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孙思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灸法种类,扩大了治疗病症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灸法的内容。该文从六个方面对孙思邈在灸法方面的贡献和学术思想进行论述,阐明针灸操作者唯有掌握这些灸法原则,结合病情虚实,并能正确配合针刺及汤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0):703-704
孙思邈通晓临床各科,博通经史百家,广收医学文献,他在临床实践中对灸法的应用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对其著作《千金要方》中的灸法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思邈灸法的临床应用153000黑龙江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汪秀岩唐代医家孙思邈,博通经史百家,广收医学文献,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他的临床经验,其中有很多有关灸法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在灸法上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认为灸量的多少应该根据不同的病情、部位、体质、年龄而定,发展了晋代的隔物灸法,强调未病先防及早期治疗,并指出热证可灸,扩大了灸法的适应症,为灸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孙思邈运用灸法治疗外科病的处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发现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在前人基础上增加了灸法种类,扩大了治疗外科病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灸法治疗皮肤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孙思选作为一个在中国医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医家,对灸法的应用和发展也有杰出贡献,在灸法理论的研究方面,他认为灸法不仅可治病、防病,也可测病。在灸术的运用上,他对灸壮多少、艾往大小、艾灸刺激强度都有详细阐述,并且知常达变,灵活变通。此外,他对一些特殊灸法也富有创见。略论孙思邈与灸法@王海亮$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  相似文献   

7.
《千金方》将妇科病证别立其篇,并置于绪论之后的卷首位置.孙思邈重视并善用灸法,其中灸法治疗月经病占了不少篇幅.本文以《千金方》中灸法治疗妇人月经病为出发点,分别从选穴原则、辨证论治及取穴特色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其中灸法论治妇人月经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传承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保健灸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健灸法的临床运用623000四川省汶川县中医院罗云生主题词保健灸法保健灸法又称养生灸、长寿灸、强壮灸。用灸法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内经》就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之说。《灵枢·经脉》指出:“灸则强食生肉。”唐代孙思邈对脏腑...  相似文献   

9.
孙思邈《千金方》继承并发展了唐代以前的风病理论,其重视灸法,并有独到见解及发明创造。孙思邈在书中全面论述施灸原则如灸量、灸序及取穴等,其根据所灸部位及患者年龄、体质、病位深浅不同来调整灸量;施灸顺序多从阳至阴,从头至足,先背后腹;取穴重视经穴、奇穴与阿是穴,亦按人体解剖标志取穴,操作简便。以灸法治疗诸风病如中风、风癫、...  相似文献   

10.
论强壮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法在上古时代是治疗于各科虚证及疑难杂症的。迨至唐宋,灸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孙思邈对脏腑杂病及顽痼之疾特别推崇灸法,总结了“膏盲无所不治”、“一切病皆灸(足)三里”等经验。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深感灸法之要在于“扶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确立了灸法的一些基本原则,认为施灸体位宜端正、平直、舒适,施灸次序宜先阳后阴、先上(?)艾炷大小和壮数多少宜因人、因病、因穴灵活掌握;并创用竹茹灸和加药艾灸,运用灸器,发明(?)灸,最早记载了隔薤灸和隔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把灸法的适应症扩大至未病、急症、热证等皆(?)灸;对用灸禁忌和灸疮处理也有论述。这表明自《帛书》、《内经》而降,第一个从理论和临床的结合上系统论述灸法者,非孙思邈莫属。  相似文献   

12.
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一书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灸学,特别是灸法的理论和应用。书中指出,灸法的刺激强度,即灸之生熟要根据部位、病情、病人体质年龄不同而灵活掌握,灸顺序要有先后,体位要手直,病证要有选择,温热之证不宜灸之。在用灸法防治疾病方面,强调早治,这些无疑对后世灸法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略论《千金要方》对灸法的贡献@魏连海$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300191@赵俊岭$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300191  相似文献   

13.
刘樊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42-543
《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上古医者非常重视灸法的作用。艾灸温阳益气、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通郁之功是针石难以比拟的。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灸法的运用甚多,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对外治灸法的记载颇为丰富,并有专篇论述。如《千金要方》:"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  相似文献   

14.
<正>灸法在我国出现的时期比较早,早在周秦以前就已经有了,比如孟子的《离娄》就有记载,日:"艾之灸病陈久者益善……"再比如《三国志·华佗传》中的"病若当艾,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后人越来越重视灸法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灸例》就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人们对灸法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了,"凡入吴地区游宦,身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忽令灸疮瘥,则瘴疫、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而到宋代以后灸法的保健防病作用更是日益受到重视,窦林的《扁鹊心书》就是以灸法防治疾病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孙思邈为隋唐著名医家,本文重点阐述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和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孙思邈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与治疗相当重视,提出保健灸的方法以防病,推行针刺、艾灸、汤药三者并重、综合治疗的理念,提倡多种疗法的互补。孙氏重视经外奇穴,倡"阿是穴法",并发挥刺灸理论,在针法上提出多种针具灵活应用,在灸法上提倡早灸急灸。此外,孙氏首次介绍了取穴指寸法,绘制了彩色穴位图,积极推动针灸教学的发展,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思邈热证用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家,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对中医各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对灸法用于热证更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正> 东汉末期的张仲景及唐朝初期的孙思邈均是中国医学界著名的医学家,但他们在针灸医学方面对灸法等的认识各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引起医学界很大的争论,且对针灸医学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孙思邈灸生熟之法的具体应用规律。方法:通过对《内经》《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神灸经纶》《针灸大成》有关灸生熟之法的记载进行研读。结合临床进行理论探析。结果:孙思邈灸生熟之法分头部宜"生"、脊背宜"生"、手臂四肢"小熟"、胸背腹"大熟",阐述了发灸疮、禁灸、灸法养生具体应用。结论:临床上要重视孙思邈灸生熟之法,进一步验证其具体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作,书中不仅载有各科疾病处方,亦记载了大量针灸学内容,其主要针灸学术特点反映于这两部书籍之中,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从经穴理论发挥、针灸治未病、灸有生熟说、针药结合及针脉结合、完善刺灸法、辑录针灸处方、擅用外治法七个方面来阐述孙思邈之针灸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灸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唐孙思邈《千金方》云:“官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毒不能着。”宋窦材《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