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粮食中杂色曲霉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禾菁  刘秀梅 《卫生研究》2004,33(1):111-111
楼建龙等研究发现肝癌、胃癌高发区的粮食中杂色曲霉素(ST)的检出量及检出率明显高于上述肿瘤低发区。提示我们应重视粮食中ST污染与人类消化道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加强对ST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粮食中ST的监测和控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检测粮食中杂色曲霉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nzyme link immuno sorbent assays(ELISA),并将其标准化,有助于推动我国杂色曲霉素的监测及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田禾菁  刘秀梅 《卫生研究》2004,33(5):606-608
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IC ELISA)检测我国粮食中杂色曲霉素 (ST)。样品取自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和西南五大地区 12个省市的小麦、玉米和大米样品共 15 80份。结果三种粮食中杂色曲霉素平均污染量分别为 6 8 9、32 2和 13 9ug kg。杂色曲霉素污染率分别为 98%、89%和 72 %。污染量及污染率大小为小麦 >玉米 >大米 (P <0 0 1)。按地区统计三种粮食中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华东和西北高于东北、华中和西南 (P <0 0 1)  相似文献   

3.
<正> 杂色曲霉素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霉菌的代谢产物,它的化学结构与黄曲霉毒素B_1相似,也是一种致癌物质。据报导以含有100ppm(毫克/公斤)的饲料喂大鼠后,其肝脏中所发生的变化与人肝炎或肝癌相近似,文献中有关于南非肝癌高发区食品中有杂色曲霉素检出的记载。也有报导食品中污染杂色曲霉素可达1000ppb(微克/公斤)  相似文献   

4.
杂色曲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建龙  孟照赫 《卫生研究》1993,22(5):299-302
用薄层层析法初步筛选16株曲霉在5种培养基上产生杂色曲霉素(ST)的能力后,选定14株比较它们在玉米豆粉固体培养基上的ST产量。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发现,经28℃一个月静置培养后,ST最高产量达1.16g/kg,比国内文献报道产量高4~23倍。高产菌株已用于大量制备S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大量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试验确认,并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低于TRUST法。结论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中具有临床价值,并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目前实验室检测抗登革病毒IgG和IgM抗体的常规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操作烦琐,需要使用昂贵的荧光显微镜的缺点,研究1种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登革病毒特异性IgG、IgM抗体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斑点试验(DIBA)、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44份可疑登革热患者血清抗登革病毒IgG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作一致性检验,keppa统计量值分别为1.0938、1.1979、1.0557,表明实验结果重现性极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gM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LISA)、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44份可疑登革热患者血清抗登革病毒IgM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作一致性检验,kappa统计量值分别为1.0537、1.0554、1.0552,表明实验结果重现性极好.  相似文献   

7.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论 TPPA适合做确证试验.ELISA 适合做筛查试验,RPR则适合用于判定病情及做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8.
杂色曲霉素是我国肿瘤高发区粮食中的优势污染霉菌毒素。为探讨杂色曲霉素 (ST)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ST作用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H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血细胞介素Ⅱ (IL 2 )的分泌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 ( 0 0 3 12 5~ 2mg L)ST处理 2 4h后 ,体外培养的HPB Mc的IL 2分泌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其中以较低浓度ST( 0 0 3 12 5~ 0 12 5mg L)和较高浓度ST( 1~ 2mg L)抑制作用最明显 (P <0 0 5 )。在ST 1mg L作用 1~ 64h的时间范围内 ,ST对HPBMcIL 2的分泌总体表现抑制作用。ST处理后 8~ 64h ,随ST处理时间的延长 ,对IL 2分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r =0 82 2 ,P <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ST对HPBMcIL 2的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免疫荧光测定(IF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反向血凝抑制试验(RPHI)三种方法对89份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恢复期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发现 IFA 和 ELISA 两法阳性检出率较高,两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由于 ELISA 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基层卫生防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IgM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ELISA-IgG)、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血凝抑制试验(HI)四种方法检测1986~1988年从我省各地收集的78例临床疑似乙脑患者双相或单相血清,其确诊率分别是:MAC ELISA和RPHI均为69.7%,ELISA-IgG为48.5%,HI为33.3%;几种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根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MAC ELISA和RPHI试验均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和快速之优点,是目前乙脑临床早期实验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