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林娥 《大家健康》2016,(3):261-262
随着该国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力度加大,人性化护理也成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会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心理是由于外界和自身因素共同引起的.焦虑心理对于术前的患者来说,会造成一些问题及影响,而这种问题及影响通常是有害而无利的,因此就要求在患者术前进行人性化的护理.该文就主要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术前焦虑展开研究,希望可以给该国医疗带来一些帮助,希望可以给手术患者带来一些福音.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发展的需要,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越来越重要,由于各种疾病在给患者造成躯体伤痛的同时,均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刺激,由于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等各种不良情绪都可影响病人的愈后.所以,对各类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有效恢复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或死亡,极易引起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继而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因此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的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压力,增加了手术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及时而准确地分析和掌握这种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方法在围手术期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结果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得到明显改善,主动配合治疗.结论加强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显著改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浅谈骨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1例手术病人,主要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上来探讨对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护理体会.结果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骨科病种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加.骨科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所需的康复时间长,给骨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结论骨折作为一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在心理上产生负性刺激,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骨折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给于2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急性期疼痛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进水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26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关节疼痛症状全部缓解,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尿酸、血沉降至正常.结论 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尽量减少痛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就诊的22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这样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患者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诱发心力衰竭、腹腔积液、高血钾等并发症.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在输液过程中发生外渗,不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伤痛,严重者将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和护理输液外渗非常重要.笔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40例,采取专人与患者交流的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对患者入院后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危害而且精神上造成心理压力,入院后及时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癌症作为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一旦确诊,对患者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同时癌症的治疗,如手术、放疗或化疗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生理不适和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反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运用认知行为技术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医学模式和健康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疾病谱从纯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心理模式转移,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提高到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种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密切相关的疾病,由于皮肤病病程长,症状反复,迁延不愈等特点,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心理压力、不良情绪可减弱机体抵抗力,不利于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折磨,导致患者性格怪癖、忧郁、悲观、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就要求合理工作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来解除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医院收治了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疼痛护理、急性期护理指导、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后,关节疼痛症状全部缓解,血尿酸、血沉降至正常.结论饮食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作的关键,实施针对局部疼痛的护理和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护理,尽量减少痛风给病人带来的剧烈疼痛,给予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4.
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肢(指)患者大都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患者带来身心两方面的巨大伤害.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住诊断肢(指)再植患者28例,针对患者不同个性、年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刺激,是一个负性生活事件,必定引起心理应激.恶性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在心理上和精神上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创伤.为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我们对52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定,并就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心理障碍的干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手术护士走出大门走进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给患者提供更温馨更全面的护理.方法 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给病人提供关怀支持和帮助,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结论 病人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疗护理环境.本文从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手术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相关问题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对心理护理认识和护理技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提高危重症监护水平.方法 探讨监护环境中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操作环境中存在给患者康复带来负性影响的因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降低了监护环境对患者的负性影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创造良好的监护环境,提高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输液是门诊中较为常用的、疗效较为显著的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方法。由于这种操作会造成疼痛,而且存在体位的限制和空间的制约,常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晨惧和不适。为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输液给患者带来的不适,这就要求护士在输液时要加强心理护理,而且将心理护理贯穿输液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输液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起到输液治疗的良好效果。现将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程反复冗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以对症护理为主,心理护理为辅,及时发现和护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压力,增加了手术的不字全因素.因此,及时而准确地分析和掌握这种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普外科2003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45例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