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全身麻醉拔管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转入麻醉后苏醒室观察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常规单孔鼻导管吸氧3 L/min并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和波形的变化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暂停检出率、面罩加压给氧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低氧血症程度、面罩加压给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碳酸血症、呼吸暂停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麻醉后苏醒期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可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高碳酸血症等呼吸异常事件,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苏醒的安全性,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侧卧位及辅助药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例侧卧位硬膜外阻滞下病人随机分成哌氟组及安定组,观察其硬膜外阻滞后、侧卧位后及辅助用药后SpO2变化。结果:硬膜外阻滞后其SpO2有下降趋势,侧卧位后SpO2下降明显(P<0.05),应用辅助用药后其SpO2下降非常明显(P<0.01)。其低氧血症占总例数的55%,哌氟组SpO2下降时间比安定组长,对呼吸抑制较安定组明显,但两组低氧血症总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本麻醉方法呼吸抑制明显。低氧血症之原因是硬膜外阻滞、侧卧位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和安定、哌替啶抑制呼吸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低氧血症在面罩Fio≥50%给氧下迅速缓解。应用本麻醉方法时建议常规给病人供氧,以保证病人的氧合。  相似文献   

3.
陈赟  赵晶  张军  王昕 《护理学杂志》2022,27(13):26-29
目的 降低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方法 以择期手术的1 02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对象,监测、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的血氧饱和度及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等。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预测模型。 结果 21.79%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及以上、胸部手术是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麻醉苏醒室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龄、肥胖、ASA分级Ⅱ级及以上及胸部手术患者应进行重点关注,以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胸部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处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56例全麻胸部手术病人,术毕带气管插管、呼吸囊供氧,转送至苏醒室观察。当病人符合临床拔管指标后,拔除气管插管,继以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156例中137例吸入氧流量<6L/min后,SPO_2>92%;10例>6L/min者SPO_2>92%;8例吸入氧流量>6L/min后,SPO_2仍为92%~85%,给予鼻插管带囊呼吸或呼吸机支持;1例因高龄冠心病亦予鼻插管作呼吸支持。9例鼻插管除1例在拔管后第3天因气道梗塞、抢救无效死亡外,余均预后良好。结果表明:(1)胸部手术后低氧血症应予重视,尤其高龄、肥胖及合并心肺功能减退者;(2)及早治疗可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手术安全度;(3)鼻插管对治疗早期低氧血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鼻罩通气在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鼻(面)罩通气作为一种无创通气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日益应用广泛[1,2]。本文探讨其在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资料和方法外科监护室(SICU)病人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5~79岁。原发病各不相同,病史回顾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皆在收入SICU治疗后,出现低氧血症型急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窘迫和严重的低氧血症。以开放式面罩吸入高浓度氧(氧流量5~8L/min)后血气改善不显著。在病人意识清醒,循环稳定,排痰能力尚可,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用鼻罩进行机械通…  相似文献   

6.
小儿麻醉与呼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比成人更易受麻醉的不良影响,呼吸生理的差别与年龄有关。全麻自主呼吸与适当的区域神经阻滞配合使用,可以维持浅全麻,使麻醉对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麻醉期间氧供充足时,麻醉及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没有临床意义,但可引起术后低氧血症,对早产儿术后更易发生呼吸紊乱,甚至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7.
小儿麻醉与呼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比成人更易受麻醉的不良影响,呼吸生理的差别与年龄有关。全麻自主呼吸与适当的区域神经阻滞配合使用,可以维持浅全麻,使麻醉对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麻醉期间氧供充足时,麻醉及间歇正压通气(IPPV)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影响没有临床意义,但可引起术后低氧血症,对早产儿术后更易发生呼吸紊乱,甚至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8.
高位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低氧血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08例高位食管癌病人行颈部吻合术,术后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其发生与手术方式、麻醉、术后伤口疼痛等有关.提出术前应改善病人营养,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术后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胃肠减压和胸腔闭式引流,以预防及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不同给氧方式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给氧方式。方法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依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四组:Ⅰ组,静脉麻醉前后面罩均给氧,氧流量4~5L/min;Ⅱ组,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5L/min;Ⅲ组,不给氧,但SpO2下降至93%及以下时用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驱动压力1kg/cm^2,频率130次/min。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2、4、6min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P〈0.05),50例中有9例需改行面罩给氧。Ⅲ组SpO2在2、4、6、8min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50例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改为面罩给氧。Ⅰ、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不给氧不可取,用鼻导管给氧,存在一定风险,而用麻醉机面罩给氧和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低氧血症病人的最佳氧疗方式。方法随机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导管给氧;观察组采用舒氧康静脉高压给氧。结果观察组其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心率、血压、pH、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舒氧康静脉高压给氧较鼻导管给氧更能快速、有效纠正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选择173例择期全麻手术的成年病人,ASA1~3级,年龄均超过40岁,气管内插管和实施正压通气。不包括术后需持续吸O_2或正压通气者,也排除呼吸调控有问题或贫血、低血压导致氧饱和度仪读数不准者。从手术室到麻醉后恢复室(PACU)只呼吸空气。到达PACU后即用Hudson面罩吸O_2 10L/min,30min后按照病人已清醒,肌张力正常,生命体征无异常,也无呼吸窘迫,即终止吸O_2,约45min后即可回病房。病人到达PACU 5min后开始用Nellcor—N100型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直到回病房。凡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SpO_2)低于90%,持续15秒以上定为低氧血症。出现低氧血症期间还记录呼吸频率(RR)、呼吸型式、有无中心性发绀、最低SpO_2值,以及低氧血症持续时间和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2.
700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持续监测 SpO_2,以观察年龄对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影响。根据年龄将病人分成四组:Ⅰ组为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Ⅱ组为年龄1~3岁的幼儿;Ⅲ组为年龄大于3岁的儿童;Ⅳ组为年龄18~58岁的成人。结果发现年龄愈小,手术后早期的 SpO_2愈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愈高。到达麻醉恢复室后,Ⅰ、Ⅱ、Ⅲ、Ⅳ组病人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4.4%、31.7%、17.3%和8.3%。婴儿的低氧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40分钟内,而1岁以上小儿和成人则主要发生在术后15分钟内。  相似文献   

13.
胸部手术后苏醒室中低氧和CO2潴留(附67例报告)高天华*周金福*许建*丁慧苹*全身麻醉后,低氧及CO2潴留屡有发生,尤其在胸腹大手术后早期,及早诊治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麻醉后苏醒室接受的67例胸部手术后早期病人进行了观察,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麻醉中辅用芬太尼对SpO2和PETCO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按硬膜外麻醉下用什么药辅助和如何辅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果提示用芬太尼2μg/kg静注对呼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用药后有病人的SpO2低于90%,且有病人低于85%,从氧离曲线上可以看出,此时PaO2已早低于60mmHg,无疑属严重低氧血症,且都未作扶助呼吸,虽10min后SpO2渐渐小步回升,15min后PETCO2渐渐回落,但何必让病人在这几分钟内冒此风险?!为安全计,似不宜用芬太尼(即使仅1安瓿!),如非用不可,也应强调SpO2降至95%即应报警,及时给氧并作扶助呼吸.  相似文献   

15.
气管拔管对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干扰 ,早已受临床重视。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病人要面临疼痛和气管导管带来的不舒适感。本文旨在观察三联用药 ,即气管内表面麻醉、镇痛药、血管活性药联合应用对全麻后苏醒期病人舒适度及气管拔管后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病人 4 0例 ,术前有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病人及口、鼻、咽部手术病人未收入本研究。方法 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例。观察组病人手术结束减轻麻醉前通过气管导管分次注入 2 %利多卡因6ml,同时套囊放气 ,并挤压呼吸囊 ,2min…  相似文献   

16.
段海萍 《腹部外科》2000,13(2):109-109
目的观察两点法硬膜外阻滞下直肠癌手术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 并探讨有效提升SpO2的氧治疗方案. 方法两点法硬膜外阻滞下直肠癌手术患者36例, 随机分为三组. A组: 未吸氧组; B、 C组: 吸氧组. 观察三组手术期间SpO2变化并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及用辅助药后的SpO2与麻醉前比较: A、 B组显著性下降(P<0.05); C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SpO2连续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两点法硬膜外阻滞下直肠癌手术期间发生的低氧血症, 而经鼻开放式给氧41/min的氧治疗方案可迅速提升SpO2, 提高此项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麻醉恢复是指病人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常发生气道梗阻、呕吐误吸及尿潴留、寒战等并发症。由于这些并发症发生急、危害大 ,易损害病人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人员要能够及时的正确给予处理。多年来我院麻醉恢复室接收过大量的全麻病人 ,包括婴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 ,现将我们在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寒战引起术后寒战的原因很多 ,在寒战发生时因肌肉的收缩 ,机体氧耗量及CO2 生成增加 ,易产生低氧血症、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性酸中毒、心肌缺血、每分通气量和心排血量增加等 ,对患者恢复极为不利 ,应积极予以防治。1 1 寒战的预防及护理( 1 )注意围手术期的保暖 ,保证手术室及麻醉恢复室的温度在 2 5℃以上 ,防止病人体温下降。 ( 2 )麻醉时可加热和加温吸入气体 ,减少气管内热蒸发 ,手术中使用温盐水纱布止血、冲洗创面 ,以减少体热的丧失。 ( 3)在病人转运途中注意保暖 ,术后半小时给予红外线照射保暖。( 4 )对已出现寒战的病人给予吸氧 ,经增加氧浓度 ,从而可以预防低氧血症 ,减少心肌缺血 ,防止酸中毒。 ( 5)还可遵医嘱给予哌替啶、芬太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对50例病人全麻术后临床监测表明,全麻病人拔管后持续低流量给氧对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700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病人,在麻醉恢复室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持续监测SpO2,以观察年龄对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影响。根据年龄将病人分成四组:Ⅰ组为年龄小于1岁的婴儿;Ⅱ组为年龄1~3岁的幼儿;Ⅲ组为年龄大于3岁的儿童;Ⅳ组为年龄18~58岁的成人。结果发现年龄愈小,手术后早期的SpO2愈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愈高。到达麻醉恢复室后,Ⅰ、Ⅱ、Ⅲ、Ⅳ组病人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4.4%、31.7%、17.3%和8.3%。婴儿的低氧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40分钟内,而1岁以上小儿和成人则主要发生在术后15分钟内。  相似文献   

20.
心源性肺水肿引起低氧血症就需要持续正压逼气(CPAP)改善氧合、减轻呼吸作功和降低左宣后负荷.据报道内皮素-Ⅰ(ET-Ⅰ)有缩血管特性,并与肺动脉高压、充直性心衰和ARDS的病理生理有关.作者为了研究不同呼吸管理方法对严重心源性肺水肿并发呼衰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氧合及ET-Ⅰ浓度的影响,特选择30侧确诊心源性肺水肿致呼衰病人,随机等分为经鼻罩CPAP组和径面罩吸O_2组.CPAP相用BiPAP鼻面罩系境,各例均使用4~10cmH_2O的CPAP,连续监测吸入氧浓度(FiO_2),可逐渐达70%.面罩吸O_2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