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便秘的因素及功能性便秘的对策。方法介绍和阐述影响老年人便秘的因素及功能性便秘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老年人便秘的因素包括病因和病理因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仅限于功能性便秘患者。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蓉 《吉林医学》2010,(27):4836-4837
<正>功能性便秘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为临床表现的功能性疾病[1]。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原因是由心理、年龄、饮食、环境、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2-3]。根据病因与发病机制,功能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4]。现将影响功能性便秘的护理现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便不尽感。目前,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人口学特征(尤其是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和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便秘发病的影响日益凸显。未来,希望能通过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便秘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思路,并重视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承德市城区中年人群慢性功能性便秘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承德市3个区年龄在40岁~65岁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和慢性功能性便秘相关知识手册,统计中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检出情况,并将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65份,承德市3个区中年人便秘的检出率为26.3%,其中不同年龄、民族、性别、文化程度和城区分布的中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排便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及工作压力情况的中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的中年人对慢性功能性便秘形成原因和预防知识有了解,有66%的人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危害认识不够。结论承德市城区中年人功能性便秘检出率相对较高,其中工作压力情况、排便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与中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曾大奎  曹跃勇 《四川医学》2007,28(12):1339-1340
目的 提高对功能性便秘造影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142例成人功能性便秘采用灌肠或/和排粪造影检查分析,归纳其病因、分型、影像检查和表现。结果 阳性率92%,结肠型便秘85例;直肠型便秘12例,混合型便秘34例。结论 功能性便秘运用造影检查阳性率高,结肠运动与排粪反射状况是造影检查的基础,既可排除器质性便秘,并能对功能性便秘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6.
赖武超  韦金双  邓寅业 《广西医学》2023,(24):3051-3053+3057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一种由非器质性病因、结构异常和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是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功能性便秘可严重影响儿童的饮食及身心健康。因此,寻找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鼠李糖乳杆菌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儿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关于鼠李糖乳杆菌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针刺能够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本研究从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针刺改善功能性便秘的可行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便秘与肝失调养的病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大多从肺和大肠进行论治,但笔者认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肝关系极其密切,肝气郁结是功能性便秘的重要病机之一。针对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疏肝解郁通便、清肝泻火通便、清肝利湿通便、补血养肝通便等方法从肝论治就成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一大法门。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多为无力性便秘,笔者通过综合性调理,以恢复排便生理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与功能性便秘是相互影响的。该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功能性便秘与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便秘患者逐渐增多,引起功能性便秘的病因非常复杂。功能性出口梗和结肠无力是引起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钡剂肠造影及动态排粪造影是观察功能性出口梗阻的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它能够全面地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作出明确的影像诊断。我院自1998年开始展排粪造影至今,总计有350例患者,我们对所有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但很多临床医生对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并不熟悉,常常出现误用或滥用。本文就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进行简要介绍,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功能性便秘药物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390 例 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其便秘发生情况,对导致便秘的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 ; 对 162 例糖尿病合 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并分析效果。结果??糖尿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为 41.54%,严格限 制饮食、血糖水平过高及具有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 P <0.05) ; 生物反 馈治疗糖尿病合并功能性便秘治愈率 68.52%,出口型梗阻和慢传导型梗阻两种类型的治愈率分别为 82.76%、 52.00%( P <0.05) ; 出口型梗阻治疗前后直肠感知阈和直肠最大耐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糖尿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高,生物反馈治疗糖尿病合并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好,尤其适于出口型 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便秘与功能性出口梗阻的关系。方法:对129例顽固性便秘患者与40例无便秘史的对照组应用数字胃肠机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期慢性便秘是功能性出口梗阻的原因之一,功能性出口梗阻又在原有便秘的基础上加重便秘,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和聚乙二醇4000治疗小婴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婴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予口服莫沙必利和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结果治疗一周内总有效率93.7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莫沙必利和聚乙二醇4000治疗小婴儿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即没有实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故又叫老年功能性便秘。该病患者可出现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质干硬、排便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腹胀、头昏脑涨、精神疲惫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张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采用以药物治疗为主、以调节饮食和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辅的方法进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除了可在短期内服用泻药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 比较1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160例无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人之间临床表现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结果 功能性便秘组的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和记忆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慢性顽固性便秘的治疗仍然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便秘真正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专家总结近年功能性便秘研究现状,简述于下。1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老年功能性便秘不应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临床症状,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由于中西医对便秘的态度和病因病机的理解不同,同时由于中药的合理应用和治疗功能性便秘手段的多样性使得中医药较西医在诊治功能性便秘时更具优势:对病因有明确的认识,能够个性化治疗,治疗手段多样,没有依赖性,副作用小,远期疗效稳定,避免手术痛苦等。"以补通塞、以补治秘"治秘新理论的提出,以及中药方剂养荣润肠舒的应用发展了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理论认识,获得了稳定的远期疗效,将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推向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及合并焦虑抑郁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焦虑抑郁的相关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大学生功能性便秘多数为兼夹体质,占72.5%,其中又以阴虚质出现频次最多,湿热质、痰湿质次之;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倾向,其中抑郁倾向更明显。结论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和肠道实热证为主,其中以脾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类型、焦虑抑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临床上需辨证论治,配合中医体质调理和精神心理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