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建立针对重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移植治疗前HLA配型策略,探讨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与其母妊娠胎儿之间,是否可以接受移植治疗,减少过度医疗消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①采用反向探针杂交技术,确定患儿及其父母亲的地贫基因型;②对确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拟采取脐带血移植治疗时,抽取母亲妊娠16周±胎儿羊水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及HLA配型。结果10例重型地贫中有8例拟行脐带血移植治疗,其中3/8例胎儿HLA与患儿全相合,2/8例不相合自愿终止妊娠,还有3/8例不相合继续妊娠。结论①胎儿羊水HLA配型对重型地贫脐带血移植治疗供体选择有重要意义;②一次性抽取羊水即可实施地贫基因诊断又可HLA配型;③计划配型策略可以指导重型地贫父母正确选择脐血移植供体,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患儿外周血红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重型β地贫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1例重型β地贫、24例中间型β地贫和50例正常健康儿童外周血红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β地贫患儿外周血红细胞CD55的表达水平75.78±7.29%,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明显减低(P0.01),CD59的表达正常;中间型β地贫CD55和CD59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型β地贫患儿由于红细胞CD55的表达明显减低,导致补体系统对红细胞造成破坏,从而加重了患儿的贫血症状。此发现对今后重型β地贫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MOEA技术快速诊断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我国南方诸省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之一。由于目前对β-地贫尚缺乏有效的疗法,故开展产前诊断杜绝重型患儿的出生,是预防该病、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ASO)斑点杂交技术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儿长期输血治疗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法(ELISA)检测8例长期输血重型β-地贫患儿输血前后血清EPO含量,15例轻度地贫和4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EPO含量。结果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明显增高(P〈0.001),输血前后EPO含量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轻度地贫患儿与健康对照组E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输血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增高显著,输血治疗对EPO无影响,轻度地贫患儿EPO含量与健康儿童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产前诊断,以减少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通过婚育地中海贫血高危夫妇行地贫基因检测,对同型有出生重型地贫患儿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480例高危孕妇中,重型或中间型β地贫29例,重型α地贫56例,中间型α地贫41例。结论通过对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产前基因诊断,快速准确检测出重型地贫胎儿,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防止重型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子女出现重型地中海贫血机会高,为探讨玉林市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的孕妇胎儿地中海贫血发生状况,为防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玉林市1313例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的孕妇胎儿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 1313例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的孕妇中检测出胎儿正常基因型307例,占23.38%;静止型α地贫156例,占11.88%;轻型α地贫329例,占25.06%;轻型β地贫134例,占10.21%;中/重型β地贫51例,占3.88%;复合型轻型地贫57例,占4.34%;复合型中间型α地贫18例,占1.37%;复合型重型α地贫12例,占0.91%。结论对夫妇同型地中海贫血的孕妇胎儿地贫检测,可降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活产人间,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贫防治项目的实施对百色市预防出生缺陷所产生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11年至2015年百色市地贫防治项目实施5年间,百色市12个县、区上送的地贫表型筛查双方阳性的孕妇夫妇的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本地区12个县、区人群地贫基因诊断率、产前诊断率及重型地贫儿干预率,对整个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地中海贫血防治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本地区群众对地贫的认识,妊娠夫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人群逐年增加,5年间百色市12个县、区发现地贫筛查阳性病例夫妇12 285对,基因诊断8381对,基因诊断率68.22%,检出妊娠中、重型地贫儿风险的夫妇有2624对;进行产前诊断有2103例,产前诊断率80.14%;共诊断出318例重型地贫儿并进行早干预,共引产292例,干预率91.82%。百色市的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率、产前诊断率、重型地贫儿干预率逐年上升,孕周28W重型地贫出生缺陷儿率逐年下降,2011年与2015年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百色市是地贫高发区,胎儿水肿综合征为本市出生缺陷的主要病种之一。百色市政府按照自治区政府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贫防治项目》的要求,通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大规模人群的地贫筛查、地贫基因诊断、高危地贫儿的产前诊断及重型地贫儿的干预等地贫防治措施,实施5年间,效果显著,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人群逐年增加,孕周28W重型地贫出生缺陷儿率逐年下降,有效地避免重型地贫儿的出生,大大降低了百色市出生缺陷率及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均为β地贫携带者其成孕时生物学三节律与孕育重型地贫胎儿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双方为β地贫携带者夫妇受孕时的时间生物学三节律,指导其在双方在情绪、体力、智力的最佳状态受孕,并与随机受孕的同为双方β地贫携带者夫妇比较孕育重型β地贫胎儿几率,应用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节律数据与生育质量各自及相关是否有联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育重型地贫胎儿相对值t检验:t=2.48,P〈0.05。结论双方在情绪、体力、智力的最佳状态受孕,孕育重型β地贫胎儿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均为α地贫携带者其成孕时生物学三节律与孕育重型地贫胎儿关系。方法前瞻性检测双方为α地贫携带夫妇时间生物学三节律,指导其在双方在情绪、体力、智力的最佳状态受孕,并与随机受孕的双方α地贫携带夫妇比较孕育重型地贫胎儿几率,应用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节律数据与生育质量各自及相关是否有联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育重型地贫胎儿相对值t检验:t=2.44,P〈0.05。结论双方在情绪、体力、智力的最佳状态受孕,孕育重型α地贫胎儿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清远市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的产前基因诊断情况,以期能够有效避免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降低清远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513例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19例瑶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所有高危孕妇进行基因诊断分析,同时在孕期对风险胎儿行脐血或羊水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531例地贫高危孕妇中共113例(22.08%)基因诊断显示为正常,静止型和轻型α-地贫分别为56例(10.83%)和121例(23.54%),中间型和重型α-地贫分别为44例(8.54%)和60例(11.67%),轻型β-地贫和轻型β-地贫并α-地贫分别为60例(11.67%)和29例(5.63%),中间型和重型β-地贫分别为14例(2.71%)和17例(3.33%);135例中重型α和β地贫孕妇中间型α地贫常见的基因类型为--SEA/-α3.7、--SEA/-αCSα和--SEA/-α4.2,重型α地贫常见基因类型是--SEA/--SEA,中间型和重型β地贫常见的基因类型是β41-42/β41-42、β41-42/β17和β41-42/β-28,临床上应予以重视。77例重型α和β地贫孕妇经建议均选择终止妊娠,58例中间型α和β地贫孕妇经过充分风险告知后39例选择终止妊娠,19例选择继续妊娠。19例瑶族孕妇中检出4例重型地贫胎儿(3例巴氏水肿胎、1例重型β地贫)。结论通过广泛实施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对于地中海贫血高危孕妇进一步进行产前基因诊断,能够有效分辨出中间型和重型地贫胎儿,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预防重型地贫胎儿的出生,减轻地贫患儿家庭及社会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产前检查中实施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遗传病之一[1],由于重型地贫患儿都会夭折或严重贫血,目前尚无法根治,因而预防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所在.我院依照<母婴保健法>的精神,为杜绝白云区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将地贫筛查列为产检和婚检项目.自2001年开展"白云区重点人群地中海贫血的筛查与产前诊断"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明显成效.现将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3 年11月地贫筛查与基因诊断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筛查对可疑地贫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对夫妇为同型地贫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方法患者MCV〈82tl时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用PCR及RDB法基因诊断。结果在14768例被筛查人群中,MCV异常1245例,占8.43%,夫妇为同型基因携带者53对,占0.36%,主动发现重型地贫胎儿14例,占26.4%,结论在地贫高发区进行地贫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避免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阐述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展基于社区的控制重型α和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预防模式.方法 构建由6家医院组成的二级地贫遗传服务网络,以珠海市婚前医学或产前检查人群作为筛查对象,采用常规杂合子筛查策略,以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流程进行α和β地贫特征的筛查.对所有地贫疑诊对象进行随访和遗传咨询,并采用基于PCR的分子诊断技术对高风险夫妇进行确诊.在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情况下,对高风险妊娠实施产前基因诊断并通过选择性引产淘汰受累的重型地贫胎儿.结果 从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筛查了85522例拟婚育龄青年和10439例孕妇,婚检地贫筛查覆盖率达到71.38%.在6563例地贫筛查阳性的病例中,α和β地贫分别为4312例(4.5%)和2251例(2.3%);总计发现148对有生育重型地贫儿可能的高风险夫妇(α地贫103对,β地贫45对),其中有142对(95.9%)高风险夫妇进行了产前诊断(α地贫98例,β地贫44例).本项目启动后共减少了41例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其中包括Hb Barts水肿胎23例、Hb H病4例和重型β-地贫14例.结论 这是我国首次基于社区水平的、在拥有129万人口的珠海市实施的前瞻性α和β地贫预防监控计划.这一预防模式对我国其他地贫高发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地贫和其他血红蛋白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血红蛋白(Hb)电泳、抗碱Hb试验对6436学生进行轻型β地贫筛查及家系追踪调查,并对7例重型β地贫用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鉴定β地贫基因突变型。结果 筛检出轻型β地贫149人,检出率为2.31%。7例重型β地贫的基因有6种突变类型,其中一种为CaP下游第40-43位核苷酸序列发生缺失(-AA AC)。结论 重庆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属β地贫高发区之—,7例重型β地贫基因鉴定出6种突变类型,发现一种新的突变类型,提示重庆地区β地贫基因异质性复杂,这可能与重庆地区人口来源的多重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对6种不同形式的复合型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12例进行产前诊断,结果是正常胎儿3例.β地贫杂合子3例,HbE杂合子1例,α地贫1复合HbE杂合子1例,α地贫1复合β地贫1例,重型α地贫(Hb—Batrs’水肿胎儿)2例,重型α地贫1例。  相似文献   

16.
β地中海贫血研究进展与出生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在我国南方发病翠为0.67%,华南、西南地区的发病率较多,患者除见于汉族外,还见于壮、黎、苗、回和瑶等11个少数民族。8地贫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尤其是重型患者,一则预后严重、二则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责任。检索近几年发表的地中海贫血相关文献、超过370篇,它囊括了地贫的基础研究、治疗研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基因诊断以及地贫的优生与社会伦理、地贫的社区预防与监控。下面我们对β地贫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对重型地贫出生干预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出生干预的可行性。 1.β地贫的分子遗传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β地贫的珠蛋白基因突变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特点,其基因突变型全世界已发现有170多种,中国人中已发现25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中海贫血基因产前诊断病例,了解重型地贫胎儿的基因型状况。方法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获取胎儿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地贫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53对夫妇的胎儿分别检出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10例,HbH病1例,α地贫-1杂合子16例,α地贫-2缺失型1例,静止型α地贫5例,β地贫中间型(BEM)2例,重型β地贫6例,轻型β地贫12例,其中α、β复合型轻型地贫4例。结论 PCR产前基因诊断法能有效地检出各种常见地贫杂合子和纯合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产前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筛查阳性的患者及其胎儿进行β-地贫基因分析,对可疑罕见β-地贫患者采用基因测序法进一步确诊,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方法通过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分析为可疑β-地贫的病例,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17种常见β-地贫基因点突变,对于未发现常见突变者采用β珠蛋白基因DNA测序。结果先证者有MCV和MCH降低,Hb A2升高的血液学表型,临床常规试剂未检出17种β-地贫基因点突变,基因测序为罕见β-地贫CD8/9(+G)突变杂合子,产前诊断胎儿为重型β-地贫:βCD17/βCDS8/9(+G)。结论对夫妻一方确诊为β-地贫,另一方有明显血液学表型但排除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的患者,应采用其它方法进一步确诊,并对其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5-2011年间在我院产前诊断为重型α-地中海贫血、中间型α-地贫血红蛋白H病胎儿检出情况。方法对夫妇双方经地贫基因检测诊断为α-地贫基因携带的妊娠妇女,且双方为可能生育重型α-地贫和/或血红蛋白H病患儿的基因组合进行产前地贫基因诊断。主要检测三种缺失:--SEA、-α3.7、-α4.2以及罕见的--THAI缺失;三种点突变:ααCS、ααQS和ααWS点突变类型。结果双亲可能生育重型α-地贫患儿风险的组合有86例次,检出重型α-地贫24例,理论上子代发生频率为25%的实际检出率为27.9%。双亲可能生育血红蛋白H病患儿风险的组合78例次,检出中间型α-地贫血红蛋白H病30例,理论上子代发生频率为25%的组合实际检出率为32.8%;理论上子代发生频率为50%的基因组合实际检出率64.3%。结论根据双亲基因组合,子代重型α-地贫和血红蛋白H病实际检出率均略高于理论发生频率的检出率,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婚检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与产前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减少本地区中重症α和β地中海贫血儿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取在本院婚检的5810对育龄男女进行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初筛阳性者进行基因诊断,对有生中重症地贫儿风险的配偶,于妊娠中期进行胎儿产前诊断.结果 5810对婚检男女中,高风险者73对,占1.26%,对其中51例妊娠进行羊水产前诊断,检出重型β地贫7例,Hb Bart's水肿胎3例,HbH病3例,对重型地贫胎儿予终止妊娠.结论在高发区婚检人群进行地贫筛查,对预防重型地贫儿出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