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血压正常的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I和BNP水平将74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APE患者分为三组:Group 1组(n=22),血浆cTnI水平≥0.1μg/L且BNP水平≥100 ng/L;Group 2组(n=20),血浆cTnI水平≥0.1μg/L或BNP水平≥100 ng/L;Group 3组(n=32),血浆cTnI水平<0.1μg/L且BNP水平<100 ng/L。分析cTnI和(或)BNP升高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功能不全与APE患者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率、动脉血PaO2、P(A-a)O2及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不良事件分别为12例(54.5%)、4例(20%)、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4例APE患者中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P(A-a)O2、cTnI、BNP高于右心功能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联合应用血浆cTnI、BNP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血压正常的APE患者中有助于筛选出高危患者,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旨在探讨心电图表现与APE危险分层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20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4例,根据《2019 ESC/ERS急性肺栓塞诊断与管理指南》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21例)和中低危组(53例)。比较2组APE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高危组与中低危组APE相比较,窦性心动过速、SQT、右束支传导阻滞、V1呈Qr、V1~V4 NTW、QTC间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组APE患者有差异的6种心电图表现个数、年龄、性别、静脉血栓史、外科手术/外伤史、肿瘤史、肌钙蛋白I阳性、BNP、D-二聚体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心电图表现个数对是否为高危APE的优势比为6.445(P<0.05,95%CI:2.688~15.453)。根据2组有差异的心电图表现个数在中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布情况,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Youden指数为0.772,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86.79,Cutoff值为>1。 结论 与中低危组APE相比较,高危组中窦性心动过速、SQT、右束支传导阻滞、V1呈Qr、V1-V4 NTW、QTC间期延长更多见,6种心电图表现个数越多,高危APE发生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 TnⅠ)与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76例APE患者根据栓塞面积分为大面积APE组(n=36)与非大面积APE组(n=40),测定两组患者的BNP、c TnⅠ、D-二聚体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并统计病死率。结果:大面积APE组BNP、c TnⅠ值显著高于对非大面积APE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APE患者患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9.4%与22.2%,均显著高于非大面积APE组的15.0%与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APE患者血浆BNP、c TnⅠ水平的检测可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诊断APE的排除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6,(16):142-144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Ⅰ(c TnⅠ)与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76例APE患者根据栓塞面积分为大面积APE组(n=36)与非大面积APE组(n=40),测定两组患者的BNP、c TnⅠ、D-二聚体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并统计病死率。结果:大面积APE组BNP、c TnⅠ值显著高于对非大面积APE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APE患者患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9.4%与22.2%,均显著高于非大面积APE组的15.0%与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APE患者血浆BNP、c TnⅠ水平的检测可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诊断APE的排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NLR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cTn Ⅰ和NT-pro BNP的检测水平分两组:阴性组(cTn Ⅰ<0.16ng/mL且NT-pro BNP< 250pg/ml),阳性组(cTnⅠ≥0.16ng/mL或NT-pro BNP≥250pg/ml),另收集同期健康者146例的NLR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健康对照组、阴性组和阳性组的NLR检测水平分别为1.78 (0.93)、2.85 (3.49)、4.76 (7.06),三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LR是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手段之一,动态观察NLR水平变化,对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状态,监测和早期干预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崔金霞 《吉林医学》2014,(22):4977-4978
目的:研究血浆B型利尿肽(BNP)在急性肺栓塞(APE)预后评估分析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APE患者120例并在6 h内检测血浆BNP水平,随后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大面积栓塞发生率、病死率、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以及其他临床危险症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BNP>150 ng/L 56例,BNP<150 ng/L 64例。BNP水平升高的APE患者,其右室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及右室负荷过重发生率显著高于BNP水平正常的APE患者。BNP升高的APE患者晕厥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BNP正常的APE患者。结论: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APE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分析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肽(BNP)与血清胱抑素C(Cys C)对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引起的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32例ARVC病例,检测其血浆BNP及血清Cys C水平,并随访18个月观察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ARVC患者入院时的血浆BNP、血清Cys C水平均随心功能的降低而呈上升趋势,不同心功能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OR=4.118)、血清Cys C(OR=6.358)是ARVC患者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当BNP与Cys C分别取732.45 ng/L与2.16 mg/L时,对心力衰竭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最高.以随访出现心力衰竭为终点结局进行生存分析,BNP低危组(≤732.45 ng/L)的生存率高于高危组(P<0.01);Cys C低危组(≤2.16 mg/L)的生存率也高于高危组(P<0.01).结论 血浆BNP与血清Cys C水平对于ARVC导致的心力衰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锐  陈宏海  马跃  赵晓倩 《重庆医学》2018,(20):2756-2758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APE)、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APE、AMI及CAP患者各100例,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根据APE、AMI及CAP危险程度评价标准分为低危组、中低危或中危组及中高危或高危组,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PE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CAP组最低(P<0.05);APE中高危组、AMI和CAP高危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最高(P<0.05);AMI组肌钙蛋白工水平在不同危险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sPESI得分、GRACE得分均呈正相关(r=0.675、0.213,P<0.01).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鉴别诊断APE、AMI和CAP及评估其危险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检测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有气急和呼吸困难患者80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40例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40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血浆BNP.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心功能Ⅱ级,LVEF≤50%的8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281.70±163.45)ng/L,心功能Ⅲ级,LVEF≤45%的20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580.30±210.12)ng/L,心功能Ⅳ级,LVEF≤30%的12例患者血浆BNP浓度为(1486.65±651.34)ng/L. LVEDD≥60mm组18例的血浆BNP浓度(918.418±450.21)ng/L,显著高于LVEDD<60mm组22例的血浆BNP浓度(298.58±160.51)ng/L(P<0.01),而LVEDD<60mm组血浆BNP浓度比左、右室舒张期末内径正常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浓度(31.4±26.51)ng/L显著增高(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浓度(741.63±453.15)ng/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31.4±26.51)ng/L(P<0.01).结论 血浆BNP的释放与左心室容积增大有关,心衰患者血浆BNP的浓度水平与左心室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快速检测血浆BNP浓度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或肺源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GDF-15)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截断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病例研究,292例NSTE-ACS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GDF-15水平,观察3mo时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和心源性死亡)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GDF-15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 血清GDF-15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取1608ng/L,其敏感性81.3%,特异性61.7%.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54例(38.3%),而无事件者为87例(61.7%);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11例(7.3%)和140例(92.7%).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38.3%vs7.3%,P<0.001;RR为5.25,95%CI为2.60~10.59).结论 血清GDF-15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为1608ng/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Appropriate risk management can only be based on sound risk assessment. Th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volved in risk assessment are discussed and a number of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such assessment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2.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人口结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骨质疏松已成为世界范围不断增长的公共健康问题。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骨密度测量能发现很早阶段的骨质丢失,但考虑到它的普及性及成本.经济效益。尚不推崇无选择地进行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国外采用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评估以提高骨密度检测的效率。笔者综述了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情况、临床意义及其应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14.
Teleradiology, the largest single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in Australia,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healthcare access, delivery and standards, but also raise complex new legal and ethical issues. In the absence of any cases of alleged negligence in teleradiology before the courts, a hypothetical case reveals some of the medicolegal risks. These may be minimised by measures including adherence to the Roya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ollege of Radiologists' guidelines on teleradiolog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对卒中危险因素、自身卒中风险、卒中预防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2年1-8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500例有卒中危险因素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要求患者回答卒中危险因素、自身是否存在卒中风险以及卒中预防措施等,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完成调查问卷467份.其中,46.3%的患者能正确回答至少1个卒中危险因素,15.5%能回答≥3个.回答卒中危险因素中比例最高的分别为高血压(39.4%)、高脂血症(17.1%)及糖尿病(14.6%).44.8%的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卒中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认识水平独立相关.55.2%的患者认为卒中能够预防.卒中预防措施中提到最多的是合理饮食(29.3%)、适当锻炼(28.5%)、避免情绪激动或跌倒(18.4%).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高危患者缺乏对危险因素、卒中风险及卒中预防措施的认识,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卒中预防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方法。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入实习教学计划;增强法制观念,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加强对实习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规范诊疗常规操作,提高实习生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医疗文书管理;提高实习生医患交流沟通技巧,重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加强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结果口腔实习医疗纠纷大大减少。结论加强口腔实习生医疗风险管理与风险意识教育十分重要,可使临床教学安全有序进行,创造良好的和谐就医环境和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