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34例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7例,观察组病人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传统护理。观察两组术后感染情况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内开展细节护理能降低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品丽 《全科护理》2011,(7):621-622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86.67%,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秀清 《全科护理》2014,12(7):631-632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头坏死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预防DVT的发生。[结果]观察组病人DVT的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16.7%,P0.05)。[结论]早期系统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蔡宝妹 《全科护理》2013,(25):2336-23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方法]将8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观察病人关节脱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的关节脱位、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7年1月80例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术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病人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 17.5%,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86.67%,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邱琴英 《全科护理》2016,(7):746-748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改良Aubigné-Postel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改良Aubigné-Postel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采用延续性护理较传统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明霞  周艳 《全科护理》2013,(28):2610-261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治疗14d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病人术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为(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李焕喜 《全科护理》2013,11(7):651-651,65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8例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后感染溯源预控式手术室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术后感染溯源预控式手术室护理模式实施前(2017年1月~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12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手术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术后感染预防主要集中于术时严格无菌操作。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感染溯源预控式手术室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6个月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术后感染预防护理模式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术后感染溯源预控式手术室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是一种在护理人员中认可度较高的术后感染预防手术室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两家医院骨科住院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100例,分为未干预前为对照组50例及施行干预性护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并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预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便秘的发生,有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莉 《全科护理》2011,(11):975-976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和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对病人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栓塞、感染、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王喆 《全科护理》2016,(6):623-624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在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 10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 5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沟通评分、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高热、切口感染、导管松脱、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切口感染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DVT发生2例(3.33%),对照组9例(15.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老年病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术前及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变化、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MMSE评分,术后24hNSE、术后6hS100β蛋白浓度,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及POCD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老年病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浩 《全科护理》2016,(18):1865-186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0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人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6min最大步行距离、步频、步速及Hars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病人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手术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记录两组病人手术室风险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病人中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有助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偏瘫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偏瘫病人42例,该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及病人、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后,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第3天、出院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和出院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病人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比例均较前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促进偏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病人术后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高龄(年龄70岁)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50例病人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胀1例,便秘1例,总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33,P0.05)。[结论]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胃肠道反应较多见,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胃肠道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艾滋病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护理干预,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3例病人中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发生I度压疮1例。[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