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吴鞠通辛凉保津养阴法、甘寒增液养阴法、咸寒复脉养阴法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举例介绍其温病养阴三法的临床应用心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关于养阴法条文的收集、分析、归纳,发现仲景养阴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滋养阴液并不是唯一途径。张仲景在杂病治疗中,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灵活运用养阴法,如清润养阴、益气养阴、利水养阴、活血养阴、扶阳养阴等,效果显著。对仲景养阴法治疗杂病做进一步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让《金匮要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严灵玲  王俊峰 《新中医》2016,48(9):196-197
探讨养阴三法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的应用。从如何养阴来论述,养阴有三法,即助阳化阴、酸甘化阴、阴血同求。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应用养阴三法,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徐振晔 《中医杂志》1994,35(5):273-274
癌症病人多因热毒胶结于体内,极易耗伤阴津,导致阴阳失衡,所以养阴生津法是治疗癌症的大法。然则阴津耗损癌症患者,常夹有气机郁滞、痰湿内聚、气虚血瘀、肾阳虚衰,症候复杂。临床治疗宜随机应变,切不可拘泥一方一法。作者常以养阴生津与理气散结,养阴生津与软坚化痰,养阴生津与益气化瘀,养阴生津与温肾纳气并用治疗各种中晚期癌症,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介绍养阴生津法为主治愈4例中晚期癌症如下:  相似文献   

5.
癌瘤是中医疑难杂症,病机复杂多变,往往需多途径综合治疗,文中作者通过临床验案肾癌案运用益肾养阴,清热利湿,散结解毒法,宫颈癌运用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法,肺癌并胸水案运用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泄肺利水法治疗,其中养阴与利湿并用、养阴与化痰逐饮联用,相反相成,体现中医肿瘤治疗中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切合病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治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41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按其不同时期所用中医治法的不同分为:清肺利痰、清肺益气活血、清肺益气养阴和清肺养阴益气活血四组进行回顾比较。通过对临床疗效和血气分析的比较,发现清肺养阴益气活血法的疗效最好,并根椐该法中各单元治法即清热、养阴、益气、活血诸法的现代药理研究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理变化的关系,讨论了清肺养阴益气活血法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即该法能全面照顾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各种改变。  相似文献   

7.
由于火毒病邪耗伤阴津,或素体阴虚及药物伤阴,慢性皮肤病患者多见阴伤津亏,因此,孙世道教授多治以养阴法。本文对孙教授运用养阴除湿治疗慢性湿疹、养阴活血治疗银屑病、养阴补肾治疗痤疮、养阴祛风治疗瘙痒症、养阴益气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杨杰 《山西中医》2007,23(3):74-75
《伤寒论》中寒化证居于首位,治疗大法侧重于辛温.传统有“伤寒法在救阳”认识,其实,伤寒也采用养阴法.通过探讨《伤寒论》9种养阴法,可以对《伤寒论》养阴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试论《内经》对温病养阴法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阴法是运用生津养阴之品以滋补阴液的一种方法,属“八法”中的补法范畴。温热之邪最易耗伤阴液,而病至后期,因肝肾之阴受耗而虚象更为严重。耗伤阴液是温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阴液的耗伤程度,常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发展、病情的轻重及其预后等,故温病养阴法在温病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养阴法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发展到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10.
禢国维教授治疗脂溢性皮肤病良方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维教授治疗痤疮擅用滋阴泻火、清肺泄热法;治疗脂溢性皮炎采用养阴清热法;脂溢性脱发宜用补肾养阴,指出老治疗脂溢性皮肤病擅用补肾法,以阴虚证为多见,故以补肝肾、养阴血为主,代表方加味二至丸.若配合外治法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工彧 《天津中医药》2004,21(6):488-490
《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法别具特色,其中有润燥养阴法、行气益阴法、酸甘济阴法、益气存阴法、润肺养阴法、清胃培阴法、醒中清养法、柔肝敛阴法、滋阴养真法、固摄济阴法十法,叶天士养阴法立法全面,组方遣药别具特色,尤以原法原味,生鲜清灵见长,浑朴简约而生辉,其清新的思维在当今临床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仲景不仅善于温阳,亦善于养阴.吴鞠通师承仲景,运用并发展了养阴法,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清热育阴、泄热存阴、泻火滋阴、酸甘化阴、通阳益阴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吴鞠通对仲养阴法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养阴生津是治疗温病热瘀证的主要治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养阴生津法治疗热瘀证,主要是通过增水行血、消散瘀凝、濡润脉道、滋养脏腑以调节血行等多种作用机制达到消除热瘀效能;掌握温病热瘀证候特点是运用养阴生津法的前提,辨别热瘀证除根据病程发展进行动态观察外,还要根据当时的证候表现进行辨察;临床运用养阴生津法治疗温病热瘀证,应根据具体证候变化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有机配合应用;应选择滋而不腻、滋而能清、滋而能散的养阴生津方药,同时应根据热瘀证的病变重心选择养阴生津方药  相似文献   

14.
温病养阴法研究概况南京中医学院万海同,王灿晖,杨进(210029)养阴,亦称滋阴、育阴、益阴、补阴。即运用滋养阴津的方法以补充人体阴液,属“八法”中的补法。养阴对温病的治疗及其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温病养阴法的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阴虚似乎是肝病的必然后果,因此疏肝养阴法在中医肝病治疗中应用较多.疏肝养阴法是疏肝法和养阴法的联合应用,其中疏肝法又可分为理气和通络法.疏肝的代表药物柴胡虽不适用于“肝阴不足”的肝病证型,但确为疏肝解郁的专用之材.滋阴学说理论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东汉张仲景,发扬于朱丹溪,到明清时期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滋阴学派.一贯煎为疏肝养阴法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16.
赵宝勇 《环球中医药》2013,6(5):388-391
养阴润肺法在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增加放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保护造血系统、改善生存质量。但目前研究较乱,研究的系统性较差、机理不明、动物模型不成熟、观察指标少等都限制了该方法的发展。本文从放射性肺损伤与养阴润肺的关系、放射性肺损伤中医目前研究机理、养阴润肺法的实验和临床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对养阴润肺法在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略论温疫学派治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敏 《河南中医》2008,28(1):8-9
温疫学派治疫特色方法有:开达膜原法、下法(含攻补兼施法)、升清降浊法、清热解毒法、养阴法等。总的说来,温疫学派以驱邪为其特色,而养阴之法是温疫学派扶正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阴安神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养阴安神法治疗组(64例)和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32例),治疗4周后,观察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肝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常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养阴安神法治疗组总有效率76.6%,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阴安神法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肌酐、血尿常规、血脂、血糖无明显变化。结论:养阴安神法用于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与步长稳心颗粒相当,且该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杨杰 《中医药通报》2007,6(2):24-25
《伤寒论》中寒化证居于首位,治疗大法侧重于辛温。从而传统有“伤寒法在救阳”的认识。其实,伤寒也有养阴法的运用。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七种养阴法的介绍,从而建立对《伤寒论》养阴法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蔡旻  方向明 《江苏中医药》2022,54(10):13-15
吴澄集诸家治虚损之精华,以《易经》通医理,提出针对外感虚损的理脾阴法理论体系,并立九方详其实。吴氏理脾阴法实为调理五脏阴阳、气血精津,其理脾阴法九方之特点具体为:中和理阴汤、升补中和汤理脾以健胃,补阴以扶阳;保金汤理脾以润肺,养阴以补气;资成汤、理脾益营汤理脾以奉心,养阴以生血;畅郁汤理脾以滋肝,养阴以清火;培土养阴汤理脾以固肾,养阴以生精;理脾阴正方、味补汤理脾兼顾五脏,养阴以灌四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