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佳妹 《医学信息》2018,(12):160-162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三种不同肝部强回声病灶(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20例和肝内钙化灶40例、肝内胆管积气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和超声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肝部强回声病灶的彩超结果。 结果 2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肝左右叶同时发病的有6 例,左叶占30.00%,右叶占40.00%,彩超声像图显示为结石沿着肝内胆管分布,呈簇状,结石通常为多发,表现为斑点状或条索状、团状以及不规则形,超声检查会出现高强回声,后部通常伴有明显的回声影,肝内胆管存在不同程度扩张,和门静脉分支呈现“平行管”特征。40例肝内钙化灶患者中,肝左叶有患者20例,位于肝右叶患者17 例,肝左右叶同时存在患者有3例,彩超检查可以表现为强回声,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为团状或斑块状的影像,通常为单发,可分布于肝内的多处,肝内胆管不存在无明显扩张。在20例肝内胆管积气患者中,有6例患者伴有胆道手术病史,彩超声像图可体现出肝内胆管内有强回声出现,体位发生改变时,其形态和位置均会有变化,如发生的强回声位于肝内胆管的前壁处,后方会伴有“彗尾征”图像。结论 彩超可以实现多角度和多切面的扫描检查,结合不同的声像图信息,可以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积气,在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综合参数在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乳腺肿瘤患者105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分析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析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表现、血流信号与参数指标,且比较高频彩超综合参数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经高频彩超图像显示,乳腺癌不规则占93.94%,乳腺纤维腺瘤轮廓规则占80.56%,实质回声均质占59.72%,不均质占40.28%,侧边声影占44.44%;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收缩期流速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频彩超在乳腺癌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结论:高频彩超综合参数检查对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病变有独特的诊断价值,能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1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在这150例病人中,其中135例病人有典型的阑尾炎的直接声像图特征:异常的低回声肿块.其余15例病人阑尾炎的直接声像图不典型,但均有阑尾炎的间接声像图特征:大网膜移位,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周围肠管扩张,气体多层回声反射等征象,无异常回声型.间接征象,往往是阑尾炎的伴随声像.结论 阑尾炎表现为典型声像图诊断准确率较高,但部分声像图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因而不能仅靠典型的直接声像图作出诊断,而应结合间接声像图及临床来提高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林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138-139
目的:分析血吸虫肝病患者经超声检查后的临床诊断与图像特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诊治血吸虫肝病78例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超声检查图像,对影像学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对比不同肝实质回声分级、不同分期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超声检查对早期、中期、晚期不同级别血吸虫肝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10%、97.14%、100.00%,超声检查对血吸虫肝病患者诊断总符合率为96.15%.超声检查特征:①在肝实质回声分级中,0级4例(5.12%),4例患者图像呈现肝实质回声大致正常.I级17例(21.79%)患者肝脏形态与大小未见明显变化,仅4例患者肝实质回声稍增强.II级45例(57.69%)患者图像主要表现为肝包膜变厚,肝实质回声增粗且分布不均匀.Ⅲ级12例(15.38%)图像主要表现为肝形态大小发生变化,右肝缩小,门静脉明显增宽.②早期患者肝包膜光滑,门静脉显、主干内径值正常.中期患者肝包膜线呈"细波浪状".晚期右叶肝脏体积缩小明显,门静脉增宽>12 mm.结论:不同肝实质回声分级、分期的血吸虫肝病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各有特征,临床可依据超声表现提高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 脂肪肝和肝肿瘤是很常见的疾病。超声是目前检查诊断肝脏疾病的首选工具 ,然而有关肿瘤在脂肪肝中超声特征的报道较少。目的 分析在脂肪肝中肝肿瘤的超声表现特征 ,为其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我们对脂肪肝合并肝肿瘤 41处 (3 1例 )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研究 ,特别关注肿瘤图像内部的回声 ,边缘的回声 ,尤其是其后方回声的强弱情况 ,并把它们与无脂肪肝背景的 64个肝肿瘤 (3 8例患者 )的声像图进行比较。结果 将脂肪肝合并肝肿瘤组与无脂肪肝的肝肿瘤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脂肪肝合并肿瘤组 (a)低回声肿瘤的数量增多 (2 9/ 41,70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诊断甲状腺腺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大小0.8~4.5cm,平均2.7cm,共48个结节,其中单发结节32例,多发性8例.位于左叶者17例,右叶者20例,峡部2例,双侧叶多发者1例.甲状腺内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光滑,内部呈均匀实性回声或囊实混合性回声,具有相对一致性,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后方回声无衰减,周围组织回声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供情况视腺瘤大小,较大腺瘤血供较丰富,一般腺瘤可见少许血管,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围绕.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容易给病者作出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还需与临床其它检查密切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超筛查法对产前胎儿颅脑畸形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处置提供决策信息.方法:对13760例妊娠18~40周孕妇常规超声产前检查,对其中145例疑诊有胎儿畸形者采用彩超筛查.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胎儿颅脑畸形病例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3760例胎儿中,产前采用彩超筛查法诊断颅脑畸形145例,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彩超筛查法诊断符合率为100%(145/145).其中87例合并其他系统畸形,产前诊断79例,漏诊8例,漏诊率5.52%.结论:彩超筛查法对产前胎儿颅脑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检出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及MRI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资料,20例行阴道彩超,17例1周内行MRI检查.结果 20例中,阴道彩超诊断正确15例(75%),误诊5例(25%),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为75%.阴道彩超分为两型:单纯妊娠囊型14例(70%);混合回声包块型6例(30%).MRI分为两型:单纯妊娠囊型:9例(约52.9%);混杂团块型:8例(约47.1%),17例MR检查均正确诊断.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子宫疤痕处的囊性、囊实性结节或肿块.阴道彩超及MRI均可作出准确诊断,MRI在诊断子宫疤痕妊娠方面优于阴道彩超,可作为子宫疤痕妊娠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AFP、CEA RIA联合测定对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FP、CEA RIA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各自临床价值已有较正确评价。而项联合应用肝脏肿瘤诊断虽有少数报道,但对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讨。本文总结我院近五年来确诊肝脏肿瘤317例联合测定的结果。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317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46例,女71例,年龄18~73岁。原发性肝癌259例,其中手术和病理确诊64例;临床确诊195例,绝大多数经二种以上肝脏显像检查确定(B超,肝扫描,肝动脉造影及X-CT),转移性肝癌41例,原发癌均经病理或脱落细胞检查确诊,肝内转移灶由肝显像确定,肝血管瘤14例由肝动脉造影或肝血池显像确诊,肝囊肿三例由B超或X-CT确诊,共  相似文献   

11.
间位结肠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间位结肠综合征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万余例需作上腹部检查的患常规进行肝与横膈间结构层次的超声波探测,并对其中21例在肝-横膈间发现有嵌顿结构图像的患进行X线腹部平片或CT检查;结果 21例患均于肝与横膈间测及片状等回声区或增强回声区,主要位于肝左内叶至右前叶前上方,并对肝表面产生弧形压迹,其中15例能清晰显示肠管结构及气体回声,经X线腹部平片或CT检查确诊;另6例显示均匀的等回声区,经大量饮水(600-800ml)后1-1.5h复查或隔日复查,腹部平片检查确诊;结论 间位结肠综合征具有典型的超声波声像图特征,超声检查能准确地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CT脑梗组)和彩超检查(彩超脑梗组);另纳入157例健康受试者为非脑梗死组,也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CT对照组)和彩超检查(彩超对照组).比较四组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准确性及影像资料图质量.结果: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经腹及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联合扫查)对诊断宫角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像,包括包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周围回声及其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7例宫角妊娠表现孕囊型8例,不均质包块型6例(其中流产型2例),正确诊断14例(准确率82.4%),误诊为输卵管妊娠1例,漏诊2例。结论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宫角妊娠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均质包块型及流产型易漏诊,声像图特点、血流分布等特征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确诊的2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及诊断符合率情况。结果 21例输尿管结石中超声确诊19例,诊断符合率90.48%。结论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具有方便、无创,诊断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19例肝脓肿和30例肝囊肿进行分析。根据声像图中病变的形态、囊壁厚度、病灶数目、囊内分隔、囊壁结节、血流信号的性质及部位、囊内回声等,对三种病态的患者的声像图进行比较评分。结果肝囊肿、肝脓肿及肝囊肿型恶性肿瘤的声像图变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囊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囊壁及囊壁结节、囊内分隔、囊壁或分隔内侧测定的血流信号和囊液透声性与其他两种病变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病灶形态、病灶数目和边界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维超声在肝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起到一定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壁、分隔或乳头肌上的血流信号检测方面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周围病变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高频超声检查特异性。方法 41例坐骨结节周围病变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其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8个月~67岁,平均年龄40岁(标准差1.2岁)。采用高频探头进行纵、横、斜切扫查,回顾性分析临床及高频超声影像资料,将资料分为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感染性病变、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软组织损伤4大类,分析各类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检查特异度。结果高频超声对坐骨结节周围病变的显示率100.0%(41/41),诊断符合率为82.9%(34/41),其中高频超声对坐骨结节滑膜囊肿诊断符合率为87.5%(7/8),对感染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对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诊断符合率为55.6%(5/9)。结论高频超声对坐骨结节滑膜囊肿及感染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特异性较低。因坐骨结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病例少,对其特异性有待观察。高频超声对坐骨结节周围疾病的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超声诊断方法及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及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降低母子病死率及DIC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8例被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胎盘早剥26例,诊断符合率为92.85%(26/28),漏诊2例(2/28),漏诊率为7.15%.结论 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可重复多次检查,配合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更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化性肌炎的超声表现,分析各期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证据。方法选择37例骨化性肌炎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5例;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28岁。应用彩色超声及多平面成像技术筛查,经实时动态超声联合精确断层技术确诊,37例均行病理检查;结合确诊后病例的声像图,总结诊断依据。结果病理诊断为骨化性肌炎。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其于病变早期表现为局限性边界清晰非均质实性稍低回声;中期为含稍强回声的非均质等回声;后期为含钙化的非均质稍强回声。结论彩色超声联合多平面成像技术可以依据各时期声像图表现诊断骨化性肌炎并确诊病变分期;为临床指导最佳治疗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及甲状腺的超声表现。方法选择46例临床确诊为SS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8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56岁。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其涎腺(主要是腮腺和颌下腺)及甲状腺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腺体大小、回声、有无肿块及血流变化)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6例患者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其主要分为4种类型:回声不均匀型、结节型、蜂窝样型及腺体萎缩型,SS超声图像改变以蜂窝样型及腺体萎缩型特异性较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无特异性可寻。结论 SS患者的涎腺及甲状腺改变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在疾病诊断、治疗及随访中均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9例不同部位EM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内在性EM即子宫腺肌症78例,以灶性斑点状稍高回声为特点;外在性EM151例,其中盆腔巧克力囊肿142例,呈囊性,囊内回声复杂多样;腹壁疤痕EM5例,膀胱壁EM 1例,会阴侧切口EM1例,宫颈EM 1例,肠壁EM 1例,均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结论 EM发病是广泛性的和多样的,不同部位EM的声像图特征不同;超声检查简单、快捷、价廉、无创伤,是目前诊查EM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