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对S—IgE及IL-4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组(A组),鼻炎康组(B组),安慰组(C组),观察他们白细胞介素4(IL-4)血清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5.12%,6.98%。A,B组疗效均优于C组(P〈0.01);PAR患者治疗前的IL-4、S—IgE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A,B组的IL-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的S—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IL-4的差值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S—IgE的差值两两比较A与B有显著性差异(P〈0.05),A与C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A,B组对PAR均有治疗作用,但A组优于B组;A,B组均能降低PAR患者的IL-4水平,但A组优于B组;A组能降低PAR患者的S—IgE水平;过敏性鼻炎口服液通过同时降低PAR患者的IL-4、S—IgE水平而有效地治疗PAR。  相似文献   

2.
补肾祛邪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祛邪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肾祛邪方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氟雷他定和辛苓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为88%,半年后显效率为82%;对照组近期显效率为76%,半年后显效率为2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祛邪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PA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IgE和EO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总IgE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的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PAR患者升高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从而纠正患者的超敏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地观察鼻敏煎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患者血清Th1及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以及改善中医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以鼻敏煎口服及鼻腔冲洗治疗,对照组以鼻炎片口服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下降,IFN-γ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敏煎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改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型患者的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机理。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给予温养化痰方;对照组31例,服用固本咳喘方。疗程为168d。尔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和机理探讨。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80.3%,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愈率为3.2%,有效率70.97%。治疗组的血清IgE、ECP、IL-4浓度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而血清IFN-1浓度上升(P〈0.01);治疗后组问比较,治疗组的血清Ig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ECP浓度也较对照组低(P〈0.01),血清IFN-Y浓度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血清IL-4浓度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温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波足浴结合穴位按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啶,治疗组采用中药超声波足浴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4)、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6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4、IgE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gE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超声波足浴结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4、IgE水平、改善患者的体质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冯纬纭  周兴玮  洪元庚 《四川中医》2008,26(12):110-111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机制。方法:本课题将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组(A组),鼻炎康组(B组),安慰组(C组),观察他们血清特异性IgE(S-IgE)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65.12%、6.98%,A、B组疗效均优于C组(P〈0.01);A组的S-Ig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通过降低PAR患者S-IgE水平而有效地治疗PAR。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阴止血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2、IL-6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阴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养阴止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用CBA(微量样本流式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IL-2、IL-6水平。结果整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水平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止血方是治疗阴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有效方剂,并能够调节患者血清中IL-2、IL-6的水平,通过调节免疫、改善机体内环境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观察健脾通窍法联合YAG激光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R患者随机分成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用EHSA法检测AR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L-4下降、IFN.7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通窍法中药联合YAG激光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渍消I号方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49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溃消I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与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65.2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消I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桂宁荨汤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EO)玉桂宁荨汤治疗组和咪唑斯汀对照组。观察两组对风寒型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嗜酸性粒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E、IL-4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玉桂宁荨汤可降低患者血清IL-4、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熄风方配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将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对各组疗效进行观察,做出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Webster量表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熄风方与美多巴合用对PD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减轻美多巴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滋肝补肾方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方法将10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滋肝补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风中医病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中风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滋肝补肾方对恢复期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气虚血瘀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PAR)发病之间的关系及克敏饮治疗PAR的疗效机理。方法:随机选择60例符合PAR气虚血瘀证诊断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克敏饮益气祛风、养血活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斯特林抗组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近期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16.67%,总有效率83.33%。经Ridit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复发率50%,对照组为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症状之一鼻堵的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白介素4(IL-4)测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证实气虚血瘀是PAR的重要病机,克敏饮能有效的改善PAR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使IL—4水平降低。立足整体调理则可能是本药有效治疗PAR且复发率降低的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2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和治疗组(n=118);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结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治疗组口服玉屏风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29%)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治疗前(2.51±0.4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甲体积评分(1.79±0.36)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38),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109.53±38.64 pg/mL)、IgE(139.07±50.38 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4(147.47±47.29 pg/mL)、IgE(178.53±53.08 IU/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2(67.84±12.36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6.81±14.94pg/m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炎清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及寻求二者相关性。方法:总结41例实验组患者服用鼻炎清治疗疗效(症状积分),并选取22例非变应性鼻炎住院病人设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IgE和IL-4水平,且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药前、后比较,血清中IgE浓度和IL-4浓度明显下降(P〈0.01),而实验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IgE浓度和IL-4浓度明显增高。结论:IgE及IL-4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鼻炎清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有抑制浆细胞产生IgE及IL-4的功能。血清IgE和IL-4相关性分析中证实二者具有相关性,说明IL-4具有诱导产生IgE并调控IgE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欧博鼻炎冲剂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实验大鼠血清IL-4(interleu-kin-4)、IL-5(interleukin-5)、总IgE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实验大鼠模型的作用与疗效。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以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作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组。给药28d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4、IL-5、总IgE的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4、IL-5、总IgE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IL-4、IL-5、总IgE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欧博鼻炎冲剂通过降低大鼠血清IL-4、IL-5、总IgE的含量,起到抗变态反应,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喜玲 《河南中医》2014,(11):2129-213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代偿期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ST、ALT、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防芷汤对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左西替利嗪+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防芷汤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44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44例,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IgE及IL-4均显著降低(P〈0.05),IL-12均显著增高(P〈O.05),且治疗后观察组IgE及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防芷汤在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的同时,可对免疫功能进行平衡调节,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214例确诊为PAR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中药组各107例,针刺组采用补脾益肺,散风祛邪,宣通鼻窍的原则治疗,取穴足三里、迎香、印堂、合谷等;中药组口服辛芩颗粒.治疗24天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组随机抽取的30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4/IFN-γ、IgE和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C)百分比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 近期临床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9%,中药组为74.8%;远期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80%,中药组为55%.针刺可通过调节IL-4、IFN-γ水平,调整IL-4/IFN-γ平衡,抑制血清中IgE水平,降低EC百分比.结论 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