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认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大部分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较明确的可改变危险因素有高钠、低钾膳食及超重或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缺乏体力活动[1],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全身动脉压持续病理性上升及外周阻力增高,可导致脑、心、肾和眼血管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但90%仍为原因不明,也称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眼病属中医络阻暴盲及络损暴盲范畴;络损暴盲是指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我院于1992年6月~2003年6月开始应用益阴补肾丸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致络损暴盲1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机制。方法选取住院高血压患者264例,随机分成高血压组(EH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EH+T2DM组),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计算血管阻力(RI)、颈内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ICA-PSV)、颈总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CA-DV)、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ICA-DV)、颈总动脉阻力指数(CCA-RI)、颈内动脉阻力指数(ICA-RI),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测定其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EH+T2DM组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数值均高于EH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FPG、HbA1c方面,EH+T2DM组高于EH组(P<0.05)。EH+T2DM组的颈动脉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EH组(P<0.05)。线性分析显示脉压(PP)与IMT的正相关关系强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IMT明显比单纯高血压组厚,前者的脉压值也高于后者。结论 P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会加速颈动脉的硬化进程,积极有效控制脉压的增大,尽早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便更早的干预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减少心血管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盐与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疾患 ,盐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个体对盐负荷或限盐呈现不同的血压反应 ,存在盐敏感性问题[1] 。盐敏感性实质上是个体对高血压的一种遗传敏感性并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中间遗传表现型。在盐敏感性与高血压之间 ,钠泵基因突变可能起着联系环境(盐 )与遗传的桥梁作用[2 ] 。一、盐敏感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盐敏感性的测试及判定70年代末Luft等人根据高血压患者对高盐摄入的血压反应及潴钠程度 ,首先提出了盐敏感性及盐不敏感性的概念 ,使盐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盐敏感性可定义为相对…  相似文献   

5.
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呈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发病模式,并且嗜盐、肥胖等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广泛的多基因的性状间存在多种相关性,提示本病乃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病可能存在一种主要基因一微效基因共同遗传的方式。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可能混淆基因型(genotype)表现型(phenotype)和血压的关系[1]。一、高血压病的遗传性1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挛生子的研究:单卵双生子间的血压相关系数为055;双卵双生子间为025;(2)家系…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临床特点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中,除血容量、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以及神经、体液与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对血压有影响外,血液流变性障碍也是其机制之一.因此,研究高血压状态下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探讨高血压发病机理、判断患者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外周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发病率最高、对人民健康损害对打的疾病之一。晚期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使患者致残、致死率甚高。高血压是心脑卒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衰竭的主要原发病。本人查阅了近五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现对几年来高血压患者的系统健康教育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激和高盐饮食致高血压发病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种多基因疾病,遗传是其发病的内部因素,而紧张应激和高盐饮食是其发病的两个重要外部因素。已经证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一些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等在高血压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应激和高盐饮食对血浆和(或)组织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我国有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动态血压各指标及其昼夜节律是否有影响。方法对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超重/肥胖组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平均脉压(PP)均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组在四种动态血压节律分型中的分布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BMI值影响高血压患者SBP、MBP和PP,同时影响了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节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对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有高血压病史需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右美托咪啶组(n=2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第1、3、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第1、3、5min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同时刻相比,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以很好地抑制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白海燕 《中国药业》2011,20(17):58-58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正确、有效地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是其治疗的关键。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单独或联合应用各类抗高血压药物,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该文介绍了6类抗高血压药物的特点及合理应用要点,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眼底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法测定了80例不同时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ADT)。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VFT)、视网膜毛细血管交换时间(CET)和视网膜黄斑部拱环内微血管密度(MD)。结果显示,随着高血压分期级别的增加,ADT、VFT、CET亦增加,并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但MD则减少,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对视网膜血管造影作定量分析,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不同时期靶器官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尼群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54±s4a),首次口服尼群地平20mg2-3h后,消除T_(1/2)为3.8±1.4h,T_(max)4.4±1.5h,总外周阻力、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40%,20%,降压作用持续12h。尼群地平10-20mg,qd或bid,口服3-4wk后,血压仍有明显下降(P<0.05),且对心率、心排血量、血糖、酯质代谢及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认为本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旨在调查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人群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脉压与靶器官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血肌酐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脉压不同分组:Ⅰ组,动态脉压≤60mm Hg;Ⅱ组,动态脉压60~80mm Hg;Ⅲ组,动态脉压>80mm Hg;对所有入选者行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和血肌酐测定。结果 3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MT、LVMI和血肌酐随动态脉压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脉压是IMT、左心室肥厚等靶器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与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的相关性,研究高血压对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肾门动脉、肾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RI,彩超检查的当天测量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计算脉压(PP)、平均血压(MBP);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分析肾动脉RI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各级肾动脉RI与高血压分级、SBP、DBP、PP、MBP、年龄均有相关性,以肾门、段动脉相关性为大。BUN、Scr与各级肾动脉RI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RI与DBP、PP、MBP、年龄相关,可以间接反映高血压对肾动脉的影响及全身动脉硬化的状况,但需要考虑DBP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我国发病率9.4%,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病因不明确,仍然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虽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有效措施,但对于孕周〈34周,胎儿尚未成熟者,为了延长孕周改变围生期结局,对于血压≥160/11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者,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妊娠前高血压已用降压药者,为预防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须应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在多个“微效基因”联合缺陷和外源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单基因性遗传性高血压是由某个基因突变造成,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这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在高血压病中只占很少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地尔硫卓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ASAⅡ级,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尔硫卓组(GroupD)和对照组(GroupC),分别在气管插管前2min静推地尔硫卓0.2mg/kg和生理盐水5ml。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基础值,以及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min、气管插管后3min、气管插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升高,而地尔硫卓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增高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地尔硫卓有效抑制了高血压患者的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