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患者男,15岁,2002年6月12日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及左睾丸肿大及腹部肿物2个月入院。入院后行血象、血生化系列、B超、胸片及骨髓象检查拟诊为恶性淋巴瘤并于6月15日行左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左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B细胞系,中度恶性。术后21d给予CHOP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腹盆腔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疗效  相似文献   

2.
结外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少见,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更为罕见,报告一例如下。患者26岁,已婚。因妊娠伴高血压及腹腔肿物于1991年7月1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后穹窿可触及宫体外一肿物,质实,中等硬度,大小境界不清。“B超”提示晚期妊娠,右卵巢恶性肿瘤伴肝内、腹腔内、腹膜后广泛转移。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手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血性腹水约50ml。足月妊娠子宫。右侧卵巢增大约30cm×25cm×15cm,表面凹凸不平,外观灰白色间杂有暗褐色区域,与子宫后壁、盆腔右侧壁及部分肠壁粘连。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分离肿物,送病理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卵巢恶性淋巴瘤。巨检:送检标本为全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右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乳腺的恶性淋巴瘤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0岁,于2月前被击伤右乳,伤后发现右乳肿块,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肿块不缩小,乃转来我院。查体时于右乳头.外上方构及直径约scm肿块,质硬,边界清楚,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示右乳实性肿块,散在液性暗区。以右乳纤维腺瘤并瘤内出血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7c巾X6cmX4cm,质硬,包膜完整,边界清楚。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遂行保留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小裂核及无裂核细胞混合型。术后给予CHO…  相似文献   

4.
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该肿瘤术前诊断困难,需手术病理证实。我院近年来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65岁,左侧睾丸无痛性进行性肿大2月余,于1995年9月2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肝、脾未查到异常,腹部未及肿块,左侧睾丸9.0cm×5.0cm×4.0cm,表面光滑、质硬、无触痛,右侧睾丸无异常。腹部MRI未见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术中见左睾丸肿大伴鞘膜积液,与阴囊壁无粘连,于左内环口处切除左侧精索、附睾及睾丸。术后病理示高度恶性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累及精索。免疫组化结果:LCA( )、L-26( )、UCHL-1(-)、PLAP(-)。术后2周行CHOP方案化疗5个疗程、COEDP方案2个疗程。随访8个月、病情稳定,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15岁 ,2 0 0 2年 6月 12日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及左睾丸肿大及腹部肿物 2个月入院 ,入院后行血象、血生化系列、B超、胸片及骨髓象检查拟诊为恶性淋巴瘤并于 6月 15日行左睾丸切除术 ,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左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型B细胞系 ,中度恶性。术后 2 1d给予CHOP方案化疗 2个周期 ,化疗后腹盆腔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 ,疗效PR。化疗后 14d患者出现干咳 ,胸部CT扫描证实纵膈及内乳区淋巴结侵犯 ,同时骨髓象及外周血象检查支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经ProMACE CytaBOM方案化疗 4个周期 ,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宫颈息肉为临床常见的炎性增生病变,诊断并不困难。而当其炎症呈淋巴组织假瘤样增生时,病理极易与粘膜恶性淋巴瘤相混淆.本院1991年发现2例宫颈息肉,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相似、病理诊断曾一度误为恶性淋巴瘤,值得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患者年龄分别为38岁、35岁。职业为医生和商人。患者均因性生活后少量明道出血和白带多而求诊。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息肉.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及肝脾未见异常。B超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宫颈息肉。门诊部息肉摘除送病检。1病理检查息肉肿瘤物分别为1.scmXI·ZcmX0scm和1·scm…  相似文献   

7.
原发官颈的恶性淋巴瘤罕见,国内仅见二例报告,我院从1958年至今31年来见有本病二例,特予以报道。 病例1 住院号419551 32岁,妊3产1,因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多量水样恶臭白带1年,于1986年7月2日入院。入院检查,轻度贫血貌,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包块。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狭窄,前壁及双侧壁达下1/3,后壁达上1/3均为质硬结节状肿瘤经犯,官颈肿瘤与阴道肿瘤连结成块,子官体稍大,活动欠佳,双侧宫旁结节状增厚达骨盆壁,弹性差。肾图检查右肾无功能,左肾功能正常:CT扫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不大,左肾盂及右输尿管积水:官颈组织活检病理报告:弥漫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伴部分变性(病理号103511),诊断:原发宫颈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眼眶部恶性淋巴瘤少见,我们曾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男,56岁。1989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右眼外突3月余,逐渐加重,无发热及盗汗。同年5月3日 B 超检查示:右眼球后偏右可探及一2.1×2.0×2.3cm 肿块。肿块活检病理:恶性淋巴瘤,无裂细胞性(滤泡型)。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眼球外突;X 线胸片及腹部 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经 BACOP 方案化疗5周(总量:长春新碱10mg,环磷酰胺7000mg,平阳霉素70mg,阿霉素320mg,强的松2840mg),右眼恢复正常。同年8月1日复查 B 超:右眼眶内未见异常回声。完全缓解出院。1990年4月随访,患者情况良好。例2,男,26岁。1989年2月18日入院。患者1988年8月出现右眼球外突,无发烧及盗汗。同年9月 B 超检查示:右眼球后肿瘤,即行“右眼球后肿瘤摘除术”。病理:恶性淋巴瘤,淋巴浆细胞型。术前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术后曾单用环磷酰胺6000mg 化疗。1989年2月出现步态  相似文献   

9.
乳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罕见。据国外资料统计,占结外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2.2%[1],占乳腺所有恶性肿瘤的0.04~O.52%[2]。国内仅见少数报道。由于组织学上易与乳腺其它良恶性病变相混而造成误诊。现将我们在1992~1997年的3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性,46岁。左乳腺包块伴胀痛2个月。检查左乳腺可触及12×11×19cm的包块,局部皮肤呈鲜红色、桔皮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乳腺癌。行左乳腺根治切除及左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4个月仍在。送检乳腺切除标本。乳头轻度凹陷,乳头及周围皮肤约有9×7cm大小的区域呈杨…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精索粘液脂肪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16岁。左阴囊内精索肿物术后3周复发于1995年3月7日入院。1995年2月14日曾在外院行左精索肿物单纯切除术,病理报告:左精索粘液脂肪肉瘤。术后3周肿瘤原位复发且明显增大转入我院。查体:腹软,无压痛,未触及肿物,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腹股沟处均未触及肿物。左阴囊内精索上扪及一卵圆形肿物,6cm×5.5cm×4.5cm,表面光滑,质中硬,移动性小,无触痛,不能还纳,透光试验(一),肿物以下精索睾丸附睾及右侧精索睾丸附睾均未见异常,B超示肝、胆、胰、双肾正常,未探及肿物,胸片双肺正常,CT腹膜后及盆腔内未发现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少见,我们最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59岁。因右睾丸肿大半年,伴坠痛三个月于1989年1月13日在某院行右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睾丸约8×5×5cm,质硬,与周围无粘连。左侧睾丸正常。术前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术后半月住我院行辅助化疗。我院复阅手术病理切片报告:睾丸无裂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990年4月,患者因左睾丸肿大坠痛再次住我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无异常,左侧睾丸7×5×5cm、质硬。左睾丸穿刺涂片:查到恶性淋巴瘤细胞。患者拒绝再次手  相似文献   

12.
44例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病理分类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可欣  苏琦 《癌症》1995,14(6):446-449
本文对44例儿童恶性淋巴瘤进行免疫病理分类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临床主要表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消溲,苍白,发热及腹腔肿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3例,全部为弥漫 型,其中B淋巴瘤18例,裂,无裂细胞性和无裂细胞性各7例;T淋巴瘤14例,大部分为淋巴母细胞性;组织细胞性1例。  相似文献   

13.
恶性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外者,称为结外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约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15%.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约有10%~58%原发于淋巴结外,本病发生部位极广,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自1973年1月至1988年12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确诊为结外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15例,全部进行了随访,现就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卵巢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临床上罕见。经病理证实2例,兹报告如下:例1,16岁,女性,未婚,右下腹包块2月,伴腹痛。月经史正常,行B超检查提示右卵巢肿物。一般情况尚好,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所见。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大小6×5×4cm,右侧附件可触及10×8cm大小包块,质硬,左侧附件(一)。在硬麻下行右侧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卵巢肿瘤大小10×10×7cm,椭圆形,切面灰红色,鱼肉状,质脆,镜检,卵巢结构基本消失,瘤细胞大小一致,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瘤细胞可呈“列”兵式”(图1、2),核分裂象易见。病理诊断:原发性右侧卵巢淋巴浆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例2,22岁,女性,已婚,腹胀3个月,发现左下腹包块2月,伴发热。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一)。宫颈糜烂,子宫大小7×5×4cm,左侧附件可触及8×7cm大小包块,有压痛。B超提示左侧卵巢肿物。行左侧卵巢肿物切除术。病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1岁,于2000年10月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在本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术后病理:“(1)子宫内膜乳头状腺癌,浸润宫颈及肌层;(2)一侧输卵管见转移癌;(3)右侧盆腔淋巴结见转移癌(2/5)”,此次因腹胀、腹痛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均未扪及肿大,腹部膨隆,全腹均有压痛,以右侧腹尤为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罕见,我院1990~2000年间仅发现3例,其中2例来自宫体,1例来自宫颈。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表1)。表13例子宫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临床病理资料病例1病例2病例3年龄(岁)604632病史绝经15年,无诱因阴道持续出血20天下腹肿物,伴疼痛及阴道出血3个月阴道接触性出血1个月,查体未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双侧扁桃体及肝未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双侧扁桃体及未见全身浅表淋巴结、双脾肿大肝脾肿大侧扁桃体及肝脾肿大妇科检查子宫后壁结节状肿物,宫颈光滑,子宫增大,子宫侧后壁弥漫…  相似文献   

17.
睾龙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T)临床少见。我院自1989年~1996年收治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占同期睾丸恶性肿瘤的6.3%,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发病年龄为49~65岁。左侧、右侧、先发病于左侧术后3月右侧发病各五例。2例就诊时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块,1例伴有阴囊下坠感。包块大小为3X3X2~5X5X3cm。包块构质硬,实性感,无触痛,B超检查肿块均为低回声区。3例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肿大。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正常,CT及MRI检查未见盆腔淋巴结肿大。1例行骨髓穿刺,未见异常细胞,骨髓像正常。3例均行病…  相似文献   

18.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或类似肿瘤的疾病,均属恶性但程度不同。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而且实验室检查大多无特异性,因此诊断一般较为困难,我科曾收治三例结外表现的恶性淋巴瘤,现就临床表现与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例1.男、14岁。因鼻塞、鼻腔脓血性分泌物、发热、头痛三月余,外院诊断为鼻炎、鼻息肉并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收住本院。查体:见鼻背隆起以左侧为甚,额窦、左上颌窦有压痛,左鼻腔见一桑椹大、暗红、光滑、质脆、触之易出血肿物。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脾未扪及。X线检查副鼻窦片示左额窦、筛窦及两侧上颌窦透光度低、骨质模糊、左上颌窦腔缩小、窦壁增厚。其它有关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左鼻腔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经 对局部用~(60)Co放疗及COPP方案全身化疗后缓解出院。  相似文献   

19.
病例报告:患者女,44a。以不规则头痛6mo,近半月加重入院。既往右眼虹膜炎伴视神经萎缩。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未引出神经系统体征。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各项常规理化检查无异常。右眼失明(无光感),CT、MRI提示:右顶枕占位病变,呈均等密度(信号)样肿块,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效果明显,肿块周围水肿较明显。入院诊断:脑胶质瘤。病人于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孤立、轻度浸润,软、鱼肉样改变且伴中心坏死液化。肿瘤全部切除,术后病理及各项免疫组化检查诊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手术经过顺利,配合放疗,术后已3mo。  相似文献   

20.
非何杰金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系统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疾病,大多以颈或锁骨上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首发表现。我们在对353例经过病理证实的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分析中,发现1例是以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引起误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