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不寐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林 《中国针灸》1996,16(4):45-46
针灸治疗不寐42例临床观察刘清林(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431500)主题词失眠症/针灸疗法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重者通宵达旦不能成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人寐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2011年2—8月以来,我科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不寐,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不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 ,现代医学称之为失眠 ,是一种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表现为初就寝即难以入寐 ,寐而易醒 ,醒后不能再寐 ,或时寐时醒 ,寝而不稳 ,甚至整夜不能入寐。住院患者多伴有此症。诱发不寐的因素很多 ,诸如思虑劳倦 ,内伤心脾 ,胃中不和 ,或肝火上炎 ,灼伤心阴 ,心胆气虚 ,或阴阳不济 ,心肾不交等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此类患者颇有心得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情志护理不寐与情志关系密切 ,因情志不畅或精神紧张可造成不寐。在护理中对于此类患者 ,宜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告之情志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开解患者的郁闷情绪 ,…  相似文献   

5.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内经》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中医学认为,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相似文献   

6.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不寐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失眠中医辨治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石磊 《陕西中医》2005,26(4):366-367
顽固性失眠多是由情志变化引起,较一般失眠病程长,病情重,缠绵难愈。当属中医“不寐”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其中时间不足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或彻夜不寐;深度不足者表现为时寐时醒,寐而不酣,或夜寐梦多。致使睡眠质量严重下降,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长此以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的质量,甚或使患者痛不欲生。  相似文献   

8.
陈婕  曹承燕  徐滢  陈曦  袁媛  叶恬吟 《河北中医》2010,32(6):806-807
<正>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周仲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1.
陈红梅  王威 《河北中医》2009,31(9):1308-1309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2.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黄帝内经》有"不卧"、"不得卧"、"目不瞑"等记载,《难经》始称为"不寐",仲景《伤寒论》谓  相似文献   

13.
<正>不寐西医称之为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的一类疾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等,严重时彻夜不眠。不寐在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之"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或"卧起不安"。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李雅琴是宁波市象山县中医医院主任  相似文献   

14.
"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健康[1].不寐的病因病机有许多,历代医家对不寐病机的研究也有许多的不同的见解.中医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研究历经几千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不寐,又称为"失眠"、"不得卧"、"目不瞑",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轻者可见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不寐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不寐一证的研究总结认为其病因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  相似文献   

16.
失眠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又称为“不寐”,是以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睡眠休息后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感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  相似文献   

17.
不寐即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寐困难,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2009年2月-8月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敷贴辅助治疗不寐,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透灸背俞穴治疗心源性失眠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旺 《光明中医》2010,25(3):477-478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状不一,或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寐,或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寐证临床俗称“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证候,常包括就寝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寐而不熟,甚至整夜不能入寐等,,临床医疗中较为常见。有着广泛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