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祖国医学对泄泻的分类方法很多,有以脏腑命名的,如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等:有以大便之性状来分的,如飧泄、溏泄、鹜泄等;有以病因来分的,如寒泄、热泄、食泄、郁泄、暑泄等;亦有以泄泻时间的长短来分的,如暴泄(急性)、久泄(慢性).目前将泄泻持续半年以上不愈的.即称之为慢性泄泻.如以西医的病名来讲,慢性泄泻则包括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慢性泄泻的病因泄泻的病因,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由于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肠失分别清浊之功,以致水温停滞腹中,所以有泄泻以湿邪为主的说法.历代医家对泄泻的病因,认为"湿胜则濡泄","泄泻虽分轻重,总属脾虚湿胜".但是慢性泄泻,因病延日久,往往从脾胃虚弱,逐渐发展为脾阳不振,久而久之必然累及肾  相似文献   

2.
慢性泄泻系指大便溏薄,日解数次,长年不愈者。是由于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混杂下渗所致。常见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薄,克隆病、肠结核、消化不良症,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古医云:“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湿胜则濡泄”,“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指出了脾虚与湿胜是慢性泄泻病机的两个主要方面。慢性泄泻在老年人发病较广,虽不致于暴疾而亡,然使脏腑气血亏损,先天成无本之源,后天成无源之本,诸病由此而起,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3.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下简称《临案》)中指出:“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弱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  相似文献   

5.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中医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李培老中医认为脾虚是久泄之根源,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导致湿浊内生,反之湿浊困阻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升降失常,导致泄泻缠绵难愈;加之情志波动影响肝气郁滞而致泄泻反复发作,因此治疗上应当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为法,另视兼证化裁。临床上吾师用"久泄方"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立柱 《吉林中医药》2009,29(3):196-197
泄泻病名确立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湿与泄泻的关系最为密切,无湿则不泄,湿胜则濡泻的病机理念影响至今。分析泄泻与湿的关系,五泄相乘而为五变,均离不开湿,所以不论急性和慢性泄泻皆与脾湿有关。泄泻治法较多,但运脾化湿是治疗泄泻之大法,从湿论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泄泻一证,本于脾胃,又每与湿阻关系密切。临床上部分泄泻虽然见有脾虚湿阻之证,以健脾燥湿之药罔效,但是以风药治之,疗效尚称满意。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体会。脾为中土,喜燥恶湿,往往湿胜可以伤脾,脾虚又可生湿,两者互为因果,致使脾胃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杂下成泻。按《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飨泄”之说,采取“下者举之”的原则。故投风药治之,因风药多辛温而升散,为理脾引经之要药。又可升发肝胆之气,令木可疏土;复能胜湿以逐湿于体表。其苦温  相似文献   

8.
俞尚德主任医师擅长脾胃病的调治,余在随师学习期间,见俞师治疗慢性泄泻,多宗张景岳“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强者滞去即愈;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林佩琴“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飨泄”之旨,着意于健脾升清为主,每奏奇效。现整理验案四  相似文献   

9.
<正>泄泻,注下症也。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惊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  相似文献   

10.
答:泄泻有暴泄、久泄之分,其病因不一,然而,明代名医张景岳却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达怎样理解? 胃和脾,一纳一运,互相配合,不断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输送营养供机体各组织需要以及促进水液代谢的任务。若脾胃功能障碍,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则发泄泻。可知,脾损湿胜为泄  相似文献   

11.
小儿慢性泄泻是指泄泻迁延不愈,病程常超过1个月。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未臻完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谷精微又尤为迫切,加上乳食不能自制,饥饱无度,容易损伤脾胃,以致升降失司而造成泄泻。治疗上也以健脾利湿止泻为基本大法。笔者认为:治疗泄泻,尤其是久泻应紧扣升阳之法。补土派宗师李东垣强调“人以脾胃之气为本”,认为:“清气在阴者,为人之脾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辛甘之味,以引元气上升,不令餮泄也。”主张:“如餮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他治疗泄泻,一用升阳汤,一用升阳除湿汤,离不开升阳二…  相似文献   

12.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13.
1祛湿止泻法泄泻之本多脾湿不运。此泄泻之病,症泄水肠鸣,溺少,身重腹不痛,脉濡细。多由脾胃有湿,水谷不分,久雨潮湿,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所谓"湿胜则濡泻"。"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当用淡渗利水之剂为之正法。五苓散主之,以淡渗使湿从小便去,而实大便。脾虚不运,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仓癝得职,水谷善分,脾胃受伤,虚而不培,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注转甚,  相似文献   

14.
浅谈脾虚泄泻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 ,泄指大便稀薄 ,时作时止 ,其势缓者 ;泻指大便直下 ,如水倾注 ,其势急者。二者合称为泄泻。泄泻致病原因很多 ,有寒泻、热泻、湿泻、食泻、虚泻、暑泻等 ,而虚泻又有脾虚泻、肾虚泻。本文仅就脾虚泄泻予以讨论。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 ,临床上以脾虚泄泻最为多见。脾虚泄泻乃因脾虚湿胜 ,湿邪为患 ,困扼脾胃 ,致运化失常 ,则成濡泄。脾失健运 ,水谷不化精微 ,湿浊内生 ,混杂而下 ,发生泄泻。脾虚泄泻 ,临床常有误诊者。不少人在论述脾虚泄泻时 ,均以“大便稀溏”作为其主要症状 ,但验之临床 ,并非尽然。1 大便先干后溏…  相似文献   

15.
治泻十法     
解表和中法外感风寒,脾阳受遏,运化失司,腹痛肠鸣,便稀多沫,色淡不臭,伴有风寒表证。治宜解表和中。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白芷、苏叶疏风散寒,芳香化湿;陈皮、半夏,茯芩、苍术燥湿健脾,理气和中;厚朴、桔梗除满利咽;生姜温中散寒。全方共凑疏风散寒,健脾除湿,扶正祛邪之效。利湿健脾法环境潮湿或贪食生冷,损伤脾胃,湿从中生,内外湿相合,脾被湿困,健运失司则泄泻。《素问》所言“湿胜则濡泻”即指此而言。证见腹中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脾胃虚弱和饮食失节以及六淫侵袭等三方面。其中以饮食失节而发生腹泻的临床上较为常见。因为小儿体质未充,肠胃消化机能较弱,乳食不节,多餐过饱,或进生冷、油腻、坚硬、不洁食物,都会使肠胃消化发生障碍,引起腹泻。六淫之邪外袭,都能致成腹泻,但以伤湿、伤暑较为多见。伤湿之所以发生泄泻,是因泄泻是脾胃的病变,而脾主湿。湿胜则脾失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引起泄泻的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而致泄泻,故有“无湿不成泻”,“湿胜则濡泄”之说。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密切,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理论。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第一至第五版都把导致泄泻的病因归纳为以下五种: 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致泻,但以寒、湿、暑、热之邪致泻最多见。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而导致泻泄发生。3.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忧思恼怒,精神紧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而成泄泻。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亦可遂成泄泻。  相似文献   

18.
将针灸并用治疗慢性泄泻与中成药治疗此病进行比较。方中中脘、天枢、足三里调整肠胃机能,制泻止痛、消胀;脾俞、胃俞健脾益气,行间疏肝解郁,肾俞、命门温肾壮阳,加之艾灸,共助温补之功,脾虚得正,湿胜已除,是故脏腑气机调顺,运化水谷之功正常,则泄泻即止。  相似文献   

19.
董魁 《中医药学刊》2006,24(5):946-946
将针灸并用治疗慢性泄泻与中成药治疗此病进行比较.方中中脘、天枢、足三里调整肠胃机能,制泻止痛、消胀;脾俞、胃俞健脾益气,行间疏肝解郁,肾俞、命门温肾壮阳,加之艾灸,共助温补之功,脾虚得正,湿胜已除,是故脏腑气机调顺,运化水谷之功正常,则泄泻即止.  相似文献   

20.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