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永跃  边茹  司华 《医学信息》2009,22(6):493-495
目的采用吻合口纵隔胸膜包埋、胃底再造治疗贲门癌,来进行防止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胃底再造,吻合口下肺韧带包埋术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式。结果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例,发生率为4%,而实验室无吻合口瘘发生,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结论吻合口纵隔胸膜包埋、胃底再造术治疗贲门癌具有一定的抗瘘效果及明显的抗反流作用。该术式操作较为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防控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前切除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腔引流,研究组行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统计康复指标(引流管内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瘘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有关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5.00%(P<0.05).研究组二次手术率0.00%低于对照组16.67%,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率0.00%低于对照组18.75%(P<0.05).研究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具有预防吻合口瘘效果,且能减少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与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止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改良食管胃层-层吻合包埋缝缩法治疗食管贲门癌97例,随访3个月到2年。结果: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访83例无吻合口狭窄及术后返流发生。结论:该手术方法能够减少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左中寅  付庆林 《医学信息》2007,20(7):617-618
目的总结5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口瘘的治疗体会,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口瘘的临床资料,12例二次手术治疗,38例保守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死亡3例,手术治疗死亡4例,死亡总数7例,总死亡率14%。结论手术切口的选择,保证吻合口的血液供应,大网膜包绕吻合口,营养支持是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早期吻合口瘘,如无明显的手术禁忌证,则选择采用二次手术予以治疗。中晚期吻合口瘘患者,保守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探讨胸中段以上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方法 改进,为临床胸中段以上食管癌患者提供另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近三年来200例胸中段以上食管癌患者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所采取的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明确该手术方法 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对200例胸中段以上食管癌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采用左侧开胸,将胃沿食管床经主动脉弓后方向上提至颈部,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做一纵行切口,将胃和食管行端侧吻合,采用4-0的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的方法 进行吻合,并将吻合口包埋入胃内,以减少术后吻合口返流,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采用左胸左颈两切口,颈部食管胃端-侧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并将吻合口套入胃内以抗返流,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为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常并存食管气管瘘,易并发肺部严重感染.畸形的闭锁食管上、下断端间隔一定距离,使吻合口张力高,因而手术操作复杂,缝合精细度要求高、难度大,术后常并发吻合口瘘和食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5%~20%和30%~ 40%.我院2010年11月收治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新生儿,改进常用的吻合口全间断缝合方式,采用半连续缝合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成功救治.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探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施行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中死亡2例,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出血6例,术后吻合口狭窄6例,术中吻合器机械故障5例。结论机械吻合安全、简单、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是应规范手术操作,选择适当型号的吻合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2000年1月6日至2007年10月18日849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采用手工吻合,颈部吻合口瘘7例,治愈4例,死亡3例,无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及吻合方式、胸腔感染、抗菌素应用、基础疾病、吻合口张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后,有许多种食管重建的吻合方法,但是无论那一种吻合方法均有一定的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为了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我院从1987年1月至1992年2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386例,其中贲门癌及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端端吻合术254例,占63.4%,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吻合器机械吻合在食管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2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比较圆型吻合器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组术后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均较手工组缩短。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死亡率,机械吻合组分别为0.86%、1.72%和0.86%;手工吻合组分别为4.34%、6.52%和4.34%。结论机械吻合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优于手工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78例,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康复情况,总结手术技巧和围术期的处理经验。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61例(78.3%)常规开胸手术,17例(21.7%)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单肺叶切除72例(92.3%),双Nni-切除6例(7.7%);联合肺动脉成形18例(23.1%),其中肺动脉袖式切除3例(3.8%)。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大出血2例(2.6%),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1例(1.3%),心功能不全3例(3.8%),各种心律失常13例(16.7%),肺部感染5例(6.4%),肺不张6例(7.7%)。所有患者均经积极处理后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恰当的术中和围术期处理有利于防治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的并发症。胸腔镜辅助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具有显露充分和创伤较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114例胃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56例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对2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RBC、HGB、TP、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术后腹泻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倾倒综合征及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疗效明显优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年龄、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2005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的23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器械吻合明显优于手工吻合。术后近期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手法吻合跟器械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口径吻合器组跟小口径吻合器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大口径吻合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低于小口径吻合组。不同年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7.89%和10.00%,≥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其它组高。结论应用吻合器行器械吻合与手法吻合相比,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明显减少瘘的发生,而吻合器15径大小影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高龄不是手术禁忌,但需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4.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48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食管癌34例(70.8%),贲门癌14例(29.2%),术前合并其他脏器疾病35例(72.9%),术式为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术后2 d至3个月出现不同并发症经综合治疗45例痊愈(治愈率93.75%),死亡3例(死亡率6.25%)。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以预防为主,针对其体质特点进行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腔镜下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Ivor-Lewis组(33例)和McKeown组(29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cKeown组相比,Ivor-Lewis组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胃排空延迟、乳糜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均安全有效,但Ivor-Lewis术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控制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0例伴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组)与52例正常成人自愿者(正常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和HF指标均降低,LF指标升高,具有显著差异。伴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比较,HRV指标异常变化趋于恶化。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到损害,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I、II期乳腺癌患者76例,术中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42例(实验组),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1月时分别为19.1%和73.5%,术后3月时分别为7.1%和61.8%,术后12个月分别为2.4%和50.0%,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I、II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崇耘 《解剖与临床》2009,14(2):106-108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肠减压应用于结肠癌性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57例急诊结肠癌梗阻患者,术前未行肠道准备,术中徒手排空梗阻近端肠道内容物,不进行术中肠道灌洗,在保证远端肠管通畅并消毒吻合口残端后进行吻合。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36例;乙状结肠及部分直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术12例(Dixonsy术7例,改良welch术5例),盲肠癌与乙状结肠内瘘切除、回结肠及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吻合1例。结果:治愈52例(91.23%),好转3例(5.27%),死亡2例(3.51%);术后并发伤口感染2例(3.51%),吻合口漏1例(1.75%),均治愈。结论:术前积极纠正全身情况,术中遵循“上要空、口要正、下要通”的原则,作好肠道减压排空处理,结肠癌性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胸前外小切口在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手术治疗,实验组90例采用左胸前外小切口,对照组88例采用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并发症、切除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淋巴结清除数、肿瘤切除率和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胸前外小切口食管癌手术治疗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疗效好,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切口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中晚期食管癌的单纯光动力治疗与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的短期疗效,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化疗的治疗模式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光动力治疗及光动力+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Ⅲ~Ⅳ期),其中单纯光动力治疗27例,光动力+化疗治疗33例。光动力治疗使用光敏剂Photofrin 2mg/kg,48h后内镜引导下使用波长为630nm的激光照射,综合治疗组化疗方案为5-FU+DDP,动力治疗后1周开始化疗,共化疗4周期。结果60例病人随访时间全部满2年,综合治疗组和单纯光动力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5.2%、93.9%,内镜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5.2%、90.9%,无明显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9.6%,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Ⅲ期为22m、13m;Ⅳ期为7m、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光动力+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短期疗效相当,2年生存期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