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白三烯B4(LTB4)、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P-选择素]在小儿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儿童6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IL-4、IL-8、CRP、TNF-α、LTB4、ECP、P-选择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8、CRP、TNF-α、LTB4、ECP、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期血清IL-4、IL-8、CRP、TNF-α、LTB4、ECP、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期(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4、IL-8、CRP、TNF-α、LTB4、ECP、P-选择素水平升高,治疗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血清IL-4、IL-8、CRP、TNF-α、LTB4、ECP、P-选择素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与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Luminex 100液态芯片仪检测血清中5种细胞因子的含量,HP检测使用快速尿素酶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然后按照胃窦黏膜炎症组织学分级标准将炎症分为不同等级.结果 5种细胞因子中,IL-4、IL-8和TNF-α在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8和TNF-α在HP阳性组含量分别为(138.23±12.38)、(286.59±82.51)、(37.61±19.28)pg/ml,而IL-10、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HP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的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与中度组相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的IL-8、TNF-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在轻、中、重度组的含量分别为(213.78±13.19)、(241.02±20.62)、(319.83±40.92)pg/ml,TNF-α在轻、中、重度组的含量分别为(24.01±7.39)、(29.85±10.27)、(44.71±11.82)pg/ml;IL-4在不同炎症程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8和TNF-α随着炎症程度升高含量也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8和TNF-α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且IL-8和TNF-α的含量与炎症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尿酸(UA)和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58例COPD患者(COPD组)在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UA,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sICAM-1、IL-6、IL-8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结果 COPD组急性发作期TNF-α、sICAM-1、IL-6、IL-8和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OPD组缓解期TNF-α、sICAM-1和U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IL-6、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TNF-α、sICAM-1、IL-6、IL-8、UA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1、-0.579、-0.545、-0.652、-0.357,P<0.01或<0.05);缓解期TNF-α、sICAM-1、IL-6和IL-8与FEV1%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23、-0.335、-0.349、-0.623,P< 0.01或<0.05),UA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值为-0.092,P>0.05).结论 UA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sICAM-1、IL-6、IL-8参与COPD的病情发展,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可以作为COPD病情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抗变态反应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0例哮喘患儿(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及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T细胞,应用ELISA法测定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gE,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c、IgA和IgM.结果 哮喘发作组CD3+、CD4+T细胞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P<0.05);哮喘缓解组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IL-6、IL-8及TNF-α.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哮喘缓解组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I-E及IgG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或<0.05),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IgE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免疫失衡,提示哮喘患儿应长期抗变态反应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4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选择脑梗死后无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抑郁症组患者每日给与口服抗抑郁药物百优解20mg,连续用药4周.观察其疗效及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同期脑梗死后抑郁症发生率42.7%;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血清IL一1β、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老年脑卒中梗死后无抑郁对照组(P<0.01);老年脑卒中梗死后重度抑郁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组(P<0.01),中度抑郁组亦高于轻度抑郁组(P<0.01);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均明显相关(P<0.01);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应用百忧解抗抑郁治疗总有效率为60.9%,治疗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果 IL-1β、IL-6及TNF-α可能在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RSV肺炎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婴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并分离单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中miR-146a和miR-155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Pearson法分析两组受试者miR-146a、miR-155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儿PBMCs中miR-146a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与对照组(F=31.907,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PBMCs中miR-155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对照组(F=143.127,P<0.05),轻度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36.627、39.350、22.743、10.617,P<0.05)。RSV肺炎患儿miR-146a与TNF-α、IL-1β、IL-6、IL-8表达呈负相关(r=-0.473、-0.502、-0.396、-0.337,P<0.05),miR-155与TNF-α、IL-1β、IL-6、IL-8表达呈正相关(r=0.451、0.394、0.359、0.382,P<0.05)。结论 RSV肺炎患儿PBMCs中miR-146a低表达,miR-155高表达,并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嘌呤能受体(P2X7R)和痛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以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2例)和完全缓解期组(32例);将同期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2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4组受试者均于生化试验室检测血沉、血尿酸水平并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受试者血清P2X7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结果痛风急性发作期组血沉、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期组且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痛风急性发作期组血清P2X7R、IL-1β、IL-6、IL-8、IL-18、TNF-α、CRP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痛风完全缓解期组血清P2X7R、IL-1β、IL-6、IL-8、IL-18、TNF-α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P2X7R水平和CRP、血沉、IL-18、IL-1β水平呈正相关性(r=0.672、0.583、0.794、0.450,P0.05);血清P2X7R水平和IL-8、IL-6、TNF-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423、0.371、0.304,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P2X7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沉、CRP、IL-18、IL-1β炎症因子关系密切,提示P2X7R可能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人内皮素-1(ET-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41例,采用酶免疫吸附法(ELISA)对41例患儿相关的血浆细胞因子ET-1水平、TNF-α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对其进行8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以及严重程度。结果 4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的血浆ET-1、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与缓解期比较急性发作期的ET-1、TNF-α水平明显升高,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水平越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在进行8个月内的随访中其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越多,且呈正相关关系(r=0.501,P0.01)。血浆TNF-α水平越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发作程度更严重(r=0.492,P0.01),8个月内的平均发作程度越重(r=0.449,P0.01),统计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急性发作期其血浆ET-1以及TNF-α水平升高,与疾病的预后有关:血浆ET-1水平越高,急性发作的次数就越多;血浆TNF-α水平越高,则发作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25例)血清中IL-8、TNF-α水平,并同时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IL-8、TNF-α值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IL-8、TNF-α水平下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其水平下降,并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儿童拔牙术后血清IgG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相关性,为拔牙术后口腔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绍兴市口腔医院行拔牙术后发生口腔感染(感染组)与无口腔感染(无感染组)的儿童各3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引起口腔感染的病原菌、血清IgG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感染组患儿中共检测出病原菌112株,其中厌氧菌77株(68.75%),需氧菌35株(31.25%)。感染组患儿IgG、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患儿Ig G水平与血清IL-2、IL-4、IL-6、IL-8、TNF-α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拔牙术后发生口腔感染的患儿可出现血清Ig G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检测以上指标有助于诊治口腔感染,引起儿童拔牙术后口腔感染的病原菌以厌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内源性硫化氢(H_2S)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病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名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及30名健康体检儿童,检测血浆H_2S、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并随访,比较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血浆H_2S、TNF-α及IL-6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H_2S与TNF-α及IL-6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病程各期血浆H_2S水平低于健康儿童,TNF-α及IL-6水平高于健康儿童。急性发作期H_2S水平低于慢性持续期,慢性持续期低于临床缓解期;急性发作期TNF-α及IL-6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慢性持续期高于临床缓解期。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血浆H_2S水平同TNF-α及IL-6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内源性H_2S表达水平降低,随病情控制逐渐回升,并且和TNF-α及IL-6水平负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哮喘控制情况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急性期4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降低。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其受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50例(COPD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50例(哮喘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L-8、IL-10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OPD组和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4、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后,IL-4、IL-8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COPD组IL-4明显低于哮喘组IL-4水平(p<0.01),IL-8明显高于哮喘组IL-8水平(p<0.01)。(2)COPD组和哮喘组急性发作期IL-10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后,IL-10水平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COPD组IL-10明显高于哮喘组IL-10水平(p<0.01)。结论 (1)IL-4、IL-8、IL-10是参与COPD和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2)IL-4、IL-8是促炎因子,而IL-10是抑炎因子。(3)糖皮质激素可以下调COPD和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而促进IL-10水平的升高,进而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性,为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8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哮喘组,并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讨论各组儿童痰液ICAM-1水平的变化,分析ICAM-1与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痰液ICAM-1、白细胞介素(IL)-6、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组(t=40.251、27.532、48.392、23.096,P<0.05)。不同哮喘严重程度患儿的痰液ICAM-1、IL-6、IL-13、TNF-α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中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10、38.726、12.167、46.661、29.540、10.419、24.676,P<0.05);其中,重度哮喘患儿痰液ICAM-1、IL-6、IL-13、TNF-α水平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中度哮喘患儿FEV1、VC、PEF均低于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与IL-6、IL-13、TNF-α水平、哮喘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45、0.684、0.786、0、692,P<0.05);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与FEV1、VC、PEF呈负相关(r=-0.457、-0.378、-0.692,P<0.05)。结论 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高于健康儿童,其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分级、IL-6、IL-13、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检测哮喘患儿痰液ICAM-1水平,在评估其疾病严重程度、气道炎症反应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免疫干预作用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收集痰液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同时静脉采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经治疗后,患儿肺功能获得改善,痰液MMP-9、MMP-9/TIMP-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0.36±17.61)μg/L比(45.82±20.34)μg/L和0.32±0.23比0.45±0.26](P<0.05),且血清IL-6、IL-8及TNF-α也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0.05).结论 布地奈德可降低痰液 MMP-9、TIMP-1的含量,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同时减少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抑制呼吸道炎性反应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及与川崎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1日—2021年2月28日在杭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78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组,39例感染发热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测定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IL-6水平为200.1(98.4,359.4) pg/ml,对照组IL-6水平为46.0(18.7,80.6) pg/ml,研究组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Z=-5.721,P<0.05);研究组TNF-α水平为14.3(5.4,29.8)pg/ml,对照组TNF-α水平为7.9(4.0,14.3)pg/ml,研究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Z=-2.3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水平升高是川崎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OR=0.978,95%CI:0.968~0.9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MP阳性组60例、MP阴性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E4 (LTE4)、总免疫球蛋白E (Ig E)、白细胞介素-13 (IL-1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并分析MP抗体滴度(MP-IgM)与ACT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MP阳性组的ACT评分、FEV1、FVC、FEV1/FVC值均低于MP阴性组,IL-18、TNF-α、LTE4、Ig E、IL-13、EOS测定值均高于M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MP阳性组患儿的IL-18、TNF-α、LTE4、IL-13、EOS测定值与患儿MP-Ig M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MP阳性组的FEV1、FVC、FEV1/FVC值与MP-Ig M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哮喘患儿合并MP感染可能会增加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进一步降低患儿肺功能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患儿在控制哮喘的基础上加强MP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13浓度及其变化,探讨它在成人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同时检测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探讨它们与IL-13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31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及9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诱导痰及外周血标本,制作成涂片进行细胞学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3、TNF-α及IL-10浓度.结果 哮喘组血清IL-13浓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88±36.75)ng/L和(27.03±12.19)ng/L,P<0.01],诱导痰中浓度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14±24.48)ng/L和(18.74±8.87)ng/L,P<0.01],且血清中的浓度高于诱导痰中的浓度(P<0.05);激素使用患者诱导痰中浓度比非激素使用患者低(P<0.05),诱导痰中IL-13浓度与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5).哮喘组诱导痰中TNF-α及IL-10浓度均较对照组高[TNF-α分别为(66.32±18.74)ng/L和(5.36±6.86)ng/L,P<0.01;IL-10分别为(118.08±55.17)ng/L和(5.66±8.03)ng/L,P<0.05].哮喘组中,发作期诱导痰中IL-10浓度高于稳定期浓度(P<0.05).轻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TNF-α浓度与重度哮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是与哮喘发病病理过程相关的细胞因子,与嗜酸粒细胞的活动关系密切,参与哮喘气道炎性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哮喘患者在激素治疗后其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可能性受体(sTNF-R1和sTNF-R2)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支气管哮喘炎症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哮喘缓解期患儿及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TNF-α、sTNF-R1和sTNF-R2的蛋白浓度。 【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TNF-α、sTNF-R1 和sTNF-R2的蛋白浓度[分别为(3.19±1.68)、(4.69±2.30)、(14.32±6.19)]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96±0.86)、(2.07±0.86)、(4.75±1.68)] ng/mL (P均<0.01);哮喘缓解期组sTNF-R1 和sTNF-R2的蛋白浓度[分别为(2.59±1.21)、(11.57±4.78)] ng/mL显著低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分别为P<0.01和<0.05),而TNF-α的蛋白浓度(2.75±1.31) ng/mL与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缓解期组TNF-α和sTNF-R2的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sTNF-R1的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NF-R1与sTNF-R2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n=99,r =0.239,P<0.05),但sTNF-R1和sTNF-R2的表达水平分别与TNF-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TNF-α、sTNFR1和sTNFR2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症发病过程,哮喘患者血清TNF-α、sTNF-R1和sTNF-R2水平增高可能被作为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 (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三烯B4 (LTB4)、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激素后对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10例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并对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观察,对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进行治疗前、中、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且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IgE、TNF-α、IL-8、LTB4、IL-17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