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几率为60%~65%。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相关的白内障两种类型。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比较少见,常发生于30岁以前、病情严重的1型糖尿病患者。常为双眼发病、进展迅速,晶状体可能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形成完全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与无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很相似,只是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  相似文献   

2.
白石明  周丹  张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116-1118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又称为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有关化学成分、含量和代谢都发生了改变,使晶状体逐渐老化,透明度降低,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笔者就新近资料对衰老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复明的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来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25例(2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5例健康人的正常透明晶状体上皮细胞Egr-1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透明的晶状体上皮细胞Egr-1表达微弱,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Egr-1的表达明显增高,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结论 与正常细胞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Egr-1的表达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治疗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年龄56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年龄5678岁,平均69岁,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三联术,观察术后1 w、1、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控制状况,判定手术疗效。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的视力与并发症。方法将98例(11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术前空腹血糖的关系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有差异,视力无差异。糖尿病组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眼底病变发生率越高,术后视力相对越低;与术前血糖无关。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野特点。方法选择11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晶状体混浊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白内障,采用Octopus-101蓝黄视野计对所有患者进行视野检查。结果三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视野弥漫性缺损、光敏感度(MS)下降、视野缺损值(MD)升高,但组间相比,P均〉0.05;随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增加MS下降,MD升高,视野缺损变异(LV)变化不大。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视野MS下降、MD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从该院于2013年—2014年9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抽取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实验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效果与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相较于没有患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视力影响因素,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受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6例(74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对患者术后视力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的视力≥0.3的比例最高,其次为0.1~0.3。接受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0.3的患者老年黄斑病变、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视力≥0.3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老年黄斑病变(OR=1.121)、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OR=1.87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OR=2.636)以及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OR=1.987)。结论重视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该院实施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5例(86眼),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白内障术中应用Len Sx飞秒激光进行辅助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明显缩短,灌注液流量、超声乳化中累积释放的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同期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较快地恢复良好视力水平及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