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城市白领人群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前期"的概念于2003年美国JNC7中第1次提出,它是指收缩压在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 Hg,即指从正常血压到确诊高血压的过渡阶段.我国高血压联盟于2004年重新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时,将"正常高值"定义为120~139/80~89 mm Hg[1],即等同于美国JNC提出的"高血压前期".研究表明,与正常血压相比,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3].积极治疗高血压前期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4].但目前有关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资料、尤其是国人的资料较少,本文对石家庄市城市白领人群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患病率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期,美国发表了3个高血压指南文件,分别是以循证为基础的《2014年成人高血压循证管理指南》(即"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JNC)第8次报告,简称"JNC8")、美国高血压学会(ASH)/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发布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和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高血压管理科学建议:高血压控制的有效途径》。这3  相似文献   

3.
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目前大约有1.1亿高血压患者,并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增长,高血压的总患病率已高达13.6%,据不完全统计,真正血压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足10%,即使在科学发达的美国也仅为25%。现就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及某些最新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宏渊 《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24-125,128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社区常住居民4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检测和比较3组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血压正常组尿酸水平为(236.3±61.4)μmol/L,高血压前期组(292.7±73.6)mol/L,高血压组(336.2±113.7)mol/L,3组间比较P0.01。血清尿酸水平为228~280μmol/L、281~344μmol/L和≥345μmol/L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血清尿酸为228μmol/L组(P0.05或0.01)。回顾分析显示尿酸水平≥228μmol/L是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患者60例,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心血功能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研究患者显效35例,占58.3%,有效23例,占38.3%,总有效58例,占96.7%。治疗前后ALT、AST、BUN及Cr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有明确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卢轶欧 《黑龙江医药》2009,22(4):523-525
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许成江 《华夏医药》2006,1(6):420-421
概述 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献报道高血压患中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人数占相当的比例,约18%的原发性高血压还患终生出现肾功能不全。在过去的10年间美国的ESRD发病率以大约每年9%的速度增长,因高血压而引发的ESRD新病人占28%,仅仅是糖尿病肾病因高血压而进行的肾移植的患占整个肾移植患的25%。我国每年高血压病进入的ESRD的患人数未见报道,我国金陵医院1995年的报道,肾小球肾炎仍然是我国ESRD的主要病因。高血压肾病只占同期ESRD的7.1%,事实上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ESRD可能成为影响我国高血压患生命的主要相关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血压防治的几个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高血压的循证医学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外对高血压的认识提出许多新的观念。1高血压前期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J N C)第7次报告,根据美国流行病学研究,简化了高血压的分类,将J N C-6及W H O/I S H指南(1999)中的理想血压即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 m H g定义为正常血压;舍去理想血压、正常血压高值、临界高血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等概念。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为收缩压≥140m m H g和(或)舒张压≥90m m H g,而“高血压前期”则是收缩压120 ̄139mmHg或舒张压80 ̄89mmHg的新的定义。提出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9.
联合用药——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达标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200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及2006年英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指南的解读和一系列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回顾,阐述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对提高血压达标控制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新观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血压的控制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原发性高血压影响了25%~35%的成年人,而在70岁以上的人群中则占到60%~70%。在美国高血压约影响了5千万人,在全世界则约有10亿人,其心、脑、肾是高血压损伤的重要靶器官。本文结合新近发表的美国JNC-7报告以及一些著名临床研究资料,介绍有关高血压防治中的几个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