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问·方盛衰论>共论六节,前三节论阴阳气虚为厥为梦;后三节论诊法,涉及持诊之道,持诊十度,诊之大方和师承授受,为后世望闻问切四诊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内经>诊法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诊断疾病以望、闻、问、切四诊为手段和方法,其中切脉(脉诊)更具特色。中医师把病人的寸口,根据脉象了解疾病内在变化,从而得出诊断结论,辨证治疗,对症用药。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独创的诊法,延续至今两千多年久盛不衰,为世界所特有。《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篇》对正常人的脉象与胃气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论述,提出了"脉  相似文献   

3.
(上接1999年第3期126页)5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或称四诊并重,这是中医诊法的突出特色和基本原则,也是中医整体观念在诊法学上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素问·疏五过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诊法特点与实习医生谈观察力、注意力的培养丁成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中医学,诊法特点,临床教学《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张景岳注曰:“诊,视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由此可见,诊法是...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中的“腹诊法”为切诊的一种,但也有部分包括在望诊、问诊、闻诊之内,在临床中多应用于慢性疾患及部分急性病症的诊断。一、腹诊法的来源和诊断上的价值1.古代医家对中医腹诊的认识:“腹诊法”首创于《内经》,继见于《伤寒论》。如对时论:“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知脏腑如何,则莫  相似文献   

6.
《外诊法》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三册,全书收集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二十三种医学著作中关于诊法的论述,其中望、闻、问诊资料丰富齐全,叙述系统详细。鼻病诊治虽然只占其很小一部分,但从中却可以一窥此书系统之完备、论理之精详,"诚医经之功臣,临症之鸿秘也"。笔者通过钩玄《外诊法》中鼻病诊治的内容,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得出结论:藏象学说为鼻诊基础,五行理论为鼻诊羽翼,四诊合参为鼻诊要诀,从而使我们对鼻病诊治的认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法丰富多彩,腹诊是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独特诊法。清·余根初推腹诊为“诊法第四要诀”,认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即腹诊)”。腹诊之术,虽源远流长,但国内继承缺失,不如日本的发展,且广为应用,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结果”了,吾辈甚感遗憾,愿有更多的中医同行有所警醒,发奋图强,发展此术。腹证乃腹诊而获得的病人胸腹部在病理变化时所反应的一定状态,是可察可诊的他觉征象和自我感觉的病状概括,具有客观性、可靠性、特定性的特点。《伤寒论》所涉及的腹证表现广泛,内容翔实,据有人…  相似文献   

8.
<正> 有人提出就《内经》而言,少阳在六经中的位置似有矛盾。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少阳当在太阳、阳明之间,而《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少阳又当在阳经之末,阴经之前。历代《伤寒论》注家有持前说者,有持后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腹诊,是指以触诊为主,望、闻、问、切(触、按)相结合的对胸腹部位全面诊察的一种直觉诊法~([1])。狭义的腹诊,是指胸腹部的按诊(或触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内容之一,即如清代医家俞根初云:"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2])。"1腹诊的源流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内经》和《难经》。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脉诊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概念脉诊,为四诊之一,又称“切脉”或“候脉”、“按脉”、“持脉”,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探查脉象,以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诊病方法。 (  相似文献   

11.
“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灵枢·脉度》等篇,为后世临床耳疾从肾论治、鼻病从肺论治、察舌候心、诊目候肝的治法和诊法之理论根据。但是,五官与五脏之间并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单纯的对应关系,而是有着复杂的多线联系的。五脏开窍说之主体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腹诊法运用的叙述内容很多、《伤寒论》397条原文中、明确应用腹诊的就有114条、《金匮要略》22篇中重点论述腹诊的有10余篇之多、可见仲景对腹诊法的重视。其所载有病者自觉症状、如满、痛、悸等腹证;有他觉症状、如按之濡、按之硬、按之弦急等手按其腹部的反应。其所述的主要内容、为腹证表现的部位与范围、腹证的性质及轻重程度、腹证的临床表现特征等。本人仅就仲景腹诊法的主要内容作初步探索、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在《内经》诊脉方法中有寸口诊法与遍诊法的区别。在寸口诊法中包括五脏脉诊、六经脉诊、寸口人迎相参的脉诊、而遍诊法是以三部九候为纲的,并初步探讨了遍诊方法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内经》《脉经》及张仲景脉法,从“肺朝百脉”的角度对《难经》及《脉经》中寸口脉诊的机制进行阐释;突破《内经》的脉学候具体脏腑等理论,创“证候推移指论”拓展寸关尺候脏腑的运用范围;从元气太极角度探讨人体生理气机之变化,与脉之相应,创“脾胃和平之脉”理论;将人迎气口诊法与遍诊脉法相结合,总结为人迎气口脉、冲阳脉、太溪脉,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廖平, 近代著名经学家, 不仅在经学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且以经学思想阐释医学, 对《黄帝内经》用力颇深, 尤致力于《内经》古诊法的复原, 认为《内经》中的诊尺皆为诊"皮", 自创"诊皮法", 并提出"皮络同诊"理论以及"五诊法"框架。虽其诊皮新论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错误, 但在一定程度上阐发了《内经》尺肤诊的微言大义, 为后世之学者返本溯源、回归医学经典、进一步发掘《内经》的诊疗体系提供了方法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  相似文献   

17.
自从王叔和《脉经》之a后,后世医家论脉大多走向了一个单纯以脉列病、以脉列证的简单机械道路,而《黄帝内经》中的脉辨病机理论却是非常灵活的,认为脉诊应与体质、四时、经络、病证及其他诊法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方能共同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中医诊法是临床用以检查患者,从而搜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为辨证提供依据。如何丰富诊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掌握四诊方法,是近年来中医诊断学教学中一直进行探索的重要内容。笔者就诊法中闻诊、问诊和按诊的教学与同行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强调望诊是诊断的第一要务。《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完全"进一步指出了望诊的重要性。1五色望诊源于《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说明脏腑之气有一定的分部,五色主病有一定规律。《灵枢·五阅五使》"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更加  相似文献   

20.
自从王叔和《脉经》之a后,后世医家论脉大多走向了一个单纯以脉列病、以脉列证的简单机械道路,而《黄帝内经》中的脉辨病机理论却是非常灵活的,认为脉诊应与体质、四时、经络、病证及其他诊法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方能共同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