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阴道超声对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观察57例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回声类型、内膜病变与肌层的状况,结果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12例内膜息肉、24例黏膜下肌瘤、21例子宫内膜癌患的子宫内膜病变及蠕动情况各有特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0%(53/57)。指出子宫宫腔线消失,病变与肌层分界不清是内膜癌的主要声像特点,特别强调操作过程中子宫内膜区蠕动消失是内膜癌的另一特征。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腔内占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声无菌生理盐水造影诊断子宫病变及阴道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无菌生理盐水造影诊断子宫病变及阴道畸形的价值。方法向宫腔内或阴道内插入造影导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腔、内膜或阴道结构,并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共观察73例患者,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5例;子宫颈息肉1例;黏膜下肌瘤4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宫腔粘连2例;宫颈粘连2例,阴道不全纵隔1例;阴道上段完全横隔1例;药物流产后胚胎少量残留5例;未见明显异常者11例;插管未成功4例。超声造影诊断与病理诊断或术中所见符合率100%(62/62)。结论超声无菌生理盐水子宫腔、阴道造影有助于宫腔内病变及阴道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宫腔造影对宫腔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阴道官腔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者进行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然后,官腔内插入专用双腔官腔造影管,官腔充液10-20ml后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 单纯子宫肌间肌瘤11例,单纯黏膜下肌瘤13例,肌间肌瘤合并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内膜癌4例,6例官腔内未见病变。与病理诊断相符44例,不符6例,诊断准确率88%。结论 经阴道官腔造影可清晰地显示病变,有助于对官腔内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58例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选其中38例行诊断性刮宫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58例患者中120例经治疗后复查子宫内膜正常;38例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癌12例,内膜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17例,内膜息肉9例.超声声像图示内膜增厚并延伸至宫底肌层者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00%;内膜增厚浸润肌层者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筛查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官腔内异常的44例患者,行超声子宫造影检查,以宫腔镜和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种方法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44例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5%、96%、82%;94%、96%、95%;100%、67%、77%;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100%、93%;100%、85%、91%;100%、98%、98%。结论:与传统的经阴道超声相比,超声子宫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疼痛少,无合并症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估计。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高为10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也高。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均1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分别为96.7%、94.1%、91.7%和83.3%。另外,内膜癌与其他宫内膜良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及动脉阻力指数RI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理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高。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水灌注宫腔超声造影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不规则阴道出血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00例,行经阴道超声、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及诊断性刮宫检查,其结果与最后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黏膜下子宫肌瘤9例、内膜增殖症51例、内膜息肉35例、炎症3例、内膜癌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8%、80.4%、62.8%、33.3%、50%;经盐水灌注宫腔造影检查,符合率分别为100%、98%、91.4%、33.3%、100%;诊断性刮宫检查,符合率分别为0、100%、17.1%、100%、50%.结论 盐水灌注宫腔造影可提高子宫内膜病变成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种无创易行的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作用。方法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64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后,以诊刮病理和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中的准确率。结果64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的准确率分别为34%,56%,67%,20%,经阴道超声诊断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内膜病变及内膜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2%、100%、89%、60%。结论与腹部超声相比,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可为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疑似宫腔内病变的46例已婚妇女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其结果与宫腔镜及病理相对照。结果 46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9例,子宫内膜癌3例.余6例为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二维经阴道超声、三维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66.7%、93.7%、76.1%和90.0%、100%、93.5%;诊断内膜.息肉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88.2%,58.3%、80.4%和100%、83.3%、95.7%,结论 三维经阴道超声提高了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水平.与二维经阴道超声结合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各种子宫内膜病变情况。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认共有4种病变,分别为子宫内膜增生2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子宫内膜息肉23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22.37%(17/76),子宫内膜厚度≥10 mm或出现占位、积液等症状的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厚度<10 mm的患者(P <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5.71%、93.33%、91.30%、82.35%,特异度分别为89.09%、91.80%、94.34%、93.22%,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程度均较高。结论:通过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提高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且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病变,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