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0月间眼后段眼内异物16例(16眼)采用显微玻璃体于术治疗,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6例均摘出异物。其中磁性异物9例,非磁性异物7例,4例为眼内巨大异物。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后段眼内异物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164例眼内异物摘出术(磁性122,非磁性42)。在现代检查和手术方法的发展和启发下,我们对玻璃体内异物摘出的定位和手术方法要点进行介绍。磁性异物摘出成功率99%,非磁性97.6%。关键是精确的定位和谨慎地手术,并注意选择适应问题。除正确的X光拍片外,超声波检查判断球内、球外异物很有价值。磁性异物用传统方法,中间质混浊用张效房方格定位,能看到异物用直接定位法,和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破口定位一样。各定位方法相互补充,经平坦部玻璃体显微手术适用于传统方法不能摘出的异物病例,包括非磁性异物和包囊附着于乳头附近视网膜上的异物。我们建议用一只器材的玻璃体显微手术,在裂隙灯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无需玻璃体切割,简便有效。经平坦部非磁性异物摘出术的主刀者应有显微手术技术经验,特予强调避免发生因异物摘出引起严重併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外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应用。方法对48例(48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异物摘出、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及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8例(48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结论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外伤性视网膜裂孔应选择玻璃体联合手术,尽量去除诱发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的玻璃体切除摘出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以玻璃体切除术摘出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l例(34眼)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非磁性异物摘出术中的31例(34眼)中,32眼为一次手术成功摘出,成功率为94.12%。术后视力提高19眼(55.88%),术后视力不变6眼(17.65%),视力下降9眼(26.47%)。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后极部非磁性异物手术操作方便,准确,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科8年内收治的磁性和非磁性眼内异物残留164例,磁性122例,非磁性42例,男性140例,女性42例,右73眼,左91眼,非磁性异物成功摘出37例,占97.4%,磁性异物成功摘出115例占96.1%,其中7例因眼内炎作眼球摘出,3例未手术。本文并对其年龄,致伤原因,异物部位,严重并发症和手术前后视力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异物摘出关键问题是精确的定位。除X光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联合手术摘出睫状体部非磁性异物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行显微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摘出术睫状体部非磁性异物38例(38眼).结果 38眼均为术中一次摘出成功,经角膜缘切口摘出者25眼,经巩膜切口摘出者13眼.术后视力2眼光感~手动,2眼指数,11眼0.02~0.08,19眼0.1~0.3,4眼优于0.3,优于术前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77,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19眼合并视网膜脱离.随访4~43个月有17眼(89.5%)视网膜保持复位.结论 采用显微联合手术能顺利摘出睫状体部的非磁性异物,降低了眼内组织的损害,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手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摘出眼内异物的最佳定位方法及手术径路。方法 对1997年3月-2000年11月收治的32例(32眼)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异物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及手术径路的选择。结果 32例眼内异物定位准确率:检眼镜法为21.9%;X线法为87.5%;B超为78.1%;CT为81.3%。手术径路:传统方法和玻璃体切除法均成功地摘出异物。结论 同时采用数种眼内异物的定位方法,才较精确。手术径路以不进一步损伤眼组织为原则,综合分析异物位置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产重水在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33眼)非磁性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术中注入重水协助眼内异物取出。结果29例(33眼)异物全部一次手术取出,术后未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术后视网膜复位。6眼术前合并眼内炎者,术后得到有效控制。术后无一例重水残留。结论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磁性眼内异物取出术中使用重水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内金属异物的定位和摘出.方法术前安放水平泡定位器作X线摄片定位.术中按定位数据暴露手术野,对磁性或非磁性金属异物分别选用磁性异物探测定位器(磁探器)或金属异物探测定位器(金探器)在相应的巩膜面定位,用电磁铁或直视下摘出异物.结果460例金属异物中401例成功摘出异物395例(98.50%),失败6例(1.50%).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术后视力改善(P<0.01).结论磁探器和金探器能满足眼内金属异物术中的定位要求,定位误差≤0.5mm.  相似文献   

13.
内镜在眼内异物诊断及摘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应用于眼内异物诊断及摘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家兔实验,纤维内镜自角膜缘外4mm巩膜切口插入玻璃体,对眼内异物,特别是定位困难、不易摘出的异物及非磁性异物进行直视下确诊并摘出。结果:60只实验兔眼球内的磁性与非磁性异物均成功摘出,经术后1月观察,其中7眼发生眼球萎缩,其余53眼基本正常。结论:内镜直视下诊断并摘出眼内异物是可行的,而且有迅速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球内后段异物取出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眼球内后段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对眼球后段异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11眼均1次手术成功取出异物。伴有视网膜脱离者,视网膜均完全复位,伴有眼内炎者均得到治愈。8眼视力较术前有提高,3眼视力术后无变化,无继发性出血,角膜内皮失代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手术损伤小、准确、安全、疗效好,是治疗眼球后段异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后段眼内异物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治疗的54例(54眼)眼后段眼内异物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的病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摘出眼内异物,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但巨大眼内异物或合并有眼内炎者预后较差。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损伤小、准确、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37只眼)眼后段异物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的眼后段异物均一次性取出,成功率为100%。出院时视力≥0.1者23只眼,继发性青光眼1只眼,继发性眼内出血1只眼,无角膜失代偿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异物取出成功率高,并能同时处理其它合并症,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Magnetic extraction of foreign bodies has been used in the ophthalmologic practice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extractive magnet causes the magnetization of the material present in the foreign intraocular body. Magnetization could be induced only in the ferromagnetic bodies and enables surgeons to perform the extractions. At this time the hand-manipulated and the based magnets are used, without adequate adaptability for the needs of now prevailing ocular microsurgery. Authors explain the us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erformed by mean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ORMEX which is based on Czechoslovak invention of the magnetic system ORMAKON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ffectivity.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切开在眼内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在眼内异物取出术中的适应症,对眼内异物17例(17眼行经平坦部三切口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眼内电凝,视网膜切开,分离、游离并取出嵌顿于球壁或视网膜下的异物,部分术前、术后光凝固定视网膜。结果眼内异物取出率100%。11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例视力下降,1例视力不变。术后玻璃体积血5例,视网膜脱离2例,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后极部眼球内壁或视网膜下异物可提高异物取除的成功率,但要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及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常规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眼内注入C3F8及硅油眼内填充等多联手术。结果26例(26眼)眼内异物全部一次摘出成功及视网膜脱离完全复位22眼,占84.62%,19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眼视力0.5,1眼视力0.6。结论眼后段眼内异物合并视网膜脱离,选择玻璃体手术具有直观、准确、安全、组织损伤小、异物摘出率高及去除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增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