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中成药》2006,(7)
1~4月我国中药出口额增长17.98%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4月,我国中药出口总额达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8%。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介绍,前4个月,我国中药产品中出口金额最大的品种仍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口额1.32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43.71%,增长9.57%,比重有所下降。出口增速最快的仍是提取物,出口额达1.28亿美元,增长31.71%,提取物占中药出口42.38%,已接近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出口比重;中成药出口4226万美元,增长9.78%。(信息由新华社提供)研究显示海藻成分能抑制血栓日本宝生物公司和加拿大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一种海藻中含有的高…  相似文献   

2.
2011年我国对拉美地区的中药出口额为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41.12%。其中出口最多的为提取物,占整个中药对拉美出口的87.78%;而出口额增长最快的为保健品,提取物和中药材、中药饮片出口额与2010年同比也有大幅增长(见表1)。  相似文献   

3.
1我国中药商品对日进出口概况 日本一直是我国中药商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2008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13.1亿美元,出口日本2.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1.4%。2008年日本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额排名第一的国家。2009年1~8月份,我国中药商品出口总额8.9亿美元,同比增加3.5%。出口日本1.8亿美元,出口额占比20.2%,依然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额排名第一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依然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4.
1 2008年1—9月份我国中药出口情况 2008年1~9月份,中药出口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中药饮片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中成药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提取物出口3.9亿美元,同比增长9%;保健品出口6267万美元,同比增长21%。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国中药出口仍呈平稳增势,出口额超过13亿美元。据统计,2008年1—12月份。中药累计进出口情况相对平稳。进口、出口均呈增势,进出口总额达17.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8%。其中,进口额达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46%,出口额达到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4%。与上年相比,总体增长趋缓。  相似文献   

6.
原材料涨价、运费上涨、出口退税减免等诸多利空,并没有阻挡我国中药进出口步伐:据中国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中药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达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其中,出口总额达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9%。植物提取物仍为中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出口额约为2.5亿美元。进口增长势头强劲,总额达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4%,比出口增长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中成药雄踞进口额榜首,达到7448万美元,同比增长25.15%;进口增幅最大的商品为保健品,进口额3838万美元,增幅达30.73%。然而,中成药对亚洲部分国家出口的下降和保健品出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月23日讯:记者从1月22日在京召开的医药国际贸易形势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我国植物提取物继续领跑中药产品出口,中成药国际化障碍重重。2014年1~11月,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达32亿美元,中药类产品进口总额首现下降。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1~11月,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3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5%。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出口排名靠前的大宗品种大多以食  相似文献   

8.
2011年1~6月份,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额达到4.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5%。其中,出口额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除2月份外,其于月份出口均较稳定(见图1);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10日,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中药进出口增势明显,进出口总额达到8.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2%,中药产品贸易顺差达到4.41亿美元。其中,我国上半年中药出口额达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进口1.99亿美元,同比增长22,06%,上半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中药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中药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5%;进口也保持一定的增长,为2.99亿美元,同比增长9.64%,贸易顺差7.92亿美元。(详见表1,图1)中药各大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类产品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中药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产业是“朝阳产业”,占据中药类产品出口比例最大。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8.2亿美元,2011年突破10亿美元大关。2012年植物提取物外贸增幅放缓,出口额为11.6亿美元。2013年一季度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额4.1亿美元,同比增加12.1%,其中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  相似文献   

12.
《亚太传统医药》2006,(6):88-91
<正>中药出口:植物提取物增幅最大——第一季度中药出口形势分析及展望2006年1-3月份,我国中药出口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据海关统计,1-3月份出口总值达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1%。日本、香港、美国和韩国依然是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额分别为:4204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商品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持续回暖的状态,我国的中药商品进出口也表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2010年1~3月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8.7亿美元,同比增加33.5%;出口额达6.9亿美元,同比增加40.3%,如此强劲增势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其中,提取物占中药商品进出口额的比例超过六成,成为拉动中药商品进出口强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1我国中药商品对日进出口概况 近年来,日本一直是我国中药商品出口的重要市场。2009年我国中药商品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其中,对日出口额为2.8亿美元,占比19.2%,同比增长1.4%,日本继续占据我国中药商品出口市场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6月份,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据最新调整的海关编码统计,中药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6%。其中,进口额为1·37亿美元,同比增长9·48%,出口额为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05%(见表1、图1)。各大类商品贸易呈现以下特点。表1中药进出口规模表项目进口出口金额增减比重金额增减比重中药材及饮片2259-22·7016·49180237·2435·53提取物255810·8918·672263545·7644·62保健品293340·4121·41390872·807·70中成药595114·5143·43616215·5112·15总计137029·48100·005072827·05100·00来…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我国中药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同比7.02亿美元增长21.8%,其中出口6.71亿美元,同比5.58亿美元增长20.3%。中药材出口3.92亿美元,同比3.54亿美元增长10.7%;植物提取物出口1.64亿美元,同比1.04亿美元增长57.8%;中成药出口1.14亿美元,同比1.02亿美元增长11.8%。全年中药进口1.84亿美元,同比1.44亿美元增长28.3%。 一、对各个市场的出口全面增长 对新开发的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增长速度较  相似文献   

17.
1进出口概况 2012年1~3月份我国中药进出口额7.58亿美元,同比增长9.42%,其中进口额为1.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46%;中药出口额为5.89亿美元,同比增长6.62%。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6月份,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额达到4.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5%。其中,出口额3.7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3%,除2月份外,其于月份出口均较稳定(见图1);进口额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9.
中药产品出口去年突破30亿美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2月10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米内网在京联合举办"2014年医药国际贸易形势发布会第一季会议",2013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达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4%,创历史新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许铭副会长介绍,2013年,我中药类产品出口额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4%,创历史新高。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30%,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4%,中成药出口额2.67亿美元,同比增长0.84%,保健品出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0.
依据海关数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整理发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4.8亿美元,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亦为4.8亿美元,较2006年均有增长。现将2007年植物药与中药出口市场、出口品种等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