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EPO)、骨髓象、肾功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 ,然后随机分为 4组 ;中西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肾性贫血大鼠Hb、HCT、EPO水平、骨髓象、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的变化。结果 :中西药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均可显著提高肾性贫血大鼠的Hb、HCT及EPO水平 ,且中西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 ,3组治疗组均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另外 ,中西药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均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大鼠肾功能 (P <0 0 5 )。结论 :自拟生血方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肾性贫血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自拟加味泻浊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30例肾性贫血患者,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左旋卡尼丁进行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自拟加味泻浊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加味泻浊方对于治疗肾性贫血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10)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颗粒对肾性贫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腺嘌呤,制作大鼠肾性贫血模型。实验组大鼠分别灌胃健脾生血颗粒、中药浸膏、硫酸亚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给药6周后,考察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指标,考察血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红细胞脆性。结果给药后,健脾生血组、硫酸亚铁组及浸膏组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健脾生血颗粒能明显提高EPO的量(P0.01),提高RBC、HGB、HCT水平(P0.01),并可使红细胞溶解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健脾生血颗粒能有效改善肾性贫血大鼠血象指标,降低BUN、Cr的量,改善肾功能,降低红细胞脆性。健脾生血颗粒对治疗大鼠肾性贫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肾性贫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用生血宁片合rHuEPO,对照组单用rHuEPO。治疗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贫血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纠正贫血提高肾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每天加服自拟益气调血补肾汤1剂。治疗8周后观察2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上升(P均0.05),且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上升更显著(P均0.05)。结论益气调血补肾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改善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血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肾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硫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平均达到了(33.92±4.42)%,血清铁蛋白为(264.5±92.3)μg/L,红细胞压积(30.82±4.13)%,血红蛋白(99.3±8.6)g/L,促红细胞生成素则为(75.06±8.22)IU/kg,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综合疗法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及血生化指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性贫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促红素(EPO)及铁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柔肝中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肾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前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转铁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霍玉芳 《陕西中医》2006,27(12):1490-1492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降浊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肾贫饮(黄芪、丹参、当归、生地、制首乌、枸杞子、白术、山药、鹿角胶、陈皮、半夏、生大黄)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白蛋白,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滋肾生血方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肾性贫血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滋肾生血方口服配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皮下注射和仅皮下注射rHuEpo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内源性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残余肾功能(RRF)等。结果对照组血清Epo水平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血清Epo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gb、Hct均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RRF较用药前均有所下降,且对照组RRF较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生血方能提高血清Epo、Hgb及Hct水平,延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的下降,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在促进内源性Epo分泌的同时,减轻尿毒症毒素对红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属继发性贫血。主要是缺乏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重病情的发展和变化。我科应用自拟生血方配合促进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肾性贫血 30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临床明确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 6 0例 ,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自拟生血方配促红细胞生成素 )和对照组 (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 ,每组各 30例。治疗组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4~ 6 6岁 ,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