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孔树脂对大蓟总黄酮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蓟为为菊科管状花亚科菜蓟族蓟属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我国各地均产。临床常用于治疗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症。已有研究报道其止血的有效成份为黄酮类化合物,且治疗效果确切。大孔树脂是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作用同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有关。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2.
采用D301大孔树脂吸附法成功的提取出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乌索酸,同时用红外线(IR)、核磁共振(NMR)对提取的样品的进行了表征,确定其为乌索酸。并对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乌索酸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pH为5时,以及用90%的乙醇洗脱乌索酸,用D301树脂交换吸附提取液母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其主要成分为金丝桃苷等黄酮成分[1],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酮类成分具有止痛和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作用[2-3].作者以总黄酮含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优选出了黄蜀葵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
采用D301大孔树脂吸附法成功的提取出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乌索酸,同时用红外线(IR)、核磁共振(NMR)对提取的样品的进行了表征,确定其为乌索酸。并对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乌索酸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分析在pH为5时,以及用90%的乙醇洗脱乌索酸,用D301树脂交换吸附提取液母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含交换基团结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它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吸附剂。从问世以来,已在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成分精制纯化中的应用也逐年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由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相关基础研究较薄弱等原因,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左金丸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的吸附-洗脱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洗脱剂等对左金丸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14g/mL,树脂柱径高比1︰10,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1︰2.4(吸附3h),加2BV水洗除杂,用7BV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结论:该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吸附剂对百草枯吸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吸附剂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方法采用0.5%百草枯溶液200ml、100ml、50ml及0.01%百草枯溶液200ml进行体外循环吸附2h,观察百草枯浓度的变化,以计算活性炭及大孔吸附树脂对百草枯的吸附率。结果百草枯的浓度为0.5%,循环容积为200ml,百草枯含量为1000mg时,活性炭和树脂的吸附率为46%、35%;百草枯的浓度为0.5%,循环容积为100ml,百草枯含量为500mg时,活性炭和树脂的吸附率为65%、47%;百草枯的浓度为0.5%,循环容积为50ml,百草枯含量为250mg时活性炭和树脂的吸附率为88%、57%;百草枯的浓度为0.01%,循环容积为200ml,百草枯含量为20mg时,活性炭和树脂的吸附率为95%、87%。结论在百草枯浓度较低0.01%、较低含量20mg时,活性炭及大孔吸咐树脂对百草枯的吸附率无明显差异;在百草枯浓度较高0.5%、较高含量时,活性炭清除百草枯的作用优于大孔吸附树脂;临床上清除百草枯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炭肾或树脂吸附柱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蜂胶中短叶松素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和比较12个产地蜂胶中短叶松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及葡聚糖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为短叶松素;用HPLC法测定蜂胶中短叶松素含量,YMC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292 nm。结果:所得短叶松素的纯度在98.5%以上,短叶松素在8.512~425.6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8.60%,RSD为0.97%,12个产地的蜂胶中短叶松素以新疆、云南、陕西三地含量较高。结论 :提取分离的短叶松素含量高,可作为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蜂胶中短叶松素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貤  王亚群  李琳  李开兰 《华西医学》2002,17(4):577-578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结构以 2 -苯基苯并吡喃酮为基础。黄酮类化合物彼此之间结构上的差别往往是因饱和程度以及取代情况以及所连糖链类型、数目、位置不同而异。在植物体中 ,常以单糖甙或双糖甙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比如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痉、利尿、抗肿瘤以及在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均具有生理活性[1 - 3]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药用方面的重要性 ,对于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 (TLC) [4 - 6 ] ,气相色谱法(G…  相似文献   

10.
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是一种以横纹肌和皮肤广泛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该病为儿童少见病,且危害大,如不正确治疗护理易发生严重后果.儿童皮肌炎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成人不同[1],尤以发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甲周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方面的表现较明显[2].在英国和美国,估计每年发病人数为4~5人/100万[1].基于本病具有的临床表现及5%的患儿有严重的后遗症的特性[2],2005年1月-2006年9月,我科对10例JDM患儿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对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牡丹总苷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其临床应用和制剂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和多肽的放射性标记广泛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医学影像检查[1], 抗体标记,二维电泳[2]等方面,在医学和药学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蛋白质和多肽的标记常用125I或131I标记[3-4]酪氨酸.标记方法一般是用氯氨T法进行碘放射性标记,用柱层析法和离心超滤法对标记物分离纯化,同时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和SDS-PAGE电泳法鉴定纯化后的标记化合物放射化学纯度,用MTT比色法测定标记物的生物学活性.例如徐贤坤等[5]改进的双相氯氨T法标记了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标记率可达74.5%, 高于常规氯氨T 法的62.3%, 放射性比活度分别为5.151 3×109和4.161×109 BqPμg.  相似文献   

13.
胰腺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前体细胞,可作为一种新的胰岛来源治疗糖尿病[1],但目前仍缺乏公认的干细胞标志物和评价指标.识别胰腺干细胞表面特异的表面标志物,对于胰腺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有重要的意义,且可更进一步了解胰腺干细胞膜内外信号传导机制及诱导过程.  相似文献   

14.
桑白皮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桑白皮正丁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树脂柱层析,制备薄层等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桑白皮80名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3个双环氧类木脂素类化合物:Liriodendrin-A(1),Liriodendrin-B(2)和Liriodendrin(3)。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正>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现已发现约4 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1],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病率较低[1],但疼痛程度极为剧烈的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闪电样反复发作的剧痛,特点为触痛、刀割、火烫样疼痛,以面颊部、上下颌或舌疼痛最明显,而不伴有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目前病因仍不清楚 [2-3].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目前国际上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4],且有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等优点[5],越来越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力手段.作者自2006年起行52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护理配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箬竹叶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箬竹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Indocalamus)植物叶的总称,该属约含20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1].本属竹种的叶片宽大,民间用其来包裹粽子有特殊清香气味.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在箬竹叶中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氨基酸、叶绿素和矿物质外,还含黄酮类物质,它具有杀菌、防腐、抗癌等多种功效.箬竹叶黄酮(IF)作为天然黄酮类物质的新资源,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2-4], 但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文献报道较少.作者用超声乙醇法提取IF, 研究其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以期能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常见,其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5位[1],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消化道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替吉奥作为一种新型5-FU制剂,主要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2].其胶囊为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以1:0.4:1的摩尔比组成的复方制剂[3],该药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证实[4].我院对21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通过加强不良反应的护理,治疗进行顺利.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0%~3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1-2].MP性肺炎常见症状有:头痛、肌痛、咽喉炎、干咳等[9-4],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轻度升高[5],并且以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4].统计显示:因感染MP入院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6%~7%和近5%累及神经系统和心脏[6].  相似文献   

20.
高纯度和完整性好的RNA提取是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前提[1]。RNA提取即将细胞破碎裂解,利用相关试剂去除多糖、酚类、蛋白质及DNA等的污染,通过一系列的抽提、洗涤和沉淀,最终获得纯净RNA[2]。细菌生物膜可被形容为包裹在细菌表面的一层由糖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厚厚的、黏性屏障[3],且这些胞外聚合物约占其总生物量的90%[4],严重影响细菌细胞裂解,干扰核酸提取和纯化,增加了RNA提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