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真菌性鼻窦炎是由真菌在鼻腔-鼻窦所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或(和)变应性疾病。可分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和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我科2006~2009年收治的5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鼻内镜手术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真菌性鼻窦炎分为:真菌球、变应型真菌性鼻窦炎、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爆发型真菌性鼻窦炎,其中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术前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以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采用真菌特异性六胺银染色方法,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进行分型。结果 建立了以病程(x1)、涕血(x2)、头痛(x3)、钙化斑(x4)、年龄(x5)、单侧或双侧病变(x6)为变量的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y=-8.713+0.496x1+4.575x2+1.190x3+4.119x4+1.199x5+2.698x6,P=exp(y)/[1+exp(y)],并与慢性鼻-鼻窦炎组相比。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为女性患者、40岁以上、病程3年以内,以头痛、涕血为主要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单侧病变、有钙化斑出现(P〈0.05)。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34例为慢性侵袭性、76例为非侵袭性。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其发病可通过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2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34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2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4例:筛顶骨壁吸收破坏2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1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4例。67例中CT诊断鼻窦炎症60例,其中46例术前临床初诊为真菌性鼻窦炎,7例为上颔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变。结论 窦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它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真菌性鼻窦炎2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然而临床对其重视不足,且诊断分型和治疗中也有争论之处。本文总结分析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2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真菌性鼻-鼻窦炎在临床上日益多见,其病原菌、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均与传统的鼻-鼻窦炎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真菌性鼻-鼻窦炎由于致病的病原菌不同,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如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除手术外,还需在治疗全身原发疾病基础上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本文就各类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真菌性鼻窦炎为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CT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认识不断深入,使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真菌性鼻窦炎可分为非侵袭性与侵袭性两类,需经病理检查确诊。本文对1998~2004年我院诊治的4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内镜手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真菌性鼻窦炎逐年增多,因临床症状与慢性细菌性鼻窦炎或鼻窦恶性肿瘤相似而易误诊。现将1例不典型真菌性鼻窦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中Maspin的表达,探讨其对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真菌性鼻-鼻窦炎标本42例为实验组,包括12例侵袭型与30例非侵袭型;慢性鼻-鼻窦炎3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Maspin的表达。结果 真菌性鼻-鼻窦炎组Maspin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组Maspin评分最低,与非侵袭型及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Maspin评分5.70为临界值,诊断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8.3%。结论 Maspin在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中表达下调。Maspin可能是诊断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别很大。为此,本文复习了近些年来有关文献,对真菌性鼻窦炎的定义、分类分型和各型的临床诊治进展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CT和鼻内镜的使用,使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和疗效不断提高,1998年7月-2004年11月我们收治真菌性鼻窦炎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AFS)是真菌性鼻窦炎的一种类型,有其独特的免疫、病理及临床特点,本文从其命名、流行病学、免疫学和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技术在真菌性鼻窦炎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针对曲霉菌属18SrRNA序列互补的18S-1寡核苷酸探针,经地高辛标记对3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37例真菌性鼻窦炎标本中28例曲霉菌属原位杂交呈阳性反应,作为对照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组织杂交结果为阴性。HE染色和六胺银染色可疑曲霉菌感染分别为21例和23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真菌培养阴性或无法进行真菌培养时,原位杂交是一种敏感、特异和快速检测组织内真菌病原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真菌性鼻窦炎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庆家  梁传余 《耳鼻咽喉》2003,10(2):110-111
近年来随着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有逐年增多趋势;本病常易误诊为慢性鼻窦炎和恶性肿瘤。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现将我科1998年~2002年收治的5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真菌性鼻窦炎为鼻腔鼻窦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分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与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我科2007-05-2010-10共收治49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9例患者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25~38  相似文献   

16.
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鼻窦炎为鼻腔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可分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与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诊断水平的提高,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不断被发现并有上升趋势,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0月共收治1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代替传统柯-陆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31例经鼻内镜手术及病理报告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症状体症均消失。结论采用鼻内境手术治疗非侵袭真菌性鼻窦炎,较之传统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0年收治的24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全部病人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4年,仅2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现仍在随访中,其余22例未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处理严重病例时,仍不能取代传统的Galdwell-Luc手术。  相似文献   

19.
真菌球型鼻窦炎CT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性鼻窦炎以真菌球型为多见,而临床上又以上颌窦发病最多。由于其在临床上,甚至在文献中也常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混淆,也易误诊为慢性鼻窦炎和鼻窦恶性肿瘤,且类型不同,其治疗也有差异,故正确分类诊断尤为重要。但本病术前窦腔取材病理检查较为困难,而CT影像检查相对易行,且能初步判断鼻窦病变的性质及较准确估计病变范围,故对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收集我院1998年6月~2005年6月40例临床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其CT影像学特征,旨为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鼻-鼻窦炎为慢性鼻窦炎里的一种类型,随着CT及鼻内镜的广泛普及,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01-2011-01期间我科共收治2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通过CT冠状位检查,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26例患者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男7例,女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