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慧 《广西中医药》2014,37(4):26-27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消炎痛片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消炎痛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芬必得,0.3g/次,2次/d,经前1d口服,连服5d。治疗组70例痛经汤(当归10g,白芍、川牛膝、延胡索醋、菟丝子、艾叶各15g,鸡血藤、黄芪各30g,益母草18g,甘草炙6g,香附醋、三七各12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分服。经期前1周起至经期结束。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3个月经周期),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7.14%。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1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冯雯  张彤  盖云 《天津中医药》2017,34(9):595-597
[目的]观察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选择80例痛经患者,辨证分型为寒凝血瘀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益母草颗粒,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三伏贴联合督脉灸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伏贴联合督脉灸及药物疗法对痛经均有疗效。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确切,简便安全,费用低廉,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经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痛经颗粒(橘核12g,荔枝核10g,茴香9g,延胡索15g,五灵脂、川楝子、制香附各10g,乌药15g,葫芦巴12g,肉桂6g),1剂/d,早晚口服;痛经贴(延胡索、干姜、肉桂、五灵脂、蒲黄、没药各15g),研磨,醋调外敷神阙穴,1剂/d,3次/d。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50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痛经颗粒联合痛经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翠  鄢燕  邓桂元 《河南中医》2014,(5):931-93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香附粗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以中药针刺配合香附粗盐灸联合治疗;对照组以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香附粗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自拟通经止痛方(肉桂、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鳖虫、乌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以温经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经止痛方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三组。对照1组32例常规针刺,月经前2周开始,1次/d,1周治疗5次,月经第1天停止。对照2组32例美洛昔康,月经前1天始服,1片/d,1次/d,共服3d。治疗组32例隔药灸联合腹针,经期前2周开始,1次/d,5次/周。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愈显率90.60%;对照1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愈显率75.00%;对照2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愈显率6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3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0例,每月于经前5d开始服药,于月经第2天后停药,共7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较佳,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运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对照组用布洛芬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