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红梅  张萍  郑聪  陈松 《护理研究》2008,22(5):1197-1198
[目的]解决严重多发伤病人跨专科护理问题,促进护理专科人才成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在外科集中开展严重多发伤专题护理查房65次,规范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和护理程序。[结果]严重多发伤病人院内病死率由2001年—2003年的21%下降到2004年—2006年的6%,65次查房考评分数逐年升高。[结论]外科集中开展严重多发伤专题护理查房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科人才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赖红梅  张萍  郑聪  陈松 《护理研究》2008,22(13):1197-1198
[目的]解决严重多发伤病人跨专科护理问题,促进护理专科人才成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在外科集中开展严重多发伤专题护理查房65次,规范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和护理程序.[结果]严重多发伤病人院内病死率由2001年-2003年的21%下降到2004年-2006年的6%,65次查房考评分数逐年升高.[结论]外科集中开展严重多发伤专题护理查房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科人才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严重多发伤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临床特点是:病情重、病死率高。做好严重多发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我科于1996年1月~1998年5月收治严重多发病人72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53例,女19例。年龄7岁~75岁,其中20岁~45岁者47例,占65.3%。伤后至  相似文献   

4.
贺晓民 《家庭护士》2008,6(3):216-2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种类、数量的急剧增加,各种机械化劳动程度的提高,使严重多发伤病人日益增多,而其是急诊救护的对象之一。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若能在最短时间得到准确、有效的救治,则会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以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春玉 《天津护理》2005,13(3):135-136
目的:探讨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在病区的急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16例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在病区的急救及护理。结果:216例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病死率由16.2%下降到8.3%,平均住院天数由34天下降到25天。结论:迅速补以血容量,生命体征监测,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病情及用药观察,各种引流管护理,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急救及护理措施,对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晓民 《家庭护士》2008,6(1):216-2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种类、数量的急剧增 加,各种机械化劳动程度的提高,使严重多发伤病人日益增多,而其是急诊救护的对象之一 .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重,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若能在最短时间得到准确、有效的 救治,则会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以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葆华 《全科护理》2011,9(18):1647-164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7例严重多发伤病人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措施、严密监护、心理护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抢救脱险88例,抢救成功率90%,死亡9例,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措施的科学应用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病人急救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7例严重多发伤病人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措施、严密监护、心理护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抢救脱险88例,抢救成功率90%,死亡9例,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多发伤病人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措施的科学应用是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肢体毁损伤指肢体受到严重创伤,致骨质粉碎,皮肤缺损,肌肉、神经、血管、软组织损伤严重,结构和功能均无法修复,须解离肢体方能存活。1997年1月至12月,我科对13例下肢毁损伤病人实施了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种类、数量急剧增加,各种机械化劳动程度不断提高,使严重多发伤病人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由于多发伤病人具有伤情重、病情急、变化快、处理困难、死亡率高等特点,能否及时、准确、规范、有效地进行急救和护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预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病人116例,经采取及时、有效地急救及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交通运输、工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而自动化控制程度却不够完善的今天,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我科在短短两年间(1992年4月—1994年4月)就收治了严重多发伤病人218例,占全部创伤患者的36%。严重多发伤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是否有效的急救直接关系到创伤者的存活率、治愈率和治愈时间。本文就我科救治严重多发伤病人218例的经验,作一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的诊断标准是:身体有三处创伤,并且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王一螳主编.《实用急诊医学》。第一版,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144-145.)。本组…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缩短严重多发伤病人从受伤到获得有效救护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采用改进急诊抢救护理程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分工合作、主动护理,使严重多发伤病人尽快得到优质的护理和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3.
多发伤的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17例多发伤病人实施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体系后的效果及实施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17例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7例多发伤病人实施了院前一院内护理体系后,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对多发伤的病人实施院前一院内急救护理体系,能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杨芳霞 《家庭护士》2007,5(7):14-15
为了缩短严重多发伤病人从受伤到获得有效救护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采用改进急诊抢救护理程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分工合作、主动护理,使严重多发伤病人尽快得到优质的护理和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病人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病死率高。我院于1993年10月至今共收治破伤风病人19例,除给予镇静、冬眠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外,应用肠外营养治疗与1993年10月前的11年进行对照其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  相似文献   

16.
黄春玉 《天津护理》2005,13(3):135-136
目的探讨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在病区的急救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216例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在病区的急救及护理.结果216例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病死率由16.2%下降到8.3%,平均住院天数由34天下降到25天.结论迅速补充血容量,生命体征监测,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病情及用药观察,各种引流管护理,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急救及护理措施,对以腹部为主多发伤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96例病人中有14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4例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严重多发伤病人实施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更“早、快、准”地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部位,为病人手术赢得了宝贵时间,为后期治疗与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瑛 《护理研究》2005,19(12):1074-1074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 ,损伤部位互相影响 ,病死率高 ;伤势重 ,休克发生率高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率高[1] 。一旦延误抢救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急诊抢救是挽救严重多发伤病人生命的关键 ,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2 0 0 4年 1月— 4月我院急诊科抢救严重多发伤 8例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4岁 ,平均42岁。车祸伤 5例 ,刀砍伤 3例。其中 3例病人处于休克状态。2 急救护理2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病人多伴有呼吸道梗阻 ,甚至引起窒息 ,护…  相似文献   

19.
花莲英  丘集青  华足兰  黄峰 《护理研究》2013,27(20):2130-213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多发伤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月前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病人各100例,2009年7月前多发伤病人采用传统护理,2009年7月后多发伤病人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以及参加抢救护士的疲劳程度。[结果]引入循证护理后多发伤病人救护成功率由78.0%提高至92.0%,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由85.0%提高至98.0%,护士工作疲劳程度由85.0%下降到56.0%。[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多发伤病人救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升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降低了护士工作疲劳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多发伤的院前转运护理体会,以提高多发伤病人院前转运的安全性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转运多发伤患者186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成功转运183例,死亡3例.结论:提高急救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急救物品、药品管理与储备是安全转运多发伤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