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临床在职男护士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职业认同及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职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为提升护理专业男性执业稳定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护理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143名福建省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职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得分为(3.65±1.00)分,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男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111.2±19.50)分,为中等认同水平;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得分为(90.29±13.14)分,为中等规划水平;男护士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职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均呈负相关(r=-0.385,P<0.001;r=-0.356,P<0.001)。结论:男护士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并与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及职业生涯规划呈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情绪智力、觉知压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觉知压力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Nursing Professional Identify Scale)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82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824名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得分为(84.24±16.66)分,觉知压力得分为(22.10±6.62)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17.22±18.50)分;不同性别、学历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的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5),觉知压力与情绪智力、职业认同感均呈负相关(P<0.05);觉知压力在护理实习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9.33%。结论:护理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情绪智力、降低觉知压力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职业使命感、职业延迟满足在主动性人格对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2月选取安徽省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主动性人格量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量表、职业使命感量表和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3 692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链式中介模型。结果 本组3 692名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45.62±12.52)分,主动性人格总分为(51.15±11.04)分;职业使命感总分为(38.34±8.91)分;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24.93±5.01)分。主动性人格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间接效应成立,总的间接效应为0.349;职业使命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38.11%;职业延迟满足的特定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23.78%;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延迟满足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占总的间接效应的38.11%。结论 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使命感、职业延迟满足在主动性人格和护士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成立。建议护理管理者识别不同人格类型的护士,帮助其强化职业使命感和培养职业延迟满足行为,进而提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中国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安宁疗护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运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中文版职业生涯成功量表、中文版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对中国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北京市、长春市、上海市、洛阳市、德阳市)的8家单位共172名安宁疗护护士开展调查,并对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安宁疗护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87.76±8.70)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生涯成功得分为(33.26±5.19)分,心理资本得分为(72.13±14.77)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安宁疗护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与职业生涯成功总分、心理资本总分均呈正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主动从事本工作、每月薪资、单位类型、职业生涯成功是安宁疗护护士职业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中国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安宁疗护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升。开展安宁疗护的机构应积极促进安宁疗护护士职业成功、引导其主动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等,以提高其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自动思维与职业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与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19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自动思维总分为(54.90±12.09)分;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16.26±3.34)分;自动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延迟满足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并帮助护士调整不良情绪,指导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而提高护士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及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认同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黑龙江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护士296名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低,离职倾向强烈;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r=-0.392,P<0.001)。结论: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急诊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减少有离职倾向护士的数量,保证护理质量,稳定急诊科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诊科门诊及急诊病房不同岗位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情况,为制订相关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辽宁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共268名,其中急诊门诊护士120名,急诊病房护士148名,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病房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99.54±2.73)分,急诊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85.75±3.25)分,急诊科两处不同岗位护士在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整体职业认同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急诊病房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高于急诊门诊护士。急诊科管理者应定期进行科内岗位的动态轮转,调动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急诊科全体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现状。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对北京市16所医院210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5.50±0.75)分,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把握感、有意义感、一致感、患者影响感及组织影响感得分高于普通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高于一般护士群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量表"对5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38份。护士职业认同总体得分为(5.24±0.95)分,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为(2.92±0.99)分,离职倾向总体得分为(3.13±1.87)分。护士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护士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结论:护士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三者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提高护士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可以降低离职倾向,这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寻求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护生心理韧性、学习投入和职业认同感水平,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3—6月辽宁省锦州市某高校302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10条目心理韧性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302名高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护生心理韧性、学习投入和职业认同感的关系。结果 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9.44±12.57分,心理韧性得分为23.73±5.05分,学习投入得分为78.36±14.82分。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心理韧性(r=0.500)、学习投入(r=0.496)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历、是否将护理作为高考第一志愿、就读护理原因、心理韧性、学习投入是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学习投入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学历、是否将护理作为高考第一志愿、就读护理原因、心理韧性、学习投入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提升护生的心理韧性和学习投入水平,提高职业认同感,以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职业获益感在急诊科护士觉知压力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增加工作的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320名,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觉知压力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与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21. 0与 AMOS22. 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回收问卷3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护士觉知压力得分为(38.89±11.17)分,职业获益感得分为(52.37±9.15)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04.80±9.13)分,觉知压力得分与职业获益感得分、职业认同感得分均呈负相关(P<0.001),职业获益感得分与职业认同感得分呈正相关(P<0.001)。Bootstrap法进一步验证了职业获益感在觉知压力与职业认同感间有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2%(-0.243/-0.780)。结论:职业获益感是急诊科护士觉知压力和职业认同感之间的中介变量,觉知压力主要通过职业获益感间接作用于职业认同感,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能够降低护士的觉知压力,进而提升急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现状。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北京市116名心血管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115.05±17.33)分;7个维度得分中自我效力感得分最高,为(6.21±0.79)分,组织影响感得分最低,为(4.20±1.36)分。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和职称的护士之间,职业认同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监护室的人员配置,重视对年轻护士、护龄短及职称低的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新入职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与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418名应届毕业的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情绪管理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入职护士情绪管理量表总分为(48.91±4.12)分,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总分为(101.10±15.27)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士情绪管理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125~0.54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表达、情绪运用和性别是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受情绪表达、情绪运用和性别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认同感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60名供应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88.85±12.51)分,处于低水平,情感耗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24.55±4.45)分、(8.04±1.37)分、(30.55±3.46)分,为中度倦怠。相关分析显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感程度较高,职业认同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现状。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上海市150名社区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的职业认同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低度认同、中等度认同、高度认同者分别占34.7%,60.7%,4.6%;在编护士的得分为(99.10±17.69)分高于非在编护士(92.85±20.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6);在社交技能方面,年龄小于30岁者得分为(18.12±4.18)分低于年龄较大护士(19.80±3.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6)。结论应通过多途径的干预,提高社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从而提升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抱负对工作形塑的影响,以期改善其工作形塑,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2021年1-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工作形塑量表和职业抱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形塑得分(67.03±15.92)分,职业抱负得分(17.58±5.81)分。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抱负、组织氛围和职务是护士工作形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可引导临床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明确自身的职业追求,营造积极包容的组织氛围,帮助护士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形塑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新毕业护士职业认同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问卷及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烟台市某三甲医院新毕业的7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76份,回收7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新毕业护士的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61±0.50)分,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总均分为(3.92±0.5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各因子按照得分排序前3位分别为社会说服(4.22±0.74)分、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3.77±0.67)分、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3.58±0.76)分;职业生涯规划各因子得分分别为:自我评价(4.04±0.56)、生涯认知(3.92±0.52)及职业发展(3.81±0.67)。除职业认同的职业选择自主性因子与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及生涯认知、职业发展两因子外,其余职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及因子问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毕业护士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自身的特点,护理管理者需根据其特定的心理特征进行干预,并注意将职业认同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创新行为现状,探讨职业延迟满足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提高护士创新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注册护士463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创新行为总分分别为(24.83±2.64)分、(4.17±1.09)分,处于中等水平;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工作延迟满足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2个维度是护士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护士创新行为的发展,以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承诺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价量表对2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承诺对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①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总均分分别为(2.15±0.44)分和(3.47±0.83)分;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组织承诺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交技巧、职业挫折应对、职业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组织承诺各维度可联合解释护士职业认同28.3%的变异。结论:护士组织承诺和职业认同水平不高,组织承诺是其职业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湖州市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契约、前瞻性人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护士心理契约量表和前瞻性人格量表对湖州市3所市级医院的3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为(3.34±0.51)分,心理契约得分为(3.62±0.35)分,前瞻性人格得分为(3.33±0.59)分;职称、用工性质、工作年限、组织支持和前瞻性人格是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支持和工作支持,并重视护士前瞻性人格的培养,共同改善和提高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