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萍  杨进波 《西部医学》2009,21(11):1978-1979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89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骨髓穿刺、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结果诊断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多见,占60.90%(176/289);其次为白血病、增生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在疾病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骨髓活检能更全面地衡量造血细胞增生程度;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吴光启  刘红  陈素梅  白莲  戚玉杨 《吉林医学》2012,33(21):4628-4629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涂片联合活检病理切片在全血细胞减少性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筛选同时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的全血细胞减少性血液疾病患者3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活检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骨髓纤维化(MF)、巨幼细胞贫血(MgA)、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转移癌(BCBM)等方面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活检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在增生性贫血方面,骨髓涂片诊断符合率优于骨髓活检。结论: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病理切片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髓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的价值更优于涂片,两者联合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赵玉霞  梁英  罗文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61-61,104
目的为探讨骨髓活检与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11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进行同步骨髓涂片与活检,涂片用瑞氏染色,骨髓活检石蜡包埋法处理,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112例中男45例,女67例。年龄9~82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4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8例,白血病17例,增生性贫血9例,骨髓纤维化(MF)4例,骨髓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骨髓坏死1例。另有3例未见异常。结论骨髓活检能客观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骨髓涂片结合活检能够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组织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常规骨髓穿刺部位,对2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活检组织,应用塑料包埋法处理后进行HGF和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分析,以确定21例骨髓涂片不能明确诊断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断.结果 2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活检结果提示, 多数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增生低下;诊断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CMD)最多见,占71.4%(15/2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各1例,诊断不确定、需结合临床分析者2例.结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能正确反应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分布情况,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同步取材,涂片用瑞氏染色,骨髓活检采用塑料包埋、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染色,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结果 153例中男67例,女86例,年龄3~83岁。血液系统疾病138例(90.2%),非血液系统疾病15例。骨髓活检切片诊断符合率87.58%,高于骨髓涂片71.90%。骨髓活检切片总误诊率为4.58%低于骨髓涂片25.36%。骨髓活检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结论骨髓活检更能客观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的价值更优于涂片。骨髓活检与涂片二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倪军  王红  吴蔚  顾健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05+1730
目的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同步检查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及临床血液参数指标分析。方法收集2011~2012年12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资料,分析评估临床表现和血液参数;骨髓样本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同步法取材,骨髓涂片和活检染色后,行骨髓形态学观察。结果 12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乏力、面色苍白和发热,其次是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病因是巨幼细胞性贫血(49.2%),其次是骨髓发育异常综合症(23.3%)和再生障碍性贫血(10.0%)。通过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同步检查能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的确诊率。结论在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中,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同步检查对了解疾病的过程和确定病因有诊断价值,同时对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骨髓活组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价值,对20例骨髓涂片不能明确诊断伞血细胞减少症采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活组织,应用塑料包埋法处理后进行HGF和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经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确诊19例,其中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15例,占7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各1例,诊断未明1例.提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能正确反映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分布情况,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一步法取材,同时观察骨髓涂片及活检切片。结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中骨髓活检总有效率为88.57%,骨髓涂片检查总有效率为67.21%,故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骨髓涂片和活检同步观察可以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53例因造血系统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同步做骨髓涂片和活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中所占比例最大,共占66.7%;骨髓涂片增生度明显低于骨髓活检(P〈0.01);骨髓涂片对AA的误诊率明显高于活检(分别为30.8%和4.5%),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MDS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骨髓活检对AA和MDS的诊断准确性方面均明显优于涂片(P〈0.05和P〈0.01).结论骨髓活检更能真实反映骨髓组织造血的情况,对骨髓增生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有利于提高AA和MDS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骨髓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诊断价值(附50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分析骨髓穿刺与骨髓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因.方法 选常规骨髓穿刺部位,用骨髓穿刺针先抽吸骨髓液行涂片,在隔2mm远处用骨髓活检针进针取骨髓组织活检;对比分析50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涂片与组织切片的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通过骨髓穿刺涂片和骨髓活检组织综合分析可确定病因...  相似文献   

11.
同步骨髓活检与涂片检查在血液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血液病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同步进行骨髓活检与涂片检查,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切成3胛切片,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常规检查。结果 骨髓活检增生度高于涂片;误诊率(4.76%)低于涂片(35.71%);9例治疗好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其骨髓活检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比涂片正常时间早约4周;而白血病的病人骨髓涂片提示缓解的时间要早于活检,多数第一次缓解的病人骨髓活检中仍可见到成堆或小片状分布的幼稚细胞。结论 骨髓涂片及活检对于血液病的诊断与疗效的观察有互补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对于化疗后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人,应常规同步做骨髓的涂片及活检检查。  相似文献   

12.
徐秀艳 《当代医学》2022,28(6):72-74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中噬血细胞增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凝血功能和血液细胞功能.结果 110例患者骨髓涂片检验显示,骨髓内的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明显升高;巨...  相似文献   

13.
薛宏怡  竺枫  王宏强  陆风雁  邱雷  王辉  杨序春 《浙江医学》2019,41(12):1320-1321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一致性。方法选取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98例,采用同步抽吸-活检法留取骨髓标本行骨髓活检和涂片检查,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骨髓活检与涂片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中,骨髓活检与涂片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32,95CI:0.629~0.895,P<0.05)。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诊断中,骨髓活检与涂片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12,95CI:0.442~0.756,P<0.05)。在对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中,骨髓活检与涂片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5,95CI:0.763~0.973,P<0.05)。结论骨髓涂片与活检对AL的诊断一致性佳,但对其他血液疾病如MDS和AA的诊断一致性一般,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常见血液病骨髓活检与涂片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涂片诊断常见血液病的意义。方法分析88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活检和涂片资料、部分结合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骨髓纤维化(MF)、骨髓转移瘤(MCBM)诊断.白血病的预后及微小残留、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转归等方面,活检优于涂片,对于白血病及MDS的FAB分型、巨幼细胞性贫血(M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的诊断,涂片优于活检。结论血液病的诊断骨髓活检结合涂片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价值,以利于有效诊治。方法观察49例MDS的骨髓涂片和活检切片结果,并将其作比较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相结合有助于MDS的诊断与分型。结论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相结合对M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对多系造血细胞减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名多系造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同时作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作常规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观察增生程度、细胞形态等指标。结果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骨髓活检比骨髓涂片能更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以及发现骨髓浸润,而骨髓涂片能很好地反映细胞形态,二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论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各具优缺点,互为补充,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对多系造血细胞减少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常规、外周血涂片联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分别经行血常规、外周血涂片以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并对所有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可发现异常情况,联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在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疗中,血常规、外周血涂片联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可协助临床医生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及细胞形态学鉴别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患者25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2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外周血细胞在采用涂片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细胞计数。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胞形态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展开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测在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50例血液病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采集,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分别观察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结果 骨髓活检切片能准确地反映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对恶性细胞的检出率更高.在淋巴瘤、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面,骨髓活检优于涂片.结论 骨髓活检和涂片同步观察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并正确判断疾病的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价值,以利于有效诊治。方法:对25例MDS患者骨髓活检采用塑料包埋薄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骨髓涂片采用瑞氏染色。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增生程度相符者12例(48%),骨髓活检增生程度高于骨髓涂片者11(44%)例,骨髓涂片高于骨髓活检者2例(8%),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相结合有助于MDS的诊断与分型。结论:骨髓活检对M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可作为MDS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