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管饲膳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胃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插胃管管饲,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胃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20%,病死率高,尤其是GCS3分的颅脑损伤病人,罕有幸存者,是当今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难点.本文报道了我院外科自1998年6月~2002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艳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294-3294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由于伤后意识障碍不能由口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痊愈,增加病残率和病死率.常用的营养供给方式有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病情均很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89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进行了鼻饲营养支持,其并发症的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即使中型的颅脑损伤,由于血肿的增大。脑水肿的出现。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手术。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颅脑损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不仅死亡率高,并发症也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危与健康。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因其具有高病死率、高伤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年来,亚低温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推广,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残率有明显降低,我院自1998年7月~2003年3月应用TY-98C型颅脑降温仪(长春柏达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6例给予亚低温疗法,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后病人一般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增加,蛋白质处于高分解代谢,往往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加之昏迷病人无法正常进食,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因此,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有胃肠外营养(PN)和胃肠内营养(EN)。由于PN存在影响胃肠粘膜功能、并发症多、费用高等缺点,所以这类病人在临床上大多采用EN。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通过鼻胃管注入流质饮食,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等营养物。颅脑外伤病人病情通常比较严重,由EN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影响病人的恢复,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邓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66-236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5例颅脑损伤病人,治愈77例,好转72例,重残26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31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1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上要早诊断,早治疗,尤其要重视并发症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重度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永会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68-1069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较困难,护理较复杂。因此,精心而合理的护理,对病人的安危十分重要。现将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自2000年-2002年10月共收住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06例,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影响预后,所以,对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颅脑损伤分为外伤性颅脑损伤和非外伤性颅脑损伤。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情凶险、变化快、并发症多、伤残率和病死率高是本病特点。因此,对护理要求高,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正确处置是预防  相似文献   

12.
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功能紊乱,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随着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综合治疗的不断完善,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在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由于存在严重的应激,病人的代谢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和蛋白质、甚至微量元素的代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又直接与临床营养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发生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均较高,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大,掌握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颅脑损伤病人9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枢性高热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常见症状,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机制,为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GOS预后评估标准,46例预后较好(34%),其中恢复良好22例,中残24例;63例预后较差(46%),其中重残42例,植物生存21例;死亡27例(2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继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31-1732
病人颅脑损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病死率和病残率。但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为满足其营养需求,须给予鼻饲饮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在常规鼻饲过程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食物潴留、反流、呛咳等各种并发症,由鼻饲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常常影响病人的治疗,甚至引起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鼻饲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不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危、急、重 ,死亡率远远低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人员对此类病人的观察、护理不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密切 ,极少部份生命体征平稳 ,能进食 ,神志呈嗜睡状的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突发死亡 ,令医护人员抢救不及 ,家属深感意外。通过对此类病人死亡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从护理环节提出积极措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以降低其病死率。1、临床资料 :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突发死亡 5例 ,男4例女 1例 ,年龄 2 5— 50岁 ,平均 4 0岁 ,明显外伤史 ,无昏迷或伤后昏迷 ,经治疗 1 2小时后神志转嗜睡 ,治疗时间 5— 30天。…  相似文献   

19.
贺玉彪  杨智勇 《云南医药》1998,19(2):119-119
46例老年人颅脑损伤的诊治特点贺玉彪杨智勇王进昆倪师今夏平谢晓君老年人颅脑损伤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出现较迟缓,就诊时易被忽视。在治疗方面也不完全同于青壮年。我们从1994年~1996年共收治46例老年人颅脑损伤病人,就诊断及...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资料表明,颅脑损伤总死亡率是4%~5%,而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为30%~50%。掌握监测技术观察判断病情、准确实施治疗方案、积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极为重要。我院1994年1月~12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216例,按国内统一标准分型,对其中86例重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对观察护理中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高认识水平,改进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