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因素间及各因素与帕金森病间的作用方式、各因素的作用强度。方法:病例组为2001-11/2002-10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57例,符合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确定的诊断标准,排除由中风、一氧化炭中毒、脑炎、药物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对照组来自同期同科室就诊的其他患者157例,与病例组性别、相同,年龄相差小于3岁,无帕金森病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对所有受试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社会行为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事件、既往病史,主要变量为12项,分别为文化程度、家族史、脑力劳动、杀虫剂接触、学龄前居住地、吸烟指数、饮酒指数、饮茶指数、头外伤史、心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抑郁史。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SAS6.12软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脑力劳动、杀虫剂、饮酒指数、抑郁史与帕金森病有显著正关联,吸烟与帕金森病有显著负关联。通径分析表明家族史、脑力劳动、杀虫剂、吸烟、饮酒、抑郁史对帕金森病的发生有直接作用;杀虫剂还可在家族史(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间接引起帕金森病;杀虫剂也可通过饮酒引起帕金森病;饮酒可在家族史的基础上间接引起帕金森病。结论:家族史、抑郁史、饮酒、脑力劳动、杀虫剂是帕金森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是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帕金森病发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杀虫剂和饮酒可在帕金森病家族史的基础上引起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人群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湖北地区冠心病病例和对照各961例,了解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饮酒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显著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结论:湖北地区人群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环境因素对胰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254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27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面对面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病史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胰腺癌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量食用肉类、吸烟、吸烟量、饮酒、饮酒量、2型糖尿病史、胰腺炎病史、胰腺癌家族史、癌症家族史是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量吸烟(OR=2. 249,95%CI:1. 085~4. 660)、过量饮酒(OR=2. 030,95%CI:1. 013~4. 488)、2型糖尿病史(OR=21. 073,95%CI:2. 436~182. 323)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结论大量吸烟、过量饮酒、2型糖尿病史是胰腺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应当是胰腺癌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任思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630-263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等收集1993—2019年发表的关于帕金森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运用STATA11.0中Meta-analysis模块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吸烟(OR=0.58,95%CI:0.53~0.62)、喝茶(OR=0.12,95%CI:0.07~0.16)、饮酒(OR=0.70,95%CI:0.46~0.93)、饮用井水(OR=0.33,95%CI:0.17~0.49)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家族史(OR=5.13,95%CI:1.73~8.52)、接触杀虫剂(OR=2.89,95%CI:1.66~4.12)、重大精神创伤(OR=3.28,95%CI:1.69~4.86)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而抑郁(OR=3.38,95%CI:0.50~6.26)与帕金森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吸烟、喝茶、饮酒、饮用井水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家族史、接触杀虫剂、重大精神创伤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抑郁尚不能视为帕金森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45岁)的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及嗜好(吸烟、饮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为青年脑卒中(尤其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心脏病和TIA史并非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约50%的青年脑卒中患者有家族史及吸烟饮酒史。结论 高血压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烟、饮酒及家族史等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均给予13C呼吸试验,统计幽门螺杆菌(Hp)阳性例数,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文化程度、心理状况,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获得Hp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20例患者中,Hp阳性69例(57.50%),Hp阴性51例(42.50%)。高龄、有吸烟及饮酒史、有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焦虑或抑郁的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Hp阳性检出比例较高(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提示,高龄、有吸烟饮酒史、有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饮食不规律、有焦虑或抑郁等因素是Hp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易感染幽门螺杆菌,两者可协同作用损伤胃黏膜,Hp感染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异同,以便据此进行适当干预。方法:选择39例30~40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青年组,42例60~78岁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老年组,收集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计算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饮酒指数(g/d×饮酒年数)。对心理状态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计分。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抑郁、焦虑+抑郁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心理状态各有特点,青年组与吸烟、大量饮酒有关,其中吸烟是青年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心理表现以焦虑为主,老年组则以抑郁为主。可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心理、行为等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方法,对海南乐东、昌江两地的黎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吸烟、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及槟榔嗜好的6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8.12%,对6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选出体重指数、饮酒、家族史、高盐饮食4个变量有统计学意叉。结论:提示体重指数、喝酒、家族史、高盐饮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遗传因素,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膳食因素,妊娠及生育史,生命早期营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吸烟与饮酒,高血压等: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对糖尿病的易感性,而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可能是诱发糖尿病发生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唐氏综合症遗传因素,探讨减少唐氏综合症患儿出生的优生对策。方法:对162例唐氏综合症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患儿母亲怀孕早期有服药史的31例,父母有吸烟饮酒史 的57例,双亲在孕前三个月进行房屋装修的16例,父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油漆、杀虫剂等)37例。结果:孕早期的感染及用药、长期吸烟饮酒、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化学污染均是导致唐氏综合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策:(1)强调患儿双亲进行染色体检查;(2)进行优生遗传咨询提出“生育医学意见”;(3)应用产前诊断技术先期展开产前筛查。结论:上述优生对策可有效的减少唐氏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