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亚君  徐瑞生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79-1780
目的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后设计出相应的引导器,以更为安全、方便地开展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方法观察100套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针对其形态学特征设计了引导钛缆穿绕的引导器并应用于上颈椎的手术操作。结果(1)寰椎后弓横截面呈扇形,内侧面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侧面基本垂直,内侧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2)寰椎后弓的引导器设计成头端折弯的弧形,枢椎椎板引导器则头端圆钝的弧形,以适应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应用于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损伤。结论根据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设计专用的钛缆引导器后可以使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的操作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患者24例,采用寰枢椎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共置入螺钉96枚。结果JOA评分: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例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复位满意,20例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寰枢椎疾患因其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毗邻颅脑、延髓、椎动脉等重要组织,致使开展此部位的手术治疗也相对困难。慢性寰枢椎脱位行颅骨牵引不易整复;单纯后路手术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加枕寰原位融合,不能解除脑干的压迫,也不能清除病灶或达不到完全复位的效果。因此开展经口咽入路清除寰枢椎病灶组织及前路松解、寰枢椎撬拨整复脱位的手术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1年11月,共收治寰枢关节不稳及脱位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7~71岁,平均(41.50±6.35)岁;神经功能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9~17分,平均(12.50±2.07)分。所有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颅骨牵引均已复位,所有患均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融合。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获得7~67个月随访,平均(35.80±7.8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4~17分,平均(15.70±1.15)分。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及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充分、固定坚强、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及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寰枢椎脱位4例,Ⅱ型齿状突骨折17例)施行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7~32个月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周建鸿  田晓滨 《贵州医药》2004,28(7):632-632
外伤性寰枢椎脱位,导致上颈椎不稳,可出现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由于对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危险性高,以往多采用颅骨牵引,颈围领固定等保守治疗。我们于2003年3~9月共收治6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全部采用APOfix后路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椎板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3-02~2005-10笔者采用寰枢椎椎板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并寰枢椎脱位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9~41岁。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砸伤1例,坠落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最  相似文献   

8.
胡伟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65-766
<正> 寰枢椎骨折脱位、横韧带断裂所致寰枢椎不稳,颈后路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横韧带断裂所致寰枢椎不稳的一种良好方法。寰枢椎不稳定使上部颈髓处于危险状态,可渐进出现颈髓压迫,也可出现外力作用下急性颈髓损伤,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应用寰枢椎牵引复位,解除颈髓压迫并行内固定及融合术,以维持上颈椎的稳定。本组采用后路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上颈椎的有限元模型(CO-C3),对Hangman骨折的常见致伤暴力进行应力分析。方法 选取一名健康成年男性例行体检CT资料,以层厚0.6mm进行连续颈部扫描得到的断层数据图片,导入到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中进行处理,得到模型的表面,以LIS格式导入到ANSYS软件中,生成三维实体,并确定单元类型赋予材料属性。得到上颈椎模型骨性结构的实体。依据文献资料及参考CT结果对上颈椎软组织进行建模。通过对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加载前屈、后伸、压缩、牵张暴力的方法模拟临床上常见的导致Hangman骨折的暴力作用方式,对加载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Hangman骨折的损伤机制。结果 ①在纵向牵张载荷作用下,寰椎前部、寰枢外侧关节、C2-3椎体间、C2-3小关节、C3椎板棘突部分所受应力较为集中,枢椎峡部未见明显应力集中;②在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应力由上颈椎前上到后下部逐渐降低,其中应力最大处位于寰椎前弓,其次为寰枢关节、枢椎椎体、C3椎体,而枢椎以下的后柱结构所受应力相对较小;③在过伸力矩作用下,寰椎侧块、侧块与后弓交界部、寰椎后弓结节;枢椎上关节面、峡部、下关节突部分以及前纵韧带是应力集中的部位;④在过屈力矩作用下,上颈椎前部、枕寰关节、后弓、寰椎后弓结节:枢椎棘突、峡部、下关节突为应力相对集中处。结论过伸和过屈暴力应是导致Hangman骨折的两个主要的致伤机制,而轴向牵张和压缩暴力不直接导致枢椎峡部应力增大,不是主要的致伤力。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5月至2004年8月,我院用Apofix椎板夹加压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上颈椎不稳29例,随访2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3例;年龄21~55岁,平均29.8岁;其中寰枢椎半脱位16例,寰枢椎半脱位伴齿  相似文献   

11.
<正>寰枢椎脱位多见齿状突相对于环椎前弓向上、向后脱位,导致颅颈交界区不稳定,产生延颈髓压迫及严重的继发损伤。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14年1月采用颈枕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三维塑型技术,治疗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1例,疗效较为满意,初步总结临床经验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3~53岁,平均38.6岁;先天性寰枢椎脱位18例;前路齿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难以实施常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直接采用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行后路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术后颈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稍受限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末次随访9例患者均已骨性融合,螺钉位置良好,未见断钉断棒及不愈合。结论同侧半寰椎后弓根技术具有手术难度低,出血量少,神经血管损伤率低等优势,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俊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174-175
目的探讨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术前讲解手术后的预期效果,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口腔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口腔护理,加强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落实功能锻炼的方法和要点。结果9例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手术复杂,风险极大,而术前护理宣教和预防及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护理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金家华 《华夏医药》2004,8(2):22-22
寰枢椎半脱位系寰椎横韧带损伤或失稳,导致寰椎向前或旋转移位。此病多见于儿童。各种原因造成的小儿颈椎屈曲损伤,使寰椎横韧带翼状韧带损伤,大多都是不完全撕裂寰椎发生前移半脱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等促使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韧带松弛,即使轻微外力也可以发生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因此可分为外伤型和炎症型。  相似文献   

15.
寰枢椎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严重疾病,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其病理特点是颈椎管变形、脊髓受压,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和呼吸衰竭。其发病机制是寰椎向前下方倾斜、移位,枢椎上关节面变形,移位的寰椎最终固定在脱位的位置上。此时,附着于寰枢椎前面的前纵韧带、头长肌、颈长肌及侧块关节囊均会出现继发性挛缩,即使用大重量颅骨牵引也难以使寰椎复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临床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例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患儿,治疗采用牵引、外固定和相关功能锻炼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0例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患儿,治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1例治疗无效患儿,经3周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寰枢关节易发生半脱位,由于其功能及解剖特点,发病原因为颈部姿势不当或咽喉部感染,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为提高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陈旧性寰枢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临床不少见,按常规行颅骨牵引,后路减压内固定,通常不能使复位满意,脊髓压迫症状也难得以缓解。我院于2004年6月对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行经口咽前、后路二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段连鸿  韩珩  曾云  何宁 《天津医药》2023,(11):1262-1266
目的 研究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64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其中30例采用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为观察组,34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颈部慢性疼痛、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颈椎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颈部慢性疼痛、切口感染和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咽入路小钛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较传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风险高,术后并发症令许多专家头痛,特别是伤口瘀血不能引流治疗难复性寰枢推脱位17例,以致伤口、椎管内脊髓感染,出现死亡或长期呼吸机维持生命。据文献报道,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1.8%-50.0%,脑脊液及颅内感染率为1%~6%。我科采用前后路引流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7例,无1例感染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毛  程力 《江苏医药》2012,38(20):2454-2455
目的 探讨颈前路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寰枢关节脱位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4-58岁.颈前路暴露出寰椎前结节及枢椎椎体,用剥离子向后轻推寰椎前弓,或同时在枢椎旋入带螺纹克氏针向前牵引复位寰枢关节,C臂机透照观察寰枢椎复位情况.C臂机引导下经侧块分别置入螺钉各一枚,侧块关节去皮质化,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了很好的复位,全部采用寰枢椎侧块螺钉固定,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出血量150-250ml,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了骨性融合,寰枢椎稳定.结论 采用前路松解、复位、植骨融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操作安全,并发症少,初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