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与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8—2021-12诊治的23例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根据手术方法分为Philos锁定钢板组11例和MultiLoc髓内钉组1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1.7个月。MultiLoc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Philos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ltiLoc髓内钉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hilos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4天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与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6-05诊治的127例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64例(锁定钢板组),采用肱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63例(髓内钉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ASES评分。结果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13~1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ASES评分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髓内钉内固定创伤更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内固定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5—2016-07采用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0例NeerⅢ、Ⅳ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1~7)年。27例骨折一期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3例骨折延迟愈合,愈合时间6~7个月。2例出现CruessⅡ~Ⅲ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无明显临床症状,未特殊处理。1例螺钉切出肱骨头,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83.3(65~92)分。结论 Philos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而肱骨内侧距的有效支撑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4—2021-12河南宏力医院骨科收治的69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为2组,钢板组34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钉组35例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72 h的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 6个月、1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72 h时的VAS评分低(少)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期间,髓内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于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二、三部分骨折均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以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完成手术,对照组以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完成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天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患肢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8例获随访8~18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优21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Ⅲ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 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2诊治的128例Neer 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70例(锁定钢板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8例(髓内钉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128例均获得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与锁定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更少,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锁定钢板组与髓内钉组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3%,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1%,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可靠疗效。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考虑患者骨折情况、骨质疏松程度,以及术者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合理选择内固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0):1899-190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5例(钢板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48例(髓内钉组)。[结果]本组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在骨折愈合时行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远期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短期内肩关节功能差异明显。髓内钉内固定可以减少手术创伤,较早恢复肩关节功能,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采用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微创治疗肱骨近端Neer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成都第一骨科医院骨科和四川省骨科医院骨科采用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获得完整随访共47例。Philos钢板组24例,其中男9例(37.5%),女15例(62.5%);Multiloc髓内钉组23例,其中男9例(39.1%),女14例(60.9%)。随访时间为1、3、6、9、12个月及>12个月,拍摄正、侧位肩关节X线片。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范围。结果随访1年共获得47例完整病例纳入研究。钢板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5~3.0(2.4±0.6)个月;髓内钉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5~3.0(2.3±0.5)个月。本研究中47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轻微疼痛,其中钢板组3例,髓内钉组2例,均口服塞来昔布后疼痛缓解。随访结果显示,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22.3±32.7)min,髓内钉组为(154.9±35.8)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2部分骨折中,髓内钉外展角度(158.0°±14.1°)比钢板组外展角度(129.6°±30.2°)高,显示2部分骨折髓内钉治疗有优势。3部分骨折中, Philos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30.4±35.3)min,Multiloc髓内钉组为(161.5±29.2)min,(P=0.024)。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肩袖损伤及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采用Philos锁定钢板与Multiloc髓内钉,并结合微创理念与技术,两者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于2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髓内钉治疗比采用钢板治疗有明显的优势。成熟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根本保证,对于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去处理,方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0—2015-04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15例。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5 mm处,并位于肱骨大小结节间沟外侧缘,骨折远端用1枚普通双皮质螺钉将钢板贴伏肱骨近端固定后,再根据术中情况锁入相应锁定螺钉。结果 15例术后获得平均15(5~2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周出现骨折远端螺钉拔出,更换2枚锁定螺钉双皮质固定。末次随访时疗效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老年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剥离范围少、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Philos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予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X线评估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使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X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13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和(或)骨折疏松患者,采用切开复位、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04—2012-10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21例。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未出现切口感染、骨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断裂等;骨折愈合时间8~24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差2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损伤小、复位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分为锁定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每组各26例。锁定钢板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钉组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52例术后获得平均7.37(6~11)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锁定钢板组优12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62%;髓内钉组优12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46%。2组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锁定钢板组相比,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可以减少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在掌握手术技巧后,建议优先选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NeerⅡ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男5例,女25例;年龄54~88岁,平均(72.3±12.7)岁。其中10例行肱骨Multiloc髓内钉固定,20例行锁定钢板(PHILOS组)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Multiloc髓内钉组随访时间为0.9~1.8年,平均1.3年;PHILOS组为1.1~2.1年,平均1.5年。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锁定钢板组比较,Multiloc髓内钉组术后第1天颈干角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tiloc髓内钉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无差异。Multiloc髓内钉能够多枚锁定螺钉多方向、多维度固定肱骨骨折端,有效的控制肱骨骨折端的旋转,术后可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3—2012-09应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8例。骨折按Neer分型,Ⅲ型骨折21例,Ⅳ型骨折7例;合并肩关节脱位2例。结果 28例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定标准:优15例,良10例,可3例。结论 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微创、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镇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41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均获随访18~65个月,锁定钢板组(A组)优良率为86.7%,人工肱骨头置换组(B组)优良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肱骨头血运破坏严重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的老年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可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hilos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在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入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骨科的2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Philos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治疗方法,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在随访期内对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25例患者获得12~18个月随访,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5例均骨性愈合,其中优8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采用Philos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患者可以早期锻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369例,其中NeerⅢ型258例、Ⅳ型111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216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153例.采用植骨充填骨缺损185例,其中Wright人工骨149例,自体骼骨36例.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至4年,平均18.5个月.2例术后发生肱骨头坏死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其余367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8周.按Neer疗效评价标准:优209例,良115例,可41例,差4例;优良率为85.1%.结论 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都可通过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2部分及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行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另外47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肱骨颈干角及患肩前举角度。[结果]虽然锁定钢板组相比交锁髓内钉组的平均切口长度更大、平均手术时间更长、平均出血量更多,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肱骨颈干角及患肩前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并发症方面:锁定钢板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交锁髓内钉组发生率为23.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eer 2部分和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和肱骨近端钢板均能可靠的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对于外翻型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是较好的选择;对于内翻型骨折,髓内钉固定更具优势。对于伴有大结节骨折的肱骨近端骨折,用髓内钉固定时,建议增加辅助内固定手段,防止出现术后大结节骨折块移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顺行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2—2016-03诊治的45例新鲜闭合性肱骨干骨折,26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19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5例均获得随访,钢板组随访时间平均20.9(12~36)个月,髓内钉组随访时间平均22.3(12~35)个月。与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钢板组与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与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鲜闭合性肱骨干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手术创伤大、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更高;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创伤小、生物力学性能优、不易造成桡神经损伤,但术中需切开肩袖而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