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的动荡多变 ,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无法趋避的悲剧命运与痛苦思索。余光中作为诗人、作家和学者 ,他的不平常的深厚阅历及其杰出的艺术才华 ,决定了他必然要感应时代思潮 ,以深沉的历史感为有着切肤之痛的中国知识分子写影造像。在余氏作品中 ,渗透着文化中国的苦恋者、对故国乡土与精神家园的双重追寻者、“五四”感时忧国文学传统的继承者的多重精神向度。余光中出于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 ,以自己的创作实绩 ,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和“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得到一次灿烂的升华。余光中作品中的乡国情最能“体现既定的公认的价值” ,因而也就自然进入了“中国文学永恒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卢梭与托尔斯泰对巴金忏悔意识的形成有至深影响,但因巴金独特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和思考方面的特征,其忏悔意识的表现,不仅与西方作家,而且与鲁迅、郭沫若等中国现代作家,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巴金忏悔意识的性质处在“忏悔的人”与“人的忏悔”之间,体现了属于中国那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思想与人格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强力下的某种心态。  相似文献   

3.
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确立了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体育思想演进中的不可替代作用。立足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历史分期特征,从知识分子群体对体育功能认知、体育价值判断及对体育发展战略选择三个具体向度,诠释中国体育思想百年进路无疑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百年间,我国知识分子与体育思想间的互动关系可概括为:知识分子群体对体育功能的拓展性认知构筑了中国百年体育思想的早期底色;知识分子对体育价值的渐进性理性判断提供了中国百年体育思想演进的深层动力;知识分子对世界格局的预判提供了中国体育思想演进中体育战略选择的核心依据。此间,聚焦体育知识分子群体类型也历经了从多元化向专业化的特征演变,经过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发酵,中国体育思想实现了从被动的文化吸收与借鉴向以体育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特征的主动参与融合的世纪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性教育”思想是清末民初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反思和质疑传统性道德过程中提出的。至20世纪20年代,性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当时先进分子围绕性教育的迫切性、目的、内容及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性教育思想。近代中国性教育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地位,对当前中国性教育实践的开展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访华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作了题为“中国和世界健康”的演讲,同时就“国际健康工作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与到会的许多中国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历史沿革个人选择的国际合作二十世纪30年代,很多西方人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为争取公正和稳定而进行的正义斗争;这些国际友人如白求恩、乔治·海德(George Hatem,即中国人所熟知的马海德医生)贡献了精湛的医术以帮助中国建立起医疗体系。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些来到中国的外国医生,他们为推动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蒋希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始终以中国革命事业和美国华人走向革命为文学创作题材的第一个华裔左翼作家。他与美国左翼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作品尽管只有一本诗集《中国革命诗》,三部小说:《中国红》《金拜》《出番记》;以及一部三幕剧《死光》,但他的创作成就却得到当时美国进步文艺界,诸如著名作家辛克莱、德莱塞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革命活动也得到美国人民和一些重要人士的广泛同情和支持。这位曾沟通了中美两国劳苦大众的心声,促进了两国进步文化交流的第一位美华左翼作家,将永远名垂中美文化交流的史册。  相似文献   

7.
论凌鼎年的微型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鼎年是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微型小说题材丰富,作品有着深刻的内涵,富有启发性.作家善于采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隐寓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教育的沉思.语言典雅流畅,行文用词富有新意,略带调侃意味,颇具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凌鼎年的微型小说大致可以代表当今中国大陆微型小说创作的艺术水准,其多样的题材、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对当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反映与反思都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8.
流散是古已有之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而在二十世纪它有了新的变化,随着这种变化产生了新的流散叙事。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具有多年跨国及跨文化经历和体验,他的大部分小说都与流散相关。他的三种流散叙事,即怀旧性流散叙事、反思性流散叙事、超越性流散叙事,展示了二十世纪流散叙事的三个基本主题,同时体现了二十世纪流散叙事的纯净美、深刻美和自由美。  相似文献   

9.
游满芳  陈阿娟  吴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30-2830
中老年知识分子为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特殊性的中老年人,为了解中老年知识分子的膳食摄人状况和营养状况,我们对龙岩市某学院78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诞生、成长、壮大的历史是同知识分子的伟大贡献联系在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五四”运动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站在前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一部分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开始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找到中国革命最深厚的社会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洛阳市高校知识分子的膳食生糖负荷.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在洛阳市高校中抽取具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200人,非营养相关专业140人,医学及营养相关专业60人,用食物频率法对其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计算不同人群膳食生糖负荷.结果 洛阳市高校知识分子膳食生糖负荷在不同专业人群中有差别(P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回顾本世纪中国历史,党的十五大作了这样的概括:“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是一个新概括。这一概括有助于我们从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和把握中国二十世纪的基本进程,从而更自觉地投身于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巨变之中,为把我国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腾飞贡献力量。l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和孙中山中国本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推翻清王朝、结束二千余年封建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推动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 ,比较全面地深刻批判封建贞操观 ,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自由和平等的高度对封建贞操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鞭挞 ,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五四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 ,是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部分 ,在近代中国不仅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且具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 ,但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新成果——《当代中国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评介陈德金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历史已经证明,如何处理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是影响党的事业成...  相似文献   

15.
陶群 《九江医学》2006,21(4):118-118,12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历史进行痛苦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观,其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利益。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艺学对我国产生长期影响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这一理论命题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均体现了制度对文学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传播了约60年,中国对之的理论接受体现了从最初的推崇、套用到质疑、直至反思的历程,在与中国文化化合的过程中,其“社会主义”因素成为其理论的中心要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其固有历史价值,但也存在自有的理论迷误。一是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使文学创作游离于文艺规律和美学向度;二是把文学艺术的内容混同于创作方法,也尚未厘清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的边界;三是导致作家创作个性与集体话语的两难选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带着特定时代语境的烙印,有其存在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国社会转型后,因其先天局限逐渐消亡最终被新的文艺理论取代是中国文化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识分子思想陈德金曲峡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对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很重视的,在一些著作中就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历史作用及知识分子队伍的造就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8.
评碑刻《二十世纪中医名人谱》张文树碑立传是为了表彰那些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让人们记住他们的业绩,作为激励自身前进的一种巨大动力。中国历来有树碑的传统,把名人的业绩刻在碑石上,恢宏壮严,坚韧不拔,经久不灭,对人会产生极大的鼓舞力量。为医学名人...  相似文献   

19.
张岱年论孔子人的价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价值问题是价值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张岱年认为,人的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人具有独立的意志与人格,坚持自己的尊严;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价值.即人类具有其他物类所没有的特异性质和能力.孔子人的价值思想的历史意义:铸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路向.今天,批判继承孔子的人的价值思想.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60年的风风雨雨使丁芒的诗在直面时代和人民的歌唱里,始终跃动着一颗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它不伟大,不喧哗,不彰显,甚至也不可能以更多的文字走进新诗历史的书写,然而它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前青年一代呈现的精神匮乏正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拥有.一个执着于寻梦和苦恋而终生无悔的诗人,奉献给人民大众的,是一种对于时代、诗歌和人生的痴情与忠诚,沉重的责任与庄严的承诺.他是用生命来写诗的,他的诗因之就拥有了让人灵魂震撼潸然泪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