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岩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313-3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头颅CT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分析86例新生儿HIE的头颅CT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86例新生儿HIE头颅CT分度为轻度37例、中度31例、重度18例;临床分度轻度35例、中度32例、重度19例。结论 在评估新生儿HIE时,应根据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综合分析,头颅CT表现特点和临床表现有相关性。新生儿窒息患儿应适时进行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2.
潘炳灿  刘英华 《当代医学》2011,17(23):66-67
目的探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住院治疗的HIE患儿,分析其影像资料,对比C分度T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34例患儿中轻度18例,中度11例,重度5例,合并颅内出血3例。轻、中度与临床完全符合,重度符合率为60%。结论 CT诊断HIE虽然有限,但依然是临床诊断HIE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晓鸿 《中外医疗》2012,31(3):173-174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及临床表现特点,探讨不同病程阶段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并将临床分度与CT分度作比较分析。结果 19例临床分度为轻度的患儿中13例CT表现为轻度,6例临床表现为正常。16例临床分度为中度的患儿中12例CT表现为中度,3例表现为轻度,1例表现为正常。10例临床分度为重度的患儿中8例CT表现均为重度,2例表现为中度。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73.33%,26.67%病例CT分度轻于临床分度。结论头颅CT表现能较客观反映HIE的临床分度,并能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CT分度有时轻度于临床分度,头颅CT正常不能否定HIE的诊断,需动态观察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80例头颅CT与临床分度诊断的关系。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为HIE患儿进行头颅CT扫描,对其临床分度和CT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病例CT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轻度87.5%,中度70.59%,重度60%。结论:HIE患儿头颅CT分型与临床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差异性,同时得出窒息越重,CT显示的脑损害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我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89例,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为出生后20分钟-7天。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儿68例,生后5分钟评分0—3分16例,〈7分6例,〈9分12例。根据HIE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轻度44例,中度30例,重度15例。全部病例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经CT诊断确诊,分析其不同临床分度、CT表现以及CT分度与合并颅内出血关系。结果本组36例患儿中轻度11例,中度13例,重度12例;CT分度正常3例,轻度10例,中度10例,重度13例;本组CT分度33例患者中,合并硬膜下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实质出血6例,其他4例,轻度合并颅内出血患者明显少于中度、重度。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C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7例新生儿HIE的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与CT分度符合率轻度18.9%,中度86.4%,重度66.7%。新生儿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一致性较差(P<0.005)。结论: HIE是多因素致病,以窒息为首要病因,宫内窘迫所致的HIE引起的脑损伤较出生时窒息重。  相似文献   

8.
田耀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95-1896
目的: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对73例HIE患儿进行CT头部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28例诊断为轻度HIE,32例诊断为中度HIE,13例诊断为重度HIE。结论:CT能及时准确诊断HIE。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价值,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80例HIE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按1996年杭州会议修订的HIE临床分度标准,轻度45例,中度23例,重度12例.出生后1 h至3 d内行头颅第一次CT检查,检查时间最早于生后1 h,最长生后3 d,治疗7 d行第二次头颅CT检查.结果 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为90%,合并颅内出血(ICH)23例;胎头吸引助产者均合并ICH;治疗14 d后头颅CT结果异常12例,均为第一次头颅CT重度或中度合并ICH者.结论 HIE患者头颅CT的严重程度能较客观反映HIE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是否合并ICH,10 d后第二次头颅CT结果对判断预后及确定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民侠 《右江医学》2003,31(4):354-35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情况 ,并将临床分度与CT分度作比较分析。结果 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并不完全一致 ,临床中、重度病人无CT轻度改变 ,而临床轻度病人CT呈中度表现较多。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时作头颅CT检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尽量减少存活者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测定105例轻、中、重度新生儿HIE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酶(α-HBDH)的浓度,评判HIE的病情。结果 HIE患儿血清AST、CK、LDH和α-HBDH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不同临床分组HIE患儿之间血清LDH、AST、CK和α-HBDH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HIE病情加重,这几种酶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心肌酶谱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琳琳  李胜  邹文远 《西部医学》2010,22(9):1712-1713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经临床确诊为HIE的新生儿CT及临床资料。结果 HIE临床及CT表现上均分为三度,轻度70例,中度265例,重度35例,病灶CT值均低于18 Hu。结论 HIE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并参考病灶CT值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CT分度对评价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HIE患儿CT分度与预后随访结果及预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中度HIE患儿远期预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缺陷;而重度HIE患儿远期预后存在严重病残。结论:CT对中、重度HIE患儿远期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血浆内皮素 (ET)、甲状旁腺素 (PTH)和血钙的变化。方法 :轻中重度组HIE患儿于出生后 72h内分别测定血浆ET、PTH和血钙 ,其中ET、PTH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各组两两比较 ,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HIE各组患儿血钙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ET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 ,中度HIE组与重度HIE组之间差异显著 ;中重度HIE组血浆PTH值显著低于轻度HIE组和对照组 ,中重度HIE组间、轻度HIE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浆ET升高 ,血钙下降 ,且临床分度愈重 ,差异愈明显 ;中重度HIE患儿PTH下降 ,为临床早期评估HIE程度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水平检测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 HIE例患儿,按照其病情的轻重区别分为轻度组(n=23)、中度组(n=18)和重度组(n=9),并选择同一时期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0名.分析对比其心肌酶谱及cTn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IE患儿心肌酶谱内CK、CK-MB、LDH、HBDH均高于正常新生儿,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HIE新生患儿cTnI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的检测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27例、重度24例) 84例(HIE组),均常规胞二磷胆碱及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治疗,另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52名(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72 h和7 d动态检测2组VEGF、CK-BB水平。结果:出生后24 h和72 h,HIE不同程度组患儿VEGF水平均为重度组 > 中度组 > 轻度组,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出生后7 d,HIE各组与对照组VE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生后24 h、72 h和7 d,HIE不同程度组患儿CK-BB水平均为重度组 > 中度组 > 轻度组;出生后24 h和72 h,HIE各组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出生后7 d,重度、中度HIE组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HIE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IE患儿VEGF、CK-B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动态检测有助于判断HIE患儿脑损伤程度,对于HIE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足月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50例足月新生儿,中度HIE和轻度HIE和对照各10例,重度HIE20例,其中2周后明显好转者10例,2周后无明显者10例。取出生后3 h内和第7天时(仍存活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10 d,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阳性表达细胞。结果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的具有神经细胞标志Nestin的细胞数,生后3 h重度HIE症状好转组(68.99±7.85)、症状无好转组(71.43±6.88)、中度HIE(73.34±6.46)、轻度HIE(70.46±6.66),与对照组(71.13±7.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2,P〉0.05)。生后第7天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具有神经细胞标志Nestin的细胞数,重度HIE新生儿症状好转组明显增高(94.50±15.57 vs 68.99±7.85,t=4.657,P=0.000),且高于同时期症状改善不明显组(94.50±15.57vs 69.48±5.32,t=4.621,P=0.000)。结论重度HIE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高低与中枢症状改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头颅CT改变。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入院后已确诊为HIE,病情稳定,生后7d以上的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头颅CT正常为21例,无效2例。结论:高压氧治疗HIE疗效显著,CT改善明显,有待进一步随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