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虞卓玲  阳茂春 《四川医学》2006,27(3):299-300
目的 探讨头位胎儿脐带缠绕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缠绕25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80.50%,脐带缠绕中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6.65%,胎儿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39%。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脐带缠绕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对围生期保健和提示临床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B超诊断脐带缠绕是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内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缠绕周数对围生儿造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且缠绕两周及以上者较缠绕一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缠绕是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晓薇 《中外医疗》2009,28(6):63-64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产前随机抽456例,选用B超、电子监护仪连续监测、脐血流图、羊水污染的程度进行生物物理评分,对出生脐带异常的172例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脐带异常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对围生期保健和提示临床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B超、电子监护、脐血流诊断脐带异常是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79-1780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脐带缠绕在产程中引起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528例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981例无脐带缠绕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脐带缠绕周数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为47.35%,高于对照组的21.10%,2组比较差异显著;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病死率观察组为16.28%和1.89%,而对照组为8.97%和0.4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正常分娩率为54.55%,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为83.38%(P<0.01)。结论脐带缠绕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危险性增加,使阴道正常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与分析。结论:脐带绕颈发生率很高,成为宫内窘迫的原因之一,应用B超后,采用正确方法,诊断率提高到90%以上,脐带绕颈现象是高度易变的,掌握超声时间检查,结合临床合理评价是重要的。讨论:脐带绕颈约占分娩人数的2%,脐带绕颈与脐带过长,胎动频率、胎位变化有关。缠绕松弛者对胎儿影响不大,缠绕过紧者可能影响胎儿供血,造成围生期胎儿缺氧,窒息或死亡。及早发现脐带绕颈,及时提醒产科医生对症处理,减少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2350例脐带缠绕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及其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350例脐带缠绕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2400例进行对照,计算二者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HIE的发生率。结果脐带缠绕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0.1%。胎儿窘迫等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98.9%,结合胎儿电子监护诊断符合率99.7%,彩超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脐带缠绕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决定分娩方式的重要因素。脐带缠绕明显增加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残率,产前的主要诊断手段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他如B超和胎儿电子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一种无创性观察宫内血循环改变的最好方法。可对妊娠的进展和结局、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情况做出判断,为临床提供终止妊娠纠正母胎异常、确保正常妊娠顺利进行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7.
脐带绕颈150例的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胎儿的不良结局。方法分析150例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资料。结果脐带绕颈对胎儿影响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升高是脐带绕颈围生期主要的并发症,产前B超检查和胎儿监护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脐带绕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择期剖宫产的围生儿结局明显优于急诊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结论胎儿脐带绕颈已成为最常见的围生期胎儿异常,是导致围生儿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前应用B超和胎儿监护可提高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度,对胎儿脐带绕颈以择期剖宫产结束分娩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365例脐带绕颈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脐带绕颈3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3.01%,新生儿窒息率为7.67%。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对新生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头位妊娠脐带缠绕周数与脐带长短,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将分娩中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将77例剖宫产分为选择性与急诊剖宫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脐带〉70cm者,脐带缠绕3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70cm者。有胎儿宫内窘迫组其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的发生率高于无胎儿窘迫组。胎儿窘迫后行急诊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HIE的发生率明显大于选择性剖宫产术组。结论:脐带缠绕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对此类患者应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不应以脐带缠绕为单一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术。当合并胎儿窘迫时,应争取在短时间内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3月139例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的孕妇,并分析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随着脐带绕颈周数增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高。结论:脐带缠绕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应严密监测产程,一旦发现胎儿窘迫,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胎儿宫内窘迫4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6例病例中,相关因素为脐带异常、胎盘和羊水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围生儿死亡,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362例脐带缠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王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20-2622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的产前诊断、相关处理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以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时诊断脐带缠绕的36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无脐带缠绕者4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缠绕的关系,比较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脐带缠绕发生率为24.1%。其中脐带绕颈322例,占89.0%,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脐带缠绕周数增加,脐带过长的发生率随之增加。羊水Ⅱ、Ⅲ度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同时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增高。结论: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缠绕的基本因素。应在产前及时发现处于缺氧状态下的胎儿,可为选择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平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52-2753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的正确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分娩时诊断为脐带缠绕的319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无脐带缠绕者4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围生儿窘迫、窒息、死胎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缠绕导致产程延长,缠绕周数过多应选择性剖宫产;脐带缠绕致胎儿窘迫、窒息、死胎发生率增高;脐带缠绕者应定期产检,临产后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3.2%与9.6%,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适时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47例脐带缠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娩后了解脐带长度、缠绕周数及新生儿出生后情况来比较脐带缠绕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脐带过短无1例发生脐带缠绕,脐带缠绕的胎儿窘迫率为50.1%窒息率为93.8%死胎率2.7%.结论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脐带缠绕周数越多,则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也越大,而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缠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官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官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0%与10%,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干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适时助产,适当放宽剖官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头位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02%,窒息儿死亡率为2.27%。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前三位原因是脐带异常、胎盘功能障碍及宫缩过频过强。本文结果表明63.18%窒息儿有宫内窘迫,新生儿脐带缠绕者窒息发生率为11.20%;头位阴道难产儿窒息率显著高于顺产儿,尤以头吸产儿窒息率高达25.53%;出生体重<2 500g及≥4 000g,胎龄<33周及≥41周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加。作者指出产前B超检查认真探查胎儿颈部,减少脐带绕颈漏诊率,产间连续宫缩胎心监护并适时破膜了解羊水性状,可以尽早发现胎儿窘迫,预防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8.
胎儿宫内窘迫4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平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893-894
目的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42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47.9%与10.7%.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羊水过少、子痫前期、早产、胎膜早破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把握时机,及时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脐带缠绕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孕晚期B超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452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并记录分娩方式、产时羊水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胎监异常同时脐血流S/D比值〉3在羊水过少发生率、胎盘功能低下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胎监及S/D比值正常的孕妇。结论对胎儿脐带缠绕孕妇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诊断,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羊水过少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多发生于孕40周左右,出现最多的妊娠并发症为胎儿窘迫,B超检出率达94.11%.羊水过少发生率为4.40%;羊水越少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加强孕晚期B超的检测,提高羊水过少的诊断率,先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