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诺顿改良评分在创伤骨科压疮预见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诺顿改良评分表对386例患者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肢体可动度、进食状况、失禁/皮肤受潮、皮肤情况6个项目进行评估,对压疮风险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198例患者诺顿改良评分≤12分,102例患者诺顿改良评分13~18分,86例患者诺顿改良评分19~23分,经预见性护理,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结论:诺顿改良评分能提高对压疮的预见性,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摄食细节管理对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诺顿评分分值的影响。方法对诺顿评分14分以下的60例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细节管理,对比干预前后的相关营养指标和诺顿评分平均分值。结果采用摄食细节管理后研究样本的营养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诺顿评分平均分值大幅提升。结论在压疮预防与治疗过程中要重视高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问题,摄食细节管理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诺顿评分分值,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卧床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对卧床患者护理中的问题及对压疮预防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选取的50例卧床患者,发生压疮6例,压疮发生率为12.0%;生活质量评分(53.5±2.5)分,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加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预防及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冯晓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39-2540
目的:探讨防压疮标识在老年科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对我院2009~2010年老年科收治的685例老年患者,经Braden评分18分以下,全部采取防压疮标识的管理措施。与2008年未采取防压疮标识管理的322例患者作比较。结果:规范压疮警示标识前,发生压疮6例(1.9%),警示标识管理后发生压疮2例(0.3%)。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优化流程,采取规范的防压疮警示标识管理是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流程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长期住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诺顿(Norton)皮肤量表评估,并实施压疮管理流程,并在出院时再次评估,对比管理前后患者压疮风险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诺顿(Norton)皮肤量表评估情况:入院时15-20分6例(20%),3-14分7例(23.33%),2分17例(56.67%),出院时15-20分10例(33.33%),3-14分13例(43.33%),2分7例(23.33%),实施压疮管理流程前后患者压力疮风险被有效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长期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压疮管理流程,可以有效控制压疮风险,减少压疮的发生,什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郑云  林娴 《农垦医学》2015,(1):80-8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在卧床期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干部一区住院的42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诺顿评分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选取同期入院的45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老年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为肌张力下降、活动力不足、皮肤潮湿和营养不良,护理干预对压疮的疗效存在统计学意义(2=7.810,<0.05),针对危险因素护理,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2=7.810,<0.05)。结论:本院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进行预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预警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娟  吴赛芬 《河北医学》2009,15(7):846-849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干预程序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成效。方法:将469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7例)和对照组(2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诺顿评分预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病的潜在危险度,〈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履行风险呈报、三级监控制度、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237例患者中4例发生压疮,其中3例为Ⅰ期,1例为Ⅱ期,对照组232例患者中12例发生压疮,其中6例为Ⅰ期,4例为Ⅱ期,2例为Ⅲ期,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及各分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警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马艳华  黎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93-1994
目的:探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376例诺顿评分≤14分的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结果:376例高危患者发生压疮35例55处,压疮好发髋部、肩胛部、足跟、耳廓。瘫痪、肥胖、大小便失禁、高血糖、低蛋白血症及长期使用透气性差用品者为压疮发生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基础护理,转变护理观念,注重压疮发生经典因素与新发因素以及良好的家庭支持是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殷洁 《当代医学》2014,(7):111-112
目的分析Braden评分表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及在老年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评分表方法,而实验组则采取Braden评分表来进行预防压疮,通过对感知能力、活动能力以及营养摄取情况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产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Braden评分15~18分的比例(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8.00%)、并发症发生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O%)、(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raden评分表对于压疮的预防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护士的负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分析30例老年压疮病人相关资料,使用诺顿评分(NORTON)评估压疮高发因素,分类评价各项相关指标与压疮发病的关系。结果:30例老年压疮病人诺顿评分平均(16.97±3.24)分,其中,3人(10%)≤13分,有很高风险,14人(46.7%)14~18分,有较高风险,5人(16.7%)19~23分,有中等风险;30例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清钙降低、肌张力改变、大小便失禁等情况;30例病人均长期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住院后接受输液治疗,其中10例因躁动需要约束四肢等,这些因素均与压疮的发生相关。结论:应针对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 Braden评估表评估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探讨由其建立的压疮预警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无压疮病史,Braden评分<17分,APACHEⅡ评分>15分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10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收治的11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Braden评估量表将2组患者又分为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的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警干预措施。比较2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不同危险等级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高危患者(P<0.05)。结论:ICU压疮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强化护士预防为主的理念,降低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分析30例老年压疮病人相关资料,使用诺顿评分(NORTON)评估压疮高发因素,分类评价各项相关指标与压疮发病的关系。结果:30例老年压疮病人诺顿评分平均(16.97±3.24)分,其中,3人(10%)≤13分,有很高风险,14人(46.7%)14~18分,有较高风险,5人(16.7%)19~23分,有中等风险;30例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清钙降低、肌张力改变、大小便失禁等情况;30例病人均长期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住院后接受输液治疗,其中10例因躁动需要约束四肢等,这些因素均与压疮的发生相关。结论:应针对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因素作好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老年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使用硅胶敷料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硅胶敷料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入院患者经诺顿评分筛查出压疮高危患者,对其受压部位给予使用硅胶敷料贴敷。结果患者I期压疮经3~7d痊愈,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预防压疮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本研究探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的实施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患者94例,均为我院重症脑梗死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压疮形成率比较,观察组(8.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压疮知识的掌握良好率比较,观察组(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34.0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措施在重症脑梗死患者重应用可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对压疮预防的知识,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依从性对老年骨科创伤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例老年骨科创伤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其中通过自制评估量表选出10例依从性较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10例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样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为0,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为10%,对照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好坏在预防老年骨科创伤患者预防压疮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娟  蒋琪霞 《中外医疗》2014,(33):182-184
目的:对预防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54例70~90岁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老年患者皮肤的特征,实施压疮预防护理,ICU体位护理。结果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护理措施后,所选取的54例老年患者均没有发生压疮,且学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结论老年患者的皮肤管理属于压疮管理的难处,只要掌握学习到压疮的合理管理方法,采用有效的ICU体位护理措施,就能够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吉林医学》2015,(8):1706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恢复(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2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预警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Braden评分在重症医学科的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以Braden评分作为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压疮评估,找出高危患者并给予相应预防处理结果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结论实行实施Braden评分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护士的压疮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9.
茹雪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08-4909
目的探讨压疮预防流程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6月对148例高危压疮患者应用压疮预防流程进行压疮预防管理。结果 148例高危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压疮预防流程管理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细节管理护理在预防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6例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2014年10月20日至2016年10月20日)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06例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53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细节组53例患者应用细节管理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细节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89%,相比常规组(18.87%)明显更低,P<0.05;细节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88.36±4.35)分,相比常规组[(78.69±4.71)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采取细节管理护理切实可行,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