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发病原因以及出血量和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自发性脑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血量多少分为A组(出血量<2ml)21例、B组(2ml<出血量<5 ml)17例、C组(出血量>5 ml) 22例,分析三组原发高血压和饮酒情况以及出血量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例达到75.00%,饮酒者比例达到46.67%;A组与B、C组之问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B、C组之间患者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诱因,长期饮酒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高低与年龄大小无关,但是出血量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出血量越大,临床表现和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宋学云  杨杰  白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188-218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类型及预后.方法:对4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4例.脑桥出血37例,中脑出血5例, 波及中脑、脑桥、延髓出血4例.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首选.结论:高血压是脑干出血主要原因,脑干出血量的多少决定着临床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范德先 《中外医疗》2008,27(23):170-17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1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1例中,高血压30例、长期饮酒10例,体征以运动障碍最多.结论 高血压是脑干出血主要原因,长期大量饮酒也是重要因素,脑干出血量的多少,决定着临床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49例(82%)。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多见(80%),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本组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8.7%),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者预后差,病死率高(62.5%);出血量>10ml者病死率极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但对小量桥脑出血的准确率CT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发年龄50~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8例(66.67%),发病时血压升高33例(78.57%);在脑干出血及中桥脑出血最多见(76.19%);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22.22%),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7.78%);出血量〉10ml病死率极高(100%)。结论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CT是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安全、可靠诊断方法;早期行气管切开及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及降低死残率;严格控制血压是预防原发性单纯性脑干出血的重要措施。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脑干功能受损程度及全身器官功能状态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和CT及MRI的表现,探讨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31例病例,对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1例中,平均年龄5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1例,出血量≥5ml,症状复杂者死亡率高。出血部位局限或出血量<5ml者死亡率低。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治脑干出血患者46例,收集诊治的有关资料,做临床汇总分析.结果:死亡21例,存活25例.结论:发病后很快出现昏迷、高热、瞳孔改变、呼吸节律改变、血压显著升高者以及CT发现多部位出血或血肿≥5ml,预后较差,大多死亡.出血量<1.5ml,预后较好,基本治愈.出血量1.5~5ml,大多能保命,但留有较重的后遗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出血部位、出血量、瞳孔、意识、体温、呼吸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27例(90%),在脑干出血中,以桥脑出血最多见(88%)。出血量少于3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治愈率100%)。出血量在3—5ml的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11.10%),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2.7%)出血量大于10ml病死率极高。口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方法,但小量出血的准确率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56例原发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高发年龄50~60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糖尿病最常见.首发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典型脑干四联症表现很少见,多为偏瘫伴同侧中枢性面舌瘫,交叉瘫少见,四肢瘫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 中心型、全脑干型出血量大于5 ml,累及延髓,合并脑积水的预后差,脑干出血病死率高,轻型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出血量和治疗手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头部CT或MRI证实的57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57例中有高血压病史48例(84.2%),16例出血量〉10ml全部死亡,深度昏迷持续高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良。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与病因、意识障碍水平及临床特征、血量大小、出血部位、治疗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 10 8例自发性脑干出血 ,按 1∶2比例选择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相匹配的 2 16名非神经科住院病人 ,比较发病前危险因素与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关系。结果 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无差异 ,自发性脑干出血组有高血压、冠心病、抽烟、戒烟1年以内、卒中家族史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经常饮酒者也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抽烟和卒中家族史与自发性脑干出血呈正相关 ,甚至在戒烟 1年以内也不能降低出血的危险性 ,经常饮酒也可能使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持续天数及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与胰岛素干预的关系.方法 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病人,分析年龄、性别、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的关系,分析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缓解和改善状况.结果 通过与其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进行分析发现: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和性别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没有显著缓解和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是多因素的,可以作为评定临床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降低血糖可能不是首先考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与头颅CT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与脑干出血症状、预后关系。方法:利用头颅CT检查对65例原发性脑干出血进行病因、症状和出血量、出血部位研究。结果:65例患者死亡51例,存活14例。出血量在1—18ml,出血横径5~35mm。结论:(1)血肿横径〉20mm或出血量〉5ml;(2)出血破入脑室;二者预后不良。出血量小于3ml者的轻型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CT诊断价值、临床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及CT表现.结果 CT能明确诊断脑干出血及部位且提示预后.结论 CT对脑干出血诊断有重要价值,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大小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冯芹  何妮  王淳  张标  付秀全  廖断修  刘平 《西部医学》2006,18(2):162-163
目的探讨影响脑干出血治疗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痊愈4例,致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1例,病死率61%;自动离院3例。死因:17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3例因放弃呼吸机辅助呼吸而死亡,猝死1例。结论脑干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病,意识障碍为脑干出血的首发表现,呼吸衰竭为主要并发症,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呼吸衰竭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出血量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干出血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可能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6.
段登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7-27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8例患者原始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高发年龄51~62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首发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多为偏瘫,四肢瘫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最多。结论:出血量〉5ml,破入脑室,神志昏迷者预后差。脑干出血死亡率高,轻型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病人可治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 、影像学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单纯桥脑出血预后较好,出血累计多个部位,出血量大于5 ml和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较差.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3例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桥脑被盖部出血少,预后好,基底被盖部出血大,预后差,出血量>5ml者预后差.结论.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决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及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4例经CT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及CT上计测血肿大小、部位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脑干出血时主要症状是意识障碍、构音障碍、呕吐、头痛、头晕、半身麻、视物模糊等。主要体征为眼部表现和运动障碍。预后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在5ml以内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进一步认识和防治青年脑出血,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1例脑出血患者有明确病因者40例,病因不明者11例,先天性血管畸形及动脉瘤18例,高血压所致11例,动脉粥样硬化5例,血液系统疾病所致2例,烟雾病2例,肺吸虫所致1例,梅毒所致动脉炎1例.51例中经治疗痊愈32例,显著进步13例,死亡6例(其中动脉瘤再次破裂4例,脑干出血1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1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及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为最常见的病因,并发现肺吸虫、梅毒致出血等少见病因致出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高脂血症.一般预后好,治愈率高,致残率低.但动脉瘤再次破裂及脑干出血者,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