDM孕妇,孕期应加强管理与监测,遵循个体化处理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同时应避免盲目剖宫产,改善围产期结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计划分娩广泛应用于临床,缩短了第一、第二产程,加速分娩,降低高危妊娠围产期死亡率和女婴患病率。在胎儿成熟以后,对已具备有阴道分娩条件的孕妇宜选择最优引产方法终止妊娠。现将我院在选择性引产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资料和方法 我院1990年以来,凡胎龄36周以上,顶先露,浮动产,因各种原因需住院终止妊娠,而又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孕妇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分娩前后一定时期内,孕妇的各种可以危害胎婴儿的疾病和胎儿、新生儿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需要,产科已改变了过去以母体为中心的医疗体制,建立了母子统一管理的围产期医疗系统。为保证母体、胎儿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从妊娠确诊起就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积极监护,在医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一门新的科学——围产期医学。围产期医学是七○年代提出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胚胎发育、胎儿生理病理、胎儿疾病诊断及孕期、产期和产  相似文献   

15.
155例双胎妊娠孕晚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双胎妊娠孕周与围产儿预后关系、双胎与分娩的关系.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5年9月收住入院的双胎妊娠孕晚期并发症155例进行分析.结果 胎位不正56例,占36.1%;妊高征29例,占18.7%;早产87例,占56.1%;低体重147例,占48.4%.妊娠周数越低,新生儿体重、阿氏评分越低,围产期死亡越高.结论 双胎妊娠要加强产前检查及监护,发现贫血、妊高征,及时治疗.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积极预防早产,减少低体重儿数;提前入院待产,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控制教育、合理营养对新生儿体重、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单胎头位初产妇609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实验组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及合理营养。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实验组孕13周至分娩前的体重指数增加≥6发生率、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孕期合理营养、体重控制教育能有效控制巨大儿和难产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妇女和胎儿的影响及镇痛效果昼夜对比有无差别。方法:按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时间分为2组,A组为日间组,B组为夜间组,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别观察以上2组围产期妇女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2组围产期妇女年龄、身高、体重和孕周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镇痛起效时间和麻醉完善时间B组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程时间比较(即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第三产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分娩方式及催产素使用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的方法,夜间使用注意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适当加大浓度。  相似文献   

18.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常发生于妊娠36周至产后6个月内,发病率为1/1300—1/1500,死亡率可达18%~56%,75%的患者分娩4个月出现。1992~2002年我院共收治6例围产期心肌病产妇,除1例死于肺栓塞,其余5例因及时治疗与护理,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胎膜早破2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与分娩结局的有关因素及对围产期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元月至2002年1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临产前发生胎膜早破的273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孕妇剖宫产率为50.1%.明显高于同期无PROM孕妇剖宫产率(25%).孕周>36周者,破膜>4小时内,自然临产者明显多于孕周<36周者.结论胎膜早破有明显潜在难产因素,孕周大小与潜伏期长短有关.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羊水过少是妊娠并发症之一 ,易致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处理不当 ,将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 ,及时发现和处理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很大意义。现将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羊水过少 6 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上述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2 6 15例中 ,羊水过少 6 8例 ,发生率为 2 .2 9% ,其中初产妇 5 2例 ,经产妇 16例 ;年龄 2 3~ 4 1岁。孕周 37~ 4 0周 2 9例 ,4 0~ 4 1周 12例 ,≥ 4 2周 2 7例。分娩结局 :剖宫产 31例 (47.1% ) ,阴道分娩37例 (5 2 .9% )。按羊水量分为羊水过少组 6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