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 男,2岁.发现左腹部肿物2天.体检:左季肋区饱满,左上腹部可扪及一大小约10cm×12 cm肿物,质韧,无压痛,不易推动,边缘光整,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临床诊断:左肾母细胞瘤. 影像检查:B超示左肾区域实质性占位.CT平扫示左肾上极增大,囊实性密度影,大小约14cm×13 cm×12cm,包膜完整,密度不均,内见小片状钙化灶,实质部分CT值约33 HU(图1);增强扫描示实质部分不均匀轻度强化,CT值约45 HU,囊性部分不强化,左肾下级见正常强化结构并受压明显向下移位,肾门及腹主动脉旁未见增大淋巴结(图2、3).考虑:左肾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14例,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右侧5例,左侧9例.大小2.3 cm×2.5 cm×2.6 cm~17.6 cm×23.8 cm×14.5 cm.肿块以囊实性为主,以囊性为主者3例,以实性为主者7例,基本呈实性者4例,未见完全囊性病灶.CT平扫表现为等或等低混杂密度灶,边缘清楚,实性部分密度与腹主动脉相近,CT值约为38.5~49.3 HU,囊性部分CT值平均约为18.9 HU.MR检查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表现为明显不均质强化肿块,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CT值约为69.5~117.3 HU.门静脉期CT值峰值略下降,信号降低,实性肿块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为64.7~103.5 HU,平均77.8 HU.延迟期实性部分密度、信号逐渐下降.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有一定的CT、MRI表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得出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11岁.刺激性咳嗽1周人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MSCT平扫:左前上纵隔巨大囊实性肿块,约11 cm×8.0cm×7.5 cm大小,向上延伸到颈根部,密度不均,以实性成分为主,平扫CT值49~51 HU,其内见小点状钙化,未见脂肪密度影(图1).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47 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物 6 个月,伴有轻微腰腹部疼痛,未给予特殊治疗,15 d 前患者腰腹部疼痛加重.查体未及阳性体征.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 60.8/μL(正常参考值:0~28 μL).肿瘤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肾脏 CT 示右肾中部囊实混杂密度影,大小约 5.3 cm×4.8 cm,可见分隔、钙化,囊性部分 CT 值 23 HU,增强扫描均匀轻度强化,3 期值约 26 HU、25 HU、24 HU,实性部分 CT 值约 42 HU,增强扫描不均匀延迟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肾实质,3 期值约 45 ~56 HU、50 ~ 63 HU、54~65 HU(图 1~3).因不能除外恶性,行经腹腔镜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切除肾脏中上部见囊实性肿物,直径约4 cm,肿物与集合系统关系密切,切面大部分呈实性、质软、淡褐色、半透明,中央见囊腔,直径 1.3 cm.镜下肿物内见 Antoni A 区和 Antoni B 区,局部可见 Verocay 小体、出血、囊变(图 4,5).免疫组化:S-100 阳性,CD34、Desmin、SMA、CD117、Dog-1 均为阴性,Ki-67(1%+)(图 6).病理诊断为肾神经鞘伴出血、囊性变.术后 2 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4岁。左侧腹部肿块半年入院。超声检查:左侧腰部距皮下1cm处可见14cm×15cm大小囊实性肿物,明显外突,其上缘平剑突水平,下缘平髂前上棘,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可见完整包膜。其内回声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并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周边及内部可见少量点状血管流空信号。腹腔未探及明显积液。印象:左腰部囊实性肿物(考虑来源于腹膜后:①畸胎瘤;②神经纤维瘤)。CT检查:肝右叶可见点状钙化。左下腹左肾下极后外侧可见软组织肿块灶,边缘尚清晰,下至左侧髂骨,最大层面约14cm×16cm大小,密度不均,其中散在斑片状钙化,CT值15~256HU,有包膜。…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了8例胆系囊腺瘤(3例)和囊腺癌(5例)的CT和超声检查。均为女性,年龄16~65岁。CT检查,胆系囊腺瘤和囊腺癌均表现为肝内孤立的、边界清楚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1例囊腺癌周围有多个低密度子灶。肿瘤最大径为8~24cm,密度低于30HU。5例囊腺癌和1例囊腺瘤内有乳头状赘生物,并有多发结节状增厚的内隔及  相似文献   

7.
胰腺恶性畸胎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43岁。左上腹部包块3年伴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左上腹侧卧位时,可触及一活动度差、无压痛肿块。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报告左上腹探及一大小约为9cm×10cm包膜完整的包块,其周边有一不连续的强回声环,内为高低混杂回声区。X线钡餐检查:胃呈钩型,胃体大弯侧可见一弧形压迹影。2 4h后复查,脾区结肠受压向8下移位,局部结肠移动度好,结肠黏膜无破坏。CT平扫见胰尾处一大小约为9cm×10cm×11cm囊实性混杂密度病灶,CT值-3 0~42HU ,周边有不连续的弧状钙化(图1)。CT诊断为胰尾处畸胎瘤。手术所见:完整切除胰尾处灰褐色…  相似文献   

8.
卵巢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70岁。主因左下腹无痛性肿物 3月 ,生长迅速入院。体检下腹有轻压痛 ,可触及大小不等包块。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经阴道彩超 :子宫右侧可见一囊性肿物 ,大小约 12 .4cm×12 .4cm× 9.0cm ,壁较厚 ,内可见密集细点状回声及弱强回声团 ,团块大小范围约 5 .9cm× 2 .8cm× 1.8cm ,形态不规整。肿物左侧中下腹可见多个实性肿物 ,最大约 6.9cm× 6.6cm× 4.7cm ,边界不清 ,回声不均匀 (图 1)。CT示 :膀胱后上方可见多个囊性、实性肿物 ,囊壁薄且均匀 ,CT值 13HU左右 ,实性肿物呈分叶状 ,密度尚均匀 ,CT值 3 2HU左右 ,膀胱、子宫及直…  相似文献   

9.
朱萍  王亚非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7):1037-1037,1041
患者 女,57岁。发现下腹部无痛性肿块1月余入院。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一约10cm×10cm大小肿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界尚清。CT检查:中下腹部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呈分叶状改变,形态不规则,大小约14.0cm×13.7cm×11.2cm,病灶密度不均,肿块实性部分CT值45.3HU,低密度区CT值23.4HU(图1),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CT值58.1HU,低密度区CT值27.1HU。  相似文献   

10.
肺炎性假瘤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开胸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患者术前CT检查资料,其中8例CT平扫、11例CT增强、3例同时进行CT平扫和增强,分别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增强前后的病灶进行CT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右肺13例,左肺9例,表现为实变影11例,其中合并巨大囊性占位1例,显示空气支气管征2例;周围型不规则肿块影11例,其中多发占位1例,合并结节状钙化1例;病灶大小:1.5cm×2.0cm~6cm×5cm,灶内见单发或多发类圆形空洞影15例,实性部分CT值平扫22.4HU(16.6~28.3HU),增强后45s80.76HU(49~89.48HU).纵隔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肺炎性假瘤表现多样,以实变和周围型不规则肿块影常见,灶内常有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脓肿影,实变区病变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1.
例 1 女 ,39岁。因体检发现右下腹包块 3天入院。妇检 :子宫右侧触及一约 7.0cm× 5 .0cm大小包块 ,质硬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血CA12 5、199均为阴性。CT平扫示右附件区一混杂密度肿块 ,大小约 7.0cm× 6 .5cm× 5 .0cm ,为软组织密度伴大量不规则钙化 ,CT值 4 5 .4HU、74 8HU ,与子宫右壁及直肠前壁间分界不清 (图 1)。增强扫描非钙化区有中度强化 ,CT值 78.8HU ,少量腹水 (图 2 )。手术见少量腹水呈淡黄色 ,右卵巢肿块约 8.0cm× 6 .0cm× 5 .0cm大小 ,包膜完整 ,实性质硬 ,与直肠前壁粘连。病理诊断 :右卵巢纤维瘤。例 2 女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对4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在1.0~2.0 cm的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为单发癌灶,2例为双侧双发癌灶;2例合并对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合并对侧甲状腺腺瘤;(2)边缘光整,包膜完整者8个病灶;边缘不光整,包膜不完整者34个病灶,但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或较均匀,未见明显出血或坏死囊变区;病灶内伴钙化者30个病灶,钙化形态各异,以砂粒状多见(20个病灶),也可见不规则结节状、蛋壳状或桑椹状钙化;(4)增强后41个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幅度>40 HU,CT值在90~140 HU之间),其中38个病灶均匀强化,3个病灶中央强化明显,边缘可见一环形低密度影,呈镶嵌征;(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24例(60.0%),可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增强后可呈均匀明显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8例淋巴结内可见砂粒状、结节状或蛋壳状钙化.结论 砂粒状钙化、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强化明显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及伴钙化、囊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为小甲状腺癌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卵巢甲状腺肿(SO)临床罕见,且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术前容易误诊。本研究分析SO的CT及MR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 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SO均为单侧发病,右侧6例,左侧4例;其中囊实性7例,囊性2例,实性1例;肿瘤最大径1.4~15.6cm,平均(7.7±3.9)cm。 ①CT表现:7例CT检查病变均表现包膜完整,2例伴钙化。5例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79~145HU;1例囊性病变内含圆形高密度区,CT值65~98HU,增强后无强化;1例实性病变明显强化,CT值128HU。②MR表现:3例MR检查病变中,2例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1例囊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变内见类圆形极低信号区。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BCA)的临床特征及CT影像特点.方法 搜集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BCA共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CT资料.结果 女4例,男5例,年龄52~ 78岁,平均66.8岁,病程3~6年,平均4.6年,7例无任何症状,另2例仅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患者均无发热,无肝炎、肝硬化,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实验室检查CEA、AFP、CA125均正常.9例均单发,共9个病灶,肝左叶3例,右叶6例.CT平扫均表现低密度、多房、囊性肿块,境界清楚,分叶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呈均匀水样密度,囊内均见纤细分隔,粗细均匀,厚约2 ~3 mm,CT值21 ~27 HU,囊壁及分隔均见钙化,其中细小斑点状钙化4例,结节状钙化3例,斑点状及结节状钙化2例,直径均≤5 mm,增强动脉期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CT值31~42 HU,门脉期中度强化,CT值51 ~61HU,延迟期持续强化,CT值62~ 69 HU.肿块内均无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周围及肝内胆管均无扩张、结石.结论 肝内BCA虽罕见,但具有一定特点,病程长,进展缓慢,且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实验室检查指标CEA、AFP、CA125正常,CT表现为肝内单发、多房、囊性分叶状肿块,囊腔大小不一,呈均匀水样密度,囊壁及分隔纤细、粗细均匀,并见细小斑点状、结节状钙化,无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增强囊壁及分隔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囊液始终无强化.  相似文献   

15.
正患儿男,6天,因"发现腹部包块5天"入院。一般情况好,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左腹部触及大小约7cm×6cm实性包块,质地硬,不活动。甲胎蛋白(AFP):63596.80ng/ml。CT检查:平扫示左腹部一巨大不均匀低密度包块,无明显包膜,其内囊性成分CT值约16HU,内部见多发分隔影,CT值约35HU。增强扫描肝尾状叶向左腹部延伸,与包块相连,包块边缘见来源于肝尾叶的强化血管影,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块入院。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5000 ng/ml,余无特殊。CT:平扫示子宫左后方盆腔内一较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8.7 cm×7 cm,边界清晰,实性成分呈较高密度,CT值约34 HU,其边缘低密度环绕,CT值约23 HU,邻近子宫、附件受压推移(图  相似文献   

17.
囊性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囊性肾癌14例中,单囊8例、多囊6例。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11例,囊壁菲薄均匀3例。其中伴壁结节及分隔各4例、伴壁结节与分隔同时存在2例,分隔厚薄不均5例、纤细均匀1例。平扫肿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12例、呈较均匀囊样低密度2例;囊液密度较高、隐约见碎屑、絮状物或明显出血9例,囊液均匀如水5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3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快进快退型强化11例,部分呈快进快退型强化合并部分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1例,轻度强化2例。肾门或后腹膜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CT检查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CT诊断肝包虫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男 ,30岁。腹部胀痛 1年。查体无阳性发现。近1年来多次超声检查示肝右叶多房性囊肿 ,并逐渐增大。患者曾在新疆服兵役 3年 ,有疫区生活史。Casoni免疫试验阳性 ,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CT扫描示肝脏右叶多房状囊性低密度影 ,边缘清晰 ,囊壁薄 ,局部呈弧形钙化 ,大囊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子囊 ,子囊密度低于母囊 (图 1) ,CT值 2~ 30HU ,最大截面约 11.2cm× 8.1cm ,上下径约 8.0cm。增强扫描 ,囊壁轻度强化 ,囊内容物及囊内间隔未见强化 (图 2 )。CT诊断 :肝右叶包虫囊肿。  手术所见 :肝右叶后上段可见一囊状肿物 ,大小约…  相似文献   

19.
脐尿管肉芽肿性炎症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男 ,32岁。下腹部不适 ,排尿时明显 ,伴尿频、尿急症状。查体 :膀胱区深压痛。B超 :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约 4.0cm× 5 .0cm的低回声区 ,形状不规则 ,内部实质光点分布均匀 ,与肠道关系密切。诊断 :腹腔实性占位。CT检查 :膀胱右前方可见一囊状低密度影 ,大小约4.5cm× 5 .0cm ,囊壁较厚、毛糙 ,其内密度稍高 ,CT值约 2 5~35HU ,膀胱前壁与病变分界不清 ,病变与右侧腹直肌鞘后层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 (图 1)。诊断 :膀胱右前方囊性占位。MRI检查 :膀胱右前方可见一囊状异常信号影 ,于T1WI呈等低信号 ,T2 WI呈略高信号 ,大小约 4.5…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囊性肾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囊性肾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21例,探讨其CT表现,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15例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可见强化,3例显示囊壁不规则增厚,1例表现为囊壁局限性毛糙,1例显示囊液内可见漂浮的云絮状影,1例显示囊内间隔增厚;5例可见实质内钙化,呈点状、线状及外周囊壁弧形钙化。结论:强化的实性成分是确诊恶性病变的主要依据,下列征象也提示恶性病变:①囊壁不均匀增厚,边缘毛糙;②囊液浑浊,可见漂浮物;③囊内间隔的结节状增厚;④囊壁的不规则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